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艺术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艺术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096-01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艺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艺术院校学生相对简单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已无法满足和适应当今数字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结合艺术类学生的思维特点、专业特点,通过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既:课程定位的合理化、内容更新常态化、实验项目设计专业化,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使其达到“通识教育”与“特性教育”相平衡,成为学生今后进入数字化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门集基础性、实用性、系统性、前瞻性为一体的课程,最终使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有较大提升。

关键词:艺术院校 计算机教育 特色实验项目 教师知识结构

目前各高校艺术类专业均已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能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但现在艺术类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归属于文科范畴,故在教学定位、教材内容、实验教学等教学环节上采用的是文科模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艺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艺术院校学生相对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无法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就要求艺术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满足于大文科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即简单的计算机技能、办公软件操作、网络应用基础等,而更应该结合艺术类学生的思维特点,专业特点,通过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使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有较大突破。

一、艺术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没有合适教材:目前各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仅分为文科与理科两个大类进行,艺术类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归属为文科范畴,于是在教学内容上就形成了 “通识”知识强、“专业”知识弱这样一种状况。

2、实验教学针对性弱。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已逐渐成为高校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各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在陆续出版和编写,然而,综合国内各方面的研究可看出,针对艺术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内容很少。

3、教师专业单一。艺术院校现有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对艺术类本科专业如:艺术设计、美术、影视、音乐、舞蹈等不了解,在教学中难以根据学生专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机教学。

二、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

为使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具有特色,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定位课程、教学内容与艺术学科相结合、设计特色实验项目、拓展教师专业知识等方面入手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课程定位合理化:要使艺术学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别于“大文科”环境,课程定位很重要,因为艺术类专业学生首先从思维方面看,具有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的特点,其次从专业方面看需要的是将计算机知识运用到他所学的专业课程中,计算机对于他们而言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种应用技能。故本门课程应定位要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以学科为中心、以应用为重点这一思想去定位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使其达到 “通识教育”与“特性教育”、“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平衡,成为学生今后进入数字化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门集基础性、实用性、前瞻性为一体的课程。

2、内容更新常态化。由于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摩尔定理,决定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滞后不可避免,尤其是计算机在艺术领域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音视频编辑等软件版本不断升级,这样使教学内容的更新成为每一个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的必然任务。笔者从编写具有艺术学科特点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参考讲义(简称“教参”)入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教参”不是教材,具有内容更新快,有一定前瞻性、与后继相关专业课程衔接好、且无出版周期限制的特点,向学生介绍计算机领域软硬件知识及在本专业应用的最新成果迅速快捷,时效性灵活性强。如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需要用Photoshop、CorelDraw、Flash、Maya等软件来完成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动画设计及网页设计制作等实践项目,影视媒体类更是少不了对Premiere、After Effect等音视频制作处理工具,因此,“教参”可针对以上软件版本的升级及与之适应的硬件配置,加入新内容、新应用、新操作的编写。“教参”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后,在达到教学质量要求标准的前提下,又可作为教材推广,让学生能用上专业学科特点强、内容充实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3、实验项目设计特色化:即改革实验教学,设计出符合艺术类学生思维特征、专业特点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改变当前实验教学单调、针对性弱的状况。在教学中以实验项目为主线引导教学,以实验内容展开教学,最终用实验结果来检验教学。如在“操作系统Windows XP”教学部分笔者设计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存储》实验项目,主要内容有“使用键盘截取屏幕图像(Print Screen SysRq键的使用)”、“采集数码设备图像信息(复制存储卡的照片)”、“用 ‘录音机’程序通过麦克风采集声音信息”、“文字、图片、音视频文件刻录到光盘保存”等操作,这样使键盘操作、文件(文件夹)管理与操作、应用程序的操作等内容的教学不再单调。

4、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由于艺术学科涉及艺术设计、美术、影视、摄影等多个艺术类本科专业、专业软件非常多,于是各个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从事艺术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要在了解教学对象专业的前提下至少掌握1-2门本专业软件的应用,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再仅限于计算机学科而应涉及艺术学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如教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就应了解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等软件的应用及艺术设计构成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最好是能承担一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这样在教学中就可将两个层次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专业基础)进行有机连接。使教学更生动、案例更“专业”。如个性名片设计,就可分别在Windows XP环境下用“画图”程序、Word环境下用“绘图”工具、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下用“工具箱”中相关工具分别进行教学与制作。

作为高校艺术类计算机基础教师如何在教学内容每隔一至二年就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教学,使得计算机教育既必须紧跟计算机的发展,又必须结合艺术院校课程设置及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尽快掌握和运用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倩.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2,(3):42-44.

[2]任红梅.高等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探究[J].理论界,2009,(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