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结、直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加。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大、疗效有待提高。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外治法等方面展现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独特优势,并讨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工作提出设想。
【关键词】中医药;溃疡性结肠炎;辨证;专方专药;外治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487-0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是发生于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在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为主。患者年龄段多见于20-40岁,儿童及老年人也可发病。该病在欧洲及北美高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胺吡啶(SASP)、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由于传统药物副作用较大,而新型药物价格昂贵,给病人带来较大负担,故临床效果欠佳。我国传统医学并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根据该病腹痛、泻下赤白,迁延难愈的特点,可将其归属于“腹痛”、“痢疾”、“泄泻”、“肠风”,此外尚有医家以“肠痈”理论,从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通过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在中医药辨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体现出中医药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独特优势。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临床上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辨证施治,常能收获令人满意的效果。赵克华[1]根据临床经验将其分为四型:脾虚湿热型治以清化湿热、行气导滞,方用四君子汤合白头翁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方用真人养脏汤加减;阴血亏虚型当以健脾补血、养阴清肠,给予驻车丸合归脾汤;肝脾不和型则应泻肝补脾、调节气机,方用痛泻药方加减。张[2]等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溃疡性结肠炎(休息痢)临床方案为指导,对溃疡性结肠炎细化辨证,将43例病人归属于大肠湿热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等七个证型,按照方案分别处以口服汤剂及中药灌肠,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完全缓解3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范素琴[3]将4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临床症状分为3型,均予口服中药汤剂,脾肾两虚证治以健脾补肾、湿热内结证治以清热利湿、气滞血瘀证治以调理气血,并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一个月后,评价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且发作期与缓解期的临床表现明显不同,故而有些医家主张对本病应分期治疗,在临床上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路广晁教授[4]总结三十多年临床经验,主张将本病分为三期:急性期湿热蕴结肠腑,以清热利湿,凉血止泻治标为主,尤其重视祛湿,务使湿去热孤,治以香连丸合痛泻药方,并加蒲公英、椿根白皮、地榆等。缓解期大便时溏时泄,夹带血丝、黏液,呈现虚实夹杂之象,治以健脾益气、渗湿清热,方用四君子汤合香连丸,且其喜用焦白术以增强收涩止泻之功,若兼阴虚可用太子参代方中之党参;若患者因失治误治已成滑脱之象,则予固涩之剂,如乌梅丸等。恢复期邪去正虚,急需益气扶正,参苓白术散尤为合适。在临床上可加香橼、佛手等疏肝之品以调畅情志。王奎平[5]也认为辨证论治与辨病分期相结合的方法更适合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因该病发作期病机多为湿热与积滞相搏、蕴结肠中,以致气血阻滞,临证当急则治标,祛邪为主,治当清热化湿、行气活血导滞;缓解期病机多为受邪日久,耗伤脾胃,兼以湿热积滞稽留不去,临证应以治本为主,佐以治标,重视健脾益气,兼顾清热祛湿,行气导滞。
虽然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多以腹泻症状最为常见,但随着病程发展及病机转化,亦有一些患者可表现为排便困难。唐志鹏教授[5]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若患者素体阴亏,大肠失于濡润,加之病邪阻滞肠道气机,则可见阴虚便秘,予太子参30g,麦冬12g,熟地12g,生地榆15g,马齿苋30g,参三七3g,蒲公英15g,鸡内金12g,枳实15g,厚朴9g,火麻仁15g,瓜蒌仁15g,生首乌15g,生甘草6g以养阴润肠、清热止血。若湿热之邪,留恋不去,重伤津液,则可见湿热便秘,予柴胡9g,黄芩9g,蒲公英30g,苍术12g,厚朴9g,陈皮9g,薏苡仁30g,生地榆30g,参三七6g,火麻仁15g,瓜蒌仁15g,藿香9g,佩兰9g,炙甘草6g以清热化湿、凉血止血。然方中苍术、藿香、佩兰等药,宜中病即止,以免香燥伤阴。
作为消化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除了注意少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基本饮食禁忌外,尚可辅以药膳对病人进行调养。赵克华[7]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食疗,肝脾不和者可常服含有莱菔子、陈皮等的药粥,以疏肝理气健脾;脾虚者,可常服含山药、党参、谷麦芽、砂仁等的药粥,以期健脾益胃、利湿止泻;脾肾阳虚者适合少量牛羊肉、胡椒、姜片、肉桂等温补脾肾的食物。这些都给我们以有益的提示。
2 专方专药
辨病论治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医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对一些贯穿该病始终的基本病机进行概括,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专方专药。汤建光教授[7]认为脾虚湿蕴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整个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该病的基本病机。而脾虚日久,生化乏源,最终累及肾,造成脾虚肾衰。故此汤教授在治疗该病时,尤其注意顾护脾胃之气,创制疡愈汤作为溃疡性结肠炎基础方,健脾化湿、气血同治,病情稳定后,改用补脾益肠丸以扶正。聂朝芳[7]等通过对《景岳全书》“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的理解,认为脾虚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本,自拟甘草调中汤作为主方,配合口服5-ASA制剂,疗效优于单纯口服5-ASA组。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应用激素治疗有较好疗效,然而其副作用制约激素的应用。闻新丽[8]总结使用激素后的临床表现,提出糖皮质激素与中药中的补阳攻伐之品有诸多相似之处,应用初起患者出现食欲增加、怕热等阳盛假象,久用则阳盛阴虚,甚或见骨质疏松、免疫力低下等脾肾亏虚之象,加重本虚,给治疗带来困难。其以健脾益气,解毒止泻,活血凉血立法,自拟肠腑康剂,收效令人满意。
在基础研究中对单味药的现代药理分析有助于指导辨证基础上的临床用药。有学者对白芍缓急的作用进行研究,认为其能解痉,且能改善大脑皮质的紊乱状态,起到镇痛、消炎和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有报道甘草所含的甘草酸二胺具有较强的类皮质醇的抗炎作用。当归多糖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显著的药理学作用,并且有抗炎及抗损伤等作用。葛根中提取的黄豆苷元对小鼠离体肠平滑肌有明显解痉作用,可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痉挛。中医传统理法方药理论结合上述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疗效。
3 外治
治疗方法丰富多样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溃疡性结肠炎虽然也可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但临床常见病95%位于直肠及结肠下段,灌肠给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有利于迅速发挥药物作用。贺红旗[9]等采用自拟酱红汤:败酱草60g,红藤30g,黄柏30g,地榆30g,赤芍30g,白及30g,水煎取汁灌肠,配合辨证予以中药汤剂,结果显示临床疗效及肠镜下肠黏膜疗效均优于口服西药组。王相东[10]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用白头翁、黄连、青黛、白及、三七粉煎制肠宁灌肠液,每晚保留灌肠,并辅以督灸贴外敷神阙穴。对照组仅以5-氨基水杨酸生理盐水溶液每晚灌肠,治疗结束后复查肠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督灸发挥了清利湿热,温阳健脾的疗效。
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报道,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有较好的临床运用及推广前景。吕明[11]用推拿三步九法结合针灸治疗本病46例,总有效率97.8%,并且提出推拿时亦应辨证,须注意手法,务犯“虚虚实实”之戒。神阙穴为任脉要穴,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敷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价格低廉,且有一定疗效。曲惠珍等[12]自拟温中理肠散,方中含白术、吴萸、附子、良姜、木香、小茴香等,粉碎后取药粉适量填脐,加姜汁适量调为糊状,外贴麝香壮骨膏,隔日一换,结合微波热疗照射神阙穴,疗效满意。马建国[13]报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将苍术、炒白术、茯苓、诃子、干姜、肉桂、丁香、五倍子、石榴皮、地榆炭、延胡索等药研末,并与三七粉混匀后,用温开水调成稠糊状敷脐内,每日1次。治疗过程中停止灌肠及口服药。用药6天后患者腹痛减轻,每日泻下次数减少,70天后诸症消失,大便正常,每日1次,1年后追访未复发。
4 讨论
作为临床难治病,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治愈率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一些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体现出中医药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在本病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的特点,致使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分属不同的中医病名,给专病专方的研究带来困难。而临床辨证论治缺乏规范性,医家各抒己见,证型组成各有差异。加之临床观察报道的病例数普遍较少,缺乏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指导临床规范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尚局限于单味药,对复方多靶点的研究有待深入。
笔者认为今后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深化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研究,为辨病论治打下理论基础。2)辨证分型上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如王真权[14]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规律,为病证规范化打下基础。正如朱文峰教授所言,规范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3)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应推进多单位协作,增大样本量,提高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比重,增加结果的可信度。4)深入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从分析单味药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上升到对溃疡性结肠炎验方的复方多靶点药理研究,阐明中医药的起效途径,以利于发挥中医在治疗该病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赵克华. 辨证分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 中医学报,2010,02:329-330.
[2] 张,王微,高敏,符思. 中药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3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2011,11:836-838.
[3] 范素琴,李玉琢. 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J]. 中医临床研究,2011,13:83-84.
[4] 朱伟宁,王丽媛,孙志宇. 路广晁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2:1025-1026.
[5] 王奎平. 辨证结合辨病分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J]. 中医药学报,2002,05:39.
[6] 张亚利,戴彦成. 唐志鹏治疗便秘型溃疡性结肠炎验案2则[J]. 江苏中医药,2012,11:54-55.
[7] 聂朝芳. 汤建光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中医临床研究,2012,22:92-93.
[8] 闻新丽,于辉瑶. 53例溃疡性结肠炎病用激素治疗后的中医诊治分析[J]. 陕西中医,2012,10:1322-1324.
[9] 贺红旗. 辨证论治联合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J]. 中国临床医生,2009,07:42-43.
[10] 王相东,邓轩峰,窦伟利. 肠宁灌肠液联合督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J]. 陕西中医,2012,09:1127-1128.
[11] 吕明,刘晓艳. 推拿三步九法结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5,09:951.
[12] 曲惠珍. 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9例[J]. 光明中医,2011,11:2272-2273.
[13] 马建国,周凤英. 中药敷脐治愈溃疡性结肠炎1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0,12:14.
[14] 王真权.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规律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5:106-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