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保险乱象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保险乱象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你明明是到银行存钱,却莫名其妙地买了保险,之后居然还赔了钱,找谁理论?

当你叫苦不迭的时候,却发现许多人和你有着同样的遭遇。

当下,保险业何止一个“乱”字了得。保险产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投保人难以看懂;保险公司、保险人绞尽脑汁到处兜售,甚至不惜欺骗销售、误导营销,消费者屡屡“中招”。

中国保监会日前通知,自2009年3月15日起,保险公司不得通过银行储蓄柜台销售投连险,中国银监会亦发文要求银行进一步规范保险业务。遗憾的是,监管部门的规范不断,而乱象难绝。假如你现在去银行,一定看得到还有不少人在被忽悠买保险。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人无奈,保险误导销售屡禁不止,那些戴着“理财顾问”华冠的保险销售员何时才能实现真正的“理财顾问”化蝶嬗变?

但不管怎样,保险于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或缺。李嘉诚说:“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

所以,我们往往反感过度营销,却又割舍不下对“保险”的情结。就像你在被误导之后,却发现已经欲罢不能。

2009年10月1日,新保险法将正式实施。但愿,这部法典能够让保险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问世间保险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知。”

保险营销乱魂术

“在街上看见背个包,西装革履的人,就感觉是卖保险的,要是再骑个自行车就更像了,特烦。”一个朋友这样说。

仔细观察,还真是这样。我们的保险人,大多是身着正装,背着公文包,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但是,如此形象的人多了去了,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为什么只有保险人被特殊化了?

最近,一份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居民对已投保的保险公司表示满意者仅为41%,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只有6%,还不到一成。

已经比较成熟的国内保险市场,为何在居民中的满意度如此之低?据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居民普遍对保险人的工作颇有意见,认为“诚信不足,形象欠佳。”特别是有的地方接连发生保险纠纷和“退保”事件后,更引起世人对保险人的指责,而且不乏一针见血者:“保险人素质亟待提高”,“保险人先要保险”。

据媒体报道,今年46岁的曾女士,1997年在某保险公司人的不懈劝说下,为丈夫买了3份终身寿险。2003年6月,曾女士的丈夫在家中意外死亡,曾女士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保险公司派人调查后得知,投保人在投保前已患有多种疾病,属带病投保,认为曾女士隐瞒事实,不予赔偿,也不退还保险费。但是,当初曾女士购买保险的时候,保险人并没有提出关于什么条件不能参保的要求,也没有介绍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曾女士无奈,只好告上法庭讨说法。法院经审理认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没有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告知其应将曾经患病情况如实说明,故保险公司主张不成立,判处保险公司支付曾女士保险费6万元。

虽然这家保险公司最终支付了保费,但是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无法抹去。

银保合作是保险公司拓展客户的重要手段,但是,基于去年的投连险退保潮,银保合作一度陷入僵局。保监会明文规定,今年3月15日起,银行储蓄柜台禁止销售投连险。但是,保险人从没有放弃银行这块风水宝地,采取各种方式隐藏在银行寻找客户。

这些营销员努力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本无可厚非,但他们身着银行员工制服,尤其在不佩戴胸卡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将其误认为银行理财经理,并将其主观意图明显的推销,理解为银行客观的评价、推荐。

保险人除了营销方式混乱之外,自身的称谓也是混乱不堪。

保险从业人员是我国保险业中非常重要且数量庞大的一个群体,也可以说是我国目前称谓最不统一的职业之一。到网络上搜索一下保险公司的招聘广告,或者看看保险展业人员所递的名片,就会发现诸如“财务策划顾问”、“业务员(经理)”、“财务分析师(助理)”、“理财规划师”、“储备干部”等众多或直白或委婉、或响亮或低调的称谓。

保险展业人员的多样性与称谓的混乱性相结合的后果,不仅会让投保人误解保险展业人员的真实身份及其与保险公司的关系,进而为保险展业人员欺诈、误导投保人的违法活动提供方便,也会误导应聘有关职位的人员,使其误解自己的职业性质与职业前景。同时,这对保险公司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大量的“孤儿保单”维护成本很高,而且续保困难;另一方面,如果保险公司在对个人人和员工在名称上不区分,在管理上混同,对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不加以明确,很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人钻空子,要求保险公司对其负担一些劳动关系中的义务。

要想规范保险营销市场,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保险人的素质。人的问题解决了,信任危机就好解除了,保险也将不再是烫手的山芋,而是雪中送的炭了。

保险产品药

原本在设计时就以长期持有、兼顾投资和保障功能的新型人身保险产品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唯独没有贴上“保险”的字样,一时间乱象丛生。

在A股行情好的时候,部分保险公司营销员和银行机构的销售人员将“新型人身保险产品”宣传成基金的代替品;而股市行情如今前景不明,这类保险产品又被一些销售人员当成“高于利率水平的储蓄产品”来吆喝。

买的时候,还以为淘到了稳赚不赔的摇钱树,可到头来却发现,这保险也有不保险的时候。投资型保险一下成了基金中的基金,一下成了保险中的保险,可谓变幻莫测,神出鬼没。

当然,从投资型保险本身的产品设计来讲,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投资型保险产品之所以乱象丛生,还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那么,认清投资型保险就是投保人自己要做的功课了。

由于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最为紧密,因此也最易和基金产品混淆。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实际投资收益可能赢利,也可能亏损,但投保人必须承担全部投资风险。如此明确的“责任”,由晦涩难懂的说明书一掩盖,经推销人员一忽悠,你若是上钩,就注定离陷阱不远了。

分红保险产品具有确定的利益保证和获取红利的机会,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因此可分配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不确定的。常见它的销售人员向投保人许诺其分红比例,岂不知这正是一剂药。

万能保险产品结算利率设有保证利率,但是超过保证利率的部分是不确定的。保险公司每月公布的结算利率是年化收益率,只能代表当月的投资情况,不能理解为对全年的预期。结算利率并不是针对全部保险费,仅针对投资账户中的资金。投资者所缴纳的保费并不是

全部进入投资账户,而是要扣除初始费用。进入投资账户后也可能发生一定的费用支出。当这些都被模糊起来以后,你的当初“糊涂”就可能成为日后上当的先导。

除了投资型保险之外,车险市场也乱成一团。

为了争抢市场份额,许多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都竞相低价叫卖,车险打7折以上的现象比比皆是,同一辆车投保,几家公司的保费相差接近一倍。

南京的刘先生2006年买了一辆3厢的福克斯轿车,按正常车险价格计算,投保11万元的车损险是2113元,2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1370元,盗抢险565元,不计免赔52l元,合计4569元。

按保监会规定,则不应低于7折后的价格3199元。他最近分别咨询了平安财险和盛大车险超市,结果,价格便宜得让他吃了一惊。平安财险南京公司给出的报价总共2724元,盛大车险超市总报价是2648元。

客观上,车险条款的统一及“7折强制令”有利于大型保险公司,中小保险公司相对不利,而车险客户当然更偏爱大型保险公司。于是争夺战不断,尤其是监管的“老虎”一打盹,市场乱象就频频出现。乱象“症结”就在游戏规则。

保险机构迷魂阵

保监会今年初开出3张罚单,人保健康、瑞福德健康和阳光人寿成为今年保监会实行分类监管以来第一批被处罚的公司。这不仅预示着2009年保险监管风暴仍将持续,更证明了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

自去年年末中美大都会人寿收到首张罚单以来,保监会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已经对6家违规销售的保险公司进行处罚。其中华泰人寿因变相提高万能险预定利率被保监会罚款30万元,华泰人寿原首席精算师连振雄也被罚款10万元。这是保监会对公司罚金最高的一张罚单,也是首次同时“问责”个人。

与华泰情况相似,人保健康和瑞福德健康均是在销售保险产品时,违反保监会有关产品监管规定,给客户附加利益;阳光人寿违规向客户赠送保额,事实上属于擅自改变条款费率。

保监会处罚通告称,从公司角度来看,上述违规销售产品业务内含价值低,扩大了保险责任,存在较严重的利差损,大量销售此类产品可能造成公司财务亏损,并引发偿付能力下降或不足,在满期集中给付时还可能带来较大的现金流风险。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些做法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违背了寿险经营规律,并有可能引发潜在的金融风险。

如此密集的罚单和相似的处罚,追根究底,皆源于去年保险市场的扩张躁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表示,寿险公司为扩大市场规模,纷纷大幅提高给银行、邮政的营销手续费,给客户承诺较高的保单收益率,即使自身利润受挤压也要在市场上“赚吆喝”。而在财产保险市场,占比90%的车险业务因恶性竞争,全面亏损已成常态。因此,保险公司在承保利润方面基本都是亏损。

由于上轮牛市中拼命扩张,近来保险公司患上的偿付能力不足“后遗症”有集中爆发之势,保险行业出现了“亏损、增资、偿付能力不足、再增资”的怪圈。

对此,保监会最近再次“动真格”,继去年的大地保险之后,保监会责令主要经营财险业务的天安保险暂停其湖南、湖北、甘肃、江西与黑龙江5省的非车险业务。而几家寿险公司则被暂停短期险业务或者投资型产品销售。

“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度低迷,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还将继续暴露。”保监会某人士称,“如果偿付能力出现不足,消费者对公司产生信任危机而集中退保,保险公司将面临破产风险。”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全国财产保险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但在产险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经营问题仍比较突出。整个产险市场表现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恶性价格竞争、通过虚假批单退费或虚挂应收保费等方式,违规支付高额手续费等,导致产险业承保亏损比较严重,服务质量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行业违法违规风险较大。

保险监管找灵魂

对保险市场乱象百出最头疼的,要数监管部门了。哪个管事的都希望手底下各个都是精兵强将,就算没这个实力,也祈祷着天下太平,不要出现捣乱分子。但保险业就像个不听话的孩子,到处惹是生非,惹得保监会恼羞成怒,连连规范。

去年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是监管组合拳的“开场白”,保监会在会上提到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曝光了存在这一问题的12家险企,同时狠批了车险乱象及销售误导。

2009年,保监会打出重拳,不仅重点整顿了航意险市场,叫停了手撕意外险保单,还继去年惩罚了中美大都会、民生人寿和华泰人寿之后,于今年年初开出3张罚单给中保健康,瑞福德健康和阳光人寿。

作为保险监管重头戏的保险法也经此次两会审议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新保险法突出保护被保险人,可以从根本上堵塞一些保险公司投机取巧的做法,从而从本质上进一步有效强化保险公司“体质”;保险公司体质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也必然伴之以居民保险消费需求的有效拓展。这将从基础上促进中国保险市场的做大做强。

新保险法对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也有较大增强,提出要对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进行监管,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限制业务范围,限制资金运用的形式和比例,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等。

同时,新保险法对保险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与国际的接轨。保险资金可以用于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由此,不难看出保险监管部门的良苦用心,但法制建设方面虽然前进了一大步,恐怕仍然对付不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猫捉老鼠的游戏。

看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找到灵魂才能美化灵魂。保险业如何标本兼治,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保险小提示

人身险:根据可支配收入买

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并不适合大量购买养老险,因为本身的工作、收入均不稳定。27岁以上,职业相对稳定的年轻人,可以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计划。这个时候保费相对不高,也不会给个人经济造成过重压力。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那么趁早为自己备一份充足的养老险,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年龄越小,所需支付的保险费用也越少。

投资险:选时不重要

想要投保万能险挂钩股市账户的人总是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比如本周市场的反弹能否持续?该如何选择最佳入市时机?如果现在投资,市场是否会进一步下跌?如果选择观望,是否会失去市场反弹带来的收益?

投保万能险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就像基金定投一样,何时入市并不重要,因为从长期看入市风险会被长期投资所摊薄。买保险不必择时。

健康险:“混搭”更划算

专家建议,消费者不妨学着“混搭”,即在选择险种时,可根据是否有医保和自己的保费预算,将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报销型保险或医疗津贴型保险搭配;在投保重大疾病保险时,还可将储蓄型的长期险和消费型的短期险搭配。

定投巧理财

购买保费低廉的定期寿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不需要任何保费返还。对于年轻的朋友只要用年收入的1-2%就能得到5―10倍年收入的保障。

保费收入没有必要达到年收入的10―15%,余下的钱可以自己投资,或者利用其他投资工具。

胆子小的可以存5年定期或者买5年的凭证式国债。胆子大的可以买股票性基金,一般强过买投资连接险。如果有房贷的,提前还贷就可以省下至少5%的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