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体验提升实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体验提升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的又是另一套。小学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但是不少小学生“知行不一”甚至“知行背离”。如何来改变这种知、情、意、行相脱节的现象呢?要“行动”必先“心动”,体验是促使“心动”的催化剂。体验是什么呢?体验是学生的切身感受,体验到的东西使得他们感到真实,印象深刻。品德教学中的体验有不同的内容。

认识体验: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体验。

情绪和意志体验: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情感是催化剂,是促进其他因素转化的动力,需要体验。

行为体验:教学要让儿童在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中获取经验,通过儿童的亲身活动来进行体验,要在学生亲身经历中,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整合。

在品德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才能对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有所触动。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准备,把握体验的开端

要想在品德课上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教师的正确导行,课前准备必不可少。这也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目标得以达成的基础和前提。

从教师方面来看:更要突出课前的精心准备。例如,课前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把有关问题在上课前就解决好,这样才能顺利地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如《逛商场》一课,教师在课前花了很多心思去准备:调查了学校周围以及学生经常去的商业场所,拍摄了特色图片,准备了许多实际商品,便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的认真准备为课堂上引导学生实践和体验,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保证。

从学生方面来看:教学工作是相互的,课前让学生做必要的准备也是活动成功的因素之一。其实,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不但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材料,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较容易地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逛商场》课前让学生进行一次购物实践,课堂模拟购物体验以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和课上两次购物的差距,这样的感受会是深刻的。

二、精心设计,精彩体验的过程

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好体验的过程,这是让学生身心体验,进而引发道德情感,使道德认识内化的关键。要想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进入活动去体验,就必须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体验活动,让精彩、恰当的活动带领学生完成心灵体验。

1.创设情境十分必要。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以达到教学的目的。由于人的体验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学生是没有体验过的,有些是学生正常生活中永远无法体验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出必要的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可以运用图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出形象、逼真的情境,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如见其人、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2.找准体验的关键点十分必要。许多课都有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点、重点,在这些地方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深刻体验,引起情感激荡,这样教学效果才会真实、有效。如在教《我与小动物》一课时,我觉得学生平时与小动物接触并不是很多,那怎样激起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从而由爱产生想要了解它们、爱护它们的情感呢?在出示一些动物图片与录像以后,又出示了一只活生生的小白兔,师生一起给小白兔起名,抚摸它,喂它……这样的情感体验对指导学生平时对待小动物时应该采取怎样的行为会更加有效。

三、注意拓展,让体验不断延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两节品德课能够完成的。每周两节品德课只是给学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让学生明白了道德观点和准则“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并没有完全落实到实践中。在课堂上为每一个学生都创设实践的机会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只能在每一节课的最后让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设计合适的活动方式,把品德课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内,还应横向延伸,将品德教育有机渗透,可以与班主任、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开展各种活动,扩大参与的范围,更好地深化和落实品德课教学内容。

要重视学生品德发展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这些都是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主观体验为前提的。因此,教师要恰当地设计、组织教学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探索等,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之中,体验道德情感,内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