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临床精神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临床精神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调查临床精神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 方法 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富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系统上报的1389次自查中发现的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共148人次进行分析,将148起护理不良事件按照发生原因及发生时间进行分类;同时,对不良事件相关的患者及护理人员人做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病种、用药等因素及责任护士的护龄、学历、职称等因素,分析其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148起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跌倒、不假外出或走失、护患纠纷、攻击行为等,其中,周一至周五共发生87起,周六、周日共发生61起,即有41.2%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周六、周日。30岁以下(12.99%)、男性(12.99%)、病程少于5 年(17.87%)、有精神分裂症(23.20%)、联合用药(9.09%)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P < 0.05),而住院次数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影响(P > 0.05)。不同护龄、职称、学历护士之间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从而保证护理安全。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c)-0135-04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护理工作。由于精神病患者情绪及行为的不确定性,临床护理的风险性明显增加,同时由于精神病患者不配合甚至抗拒、干扰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工作量显著增加。因此,精神科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1]。而护理不良事件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安全,因此,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富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实行护士长对病区护理缺陷进行每周自查和每月上报制度。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护理系统上报的1389次自查中发现的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共148人次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对148起护理不良事件按照发生原因及发生时间进行分类;同时,对不良事件相关的患者及护理人员人做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病种、用药等因素及责任护士的护龄、学历、职称等,分析其与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1.3 护理不良事件的损伤结构

主要以香港《不良事件办法》中关于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无伤害:患者没有因为事件受到任何伤害;轻度伤害:患者因事件受到一定的伤害,但是仅需要稍微处理或者观察,比如擦伤、皮肤小撕裂伤等;中度伤害:患者需要进行额外的评估和探视,但仅仅需要一些简单的处理,比如对患者进行抽血检查,或者夹板固定或者相应的缝合与包扎等;重度伤害:患者因事件受到一定的伤害,需进行额外的探视与评估,另外还需要进行会诊或者住院治疗;极重度伤害:患者因事件导致永久残障或者功能障碍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及发生情况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跌倒、不假外出或走失、护患纠纷及攻击行为等。见表1。

2.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调查显示,不良事件周末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中,周一至周五共发生87例,周六、周日共发生61例,即有41.2%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周末。

2.3 患者一般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病种、用药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示,30岁以下、男性、病程少于5 年、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住院次数与不良事件发生无关(P > 0.05)。见表2。

2.4 护理人员一般情况与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护龄、职称、学历护士间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本调查显示,护理不良事件在跌倒、不假外出或走失、护患纠纷及攻击行为方面发生率较高。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有效地评估患者发生跌倒等意外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及减少风险;护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从而导致患者外出活动走失;护患沟通不充分、护士服务态度差导致护患纠纷及攻击行为发生较高。这与国内其他一些研究的结论相符[2-4]。

护理不良事件在周六、周日发生率较高,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①周六、周日护理值班人员配置较少;②低年资护士单独值班;③护士工作态度散漫,有时省略一些必要的查对环节和操作规程,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0 岁以下、男性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该年龄阶段是精神病和冲动行为发生的高峰期有关。而初发病者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则考虑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及易于反复有关。联合用药患者多为难治性精神病,病情较复杂难于管理,更易发生各类不良事件,同时也考虑与药物的副反应有关。

对护理人员的护龄、职称等与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分析显示,不同护龄、职称、学历的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方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原因考虑为护龄低、职称低、学历低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对精神科的专科知识和特点掌握不足,对精神科的高风险认识不深且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在单独值班时不能很好应对突发事件。

3.2 对策

3.2.1 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 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对于初入院及病情重的患者加强监护,定期对精神病患者的房间进行危险物品的排查,避免患者藏物自伤或伤人。定期检查和维修病房环境和设施,减少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危害。严格控制开放标准,杜绝不假外出,防止无自主能力患者走失。加强护理巡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意外事件发生[5-6]。

3.2.2 加强护理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患者利益的保障[7-9]。病区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完善和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制订各种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流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保证护理安全[10-11]。加强周末护理人员力量,并注意巡查,避免工作漏洞。一旦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应组织人员进行客观分析,观察是否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护理本身原因,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有效防范措施,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护理管理制度。

3.2.3 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护理人员要掌握沟通技巧和方法,针对每例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特点,进行有效沟通,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2-13]。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及活动规律,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企图及不良行为,促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减少护患纠纷[14-15]。

3.2.4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护理质量 应加强精神科专科护士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加强三基知识、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16-17]。重视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加强对精神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开展职业道德、专业修养教育,帮助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精神科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临床护理知识,特别是精神科专科的护理知识和老年科的护理知识,护士应当熟悉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对于精神科患者尤其是躁狂患者,护士在工作中要确保护理技术过硬,便于治疗和应对。护士在工作中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地观察每例患者的言行,一旦发现有异常表现,要加强观察,通知医师,随时准备采取应急抢救措施[18-19]。

3.2.5 站在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 护理人员应多为患者考虑,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要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时时处处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同情和理解,把患者当成亲人,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病情的信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20-21]。

3.2.6 提高护理人员配比 提高护理人员配比是实现有效护患沟通的重要条件,只有当护理人员的配比满足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护理需要时,护理人员才会有时间与患者交流,而只有与患者充分交流才能了解患者的想法与需要,从而实现人力调配合理化[22]。护士长可根据工作需要,对护士适当改变排班模式,弹性排班,在护理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护理部可进行全院人力资源调配。尽量简化护理文书书写,让护士有更多时间照顾患者,也是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一个有效方法。

3.2.7 实行“一日清单”制 让患者明白用药,清楚计费,避免收费项目填写不全甚至错误,对患者不懂之处要及时讲解清楚,减少疑虑,清除纠纷,从而缩短护患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23]。

3.2.8 鼓励主动上报制度 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医院一般先追究护理人员的个人失误,并进行惩罚,因此,不良事件发生时,护理人员多采取逃避措施,不敢主动上报,使得不良事件进一步恶化。提示医院应调整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流程,制订良好的整改措施,从而使护理人员能主动上报不良事件,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把不良事故的后果控制在可以应对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注意护患沟通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继续注意探索研究,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要防范护理纠纷、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及综合能力以满足患者多方位的健康需求。只有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才能把各种护理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魏方艳,周爱英.浅谈精神科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5):476-478.

[2] 郑福妹,陈爱华.1368次精神科护士长夜查房情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57.

[3] 杨莘,王祥. 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 2(2):130-131.

[4] 宋慧娟,刘雪琴,李漓,等. 45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56-57.

[5] 卜绥莲,郭冬梅.护理安全在临床上的重要性[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5(2):78-80.

[6] 吴华.精神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152.

[7] 李小麟,张树森.精神病护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625-700.

[8] 褚秋红,那美云.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30):80-81.

[9] 许萍.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卫生经济,2001,20(7):55-56.

[10] 胡国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方法调查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1, (17):238-239.

[11] Debra N,Tanya T. Role play for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about com muciations: Guidelines for maximising bebefits [J]. BMC Med Educ,2007,7(3):112-117.

[12] 郑淑凤,张杰.精神科护理中与法律相关的几个间题[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66.

[13] 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14] 姜秋红,赵士荣,李颖丽,等.护理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52-53.

[15] 张建文.医护关系与医疗纠纷浅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8):613-614.

[16] 戴明华,刘方莹,范继美.早期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9B):2393-2394.

[17] 陈淑清,王述鹏,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4-36.

[18] 朱晓霞.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3):19-20.

[19] 简毅英.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8):241-242.

[20] 张秋红. 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153-154.

[2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1-235.

[22] 冯立群. 精神科专科护士预防患者跌倒的工作模式[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429-1431.

[23] 戴慧珊,施雁,毛雅芬.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护理研究,2009,23(8):2137-2138.

(收稿日期:2013-01-31 本文编辑:程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