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战略角度分析造成通用汽车公司现状的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战略角度分析造成通用汽车公司现状的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用汽车公司拥有百年历史,雄踞汽车霸主地位长达77年,然而,今天不得不求助于美国政府以维持经营。本文通过纵观通用汽车的发展历史,将从公司总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角度分析为何其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Abstract:General Motors has hundred year history, is majestically located the automobile hegemonic position is 77 years, however, can not but seek help today in The US government maintains the management. Do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holoscopic General Motor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hy analyze it from the company total strategy and the variation strategy angle to arrive at today this step.

关键词:通用汽车公司 公司总战略 差异化战略

Key words: General Motors Company total strategy Vari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078-02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巨头之首,从2005年开始一直亏损到2008年。其中2007年亏损额高达378亿美元,2008年也亏损了309亿美元,四年累计亏损了800多亿美元。去年年末,通用汽车公司已经获得了美国政府的134亿美元的救助资金,以维持其经营,现正在考虑是否要继续向美国政府申请166亿美元的资金。关于通用汽车公司为何走到了今天这一步的报道和评论已经有很多,其原因有人力成本过高、汽车行业不景气、外部环境变化快等。本文认为造成通用汽车公司状的主要原因是其战略上的失误。

战略的内涵

1、战略的定义

日本学者伊丹敬之认为,战略决定公司业务活动的框架并对协调活动提供指导,以使公司能应付并影响不断变化的环境。战略将公司偏爱的环境和它希望成为的组织类型结合起来。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I.Ansoff)在其名著《企业战略》中指出: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按照安索夫的观点,这条共同经营主线由四个要素组成:(1)产品和市场范围,是指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竞争所在的市场;(2)增长向量,是指企业计划对其产品和市场范围进行变动的方向;(3)竞争优势,是指那些可以使企业处于强有力竞争地位的产品和市场的特性;(4)协同作用,是指企业内部联合协作可以达到的效果。从上述观点我们得出,战略是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来选择适合自己和能够建立起自己长久优势的战略。

2、战略的分类

战略分为公司战略和经营战略。公司战略限定了公司竞争活动的范围,即各种行业和市场,包括多元化、垂直整合、资源在公司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配置和资产剥离等内容。经营战略则是有关公司如何在一个行业内或市场中进行竞争的决策,也称为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三种。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当一个公司的多品牌战略跨越在不同类型的产品上时,该战略为多元化的公司层战略;如果一个公司的多品牌战略是在同类型产品中进行的,那么该战略多为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多元化的多品牌战略需要企业能够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而差异化的多品牌战略则更多的要求各品牌定位明确,在此基础上共享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以降低成本。从这两个分类来看,通用汽车公司的多品牌战略属于差异化下的多品牌战略。

通用汽车公司的战略分析

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威廉・C・杜兰特1908年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了通用汽车公司。其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活动,先后取得了奥兹、凯迪拉克、奥克兰及其他6家轿车公司、3家卡车公司和10家零部件公司的控股权或相当比例的股份。1910年,通用汽车公司迅速变大的规模给公司带来了协调和控制的困难。公司规模的扩大及缺乏强化管理控制的措施使得公司通用汽车在1910年9月陷入了财务危机,杜兰特被迫辞职。然而在其后的5年里公司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1916年,杜兰特再次入主通用汽车公司,并在 1918到1920年间,又展开了一轮大规模并购。联合汽车公司、雪佛莱汽车公司、费雪车身公司、代顿公司、嘉典公司等,相继加入通用汽车公司麾下。杜兰特在一开始就给通用汽车公司定下了一个整体战略思想,即通过扩张来抵消经营的困境,采用相关多元化来抵抗竞争对手。杜兰特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超市场性,他的这一战略使得通用汽车公司赶上了福特汽车公司,开始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辉煌时刻。然而,到了1920年,过大的规模和过多的品牌带来的弊端和财务管理不善使得通用汽车公司再次陷入了困境。

斯隆上任之后,继承了杜兰特的经营思想,他提出了多条产品线共存的战略。这些共存的汽车产品线,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价位,可以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通用汽车的市场覆盖面,提高市场占有率。于此同时,斯隆发现了市场上的细微变化,看到了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一个“运输工具”,而要成为一种“舒适”和“享受”的物品,甚至要成为“地位的象征”。斯隆针对汽车市场的这一明显变化实施了差异化战略,加上他的多个层次覆盖的相关多元化战略,通用汽车公司在1937年从经济大萧条中恢复,而福特公司却亏损约两亿美元,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在斯隆以后的接任者威尔逊、史密斯和瓦格纳在接任之后,基本上都沿袭了前面两位总裁的经营思想和理念,他们只是对通用汽车公司这艘大船进行了必要的修修补补。威尔逊在任期内最大的事件就是与UAW (United Auto Workers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签署了《底特律条约》,结束了工人的罢工运动,但是也给后来的通用汽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人力成本的包袱;史密斯的功绩在于他建立了土星分部,以抵御外国轿车大举进入美国市场,在当时土星带给了通用汽车公司良好的回报,但到后来土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也形成了通用的包袱;瓦格纳时期的通用则注重于改革内部公司结构和全球扩张,通用汽车公司的多品牌战略依然存在,尽管有些品牌已经连年亏损,期间大事之一即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决定继续开发SUV和卡车,然而这一战略决定并没有让其庞大的营销组织在2005年后给通用带来预期的效果。

通用汽车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通用汽车公司失败首因是其缺乏明确的战略方向。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在汽车类型上没有明确的选择;二是公司在汽车前景上战略不明确。公司战略决定了公司的业务范围,通用汽车公司将整个汽车行业作为了其业务范围,卡车、轿车、越野车都在其市场范围内。但不同类型的汽车不能统一标准化,也就意味着公司必须根据不同类型汽车进行研发设计等,发展时无法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某一类型汽车上,与竞争对手竞争时就得同时往多个方向一起奔跑,给企业造成了伤害。再者,其多个业务范围带来的利润让其失去了正确预测汽车前景的能力,将汽车发展前景定位在SUV和卡车这些耗油量大的汽车上,以至于其在05年油价暴涨时汽车销量大滑,利润减少。

其次,在竞争战略上,通用汽车公司犯了多品牌定位不明确的差异化战略。通用汽车公司将每个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并赋予不同的品牌,发展至今为8大品牌。然而这8大品牌各自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品牌之间存在着定位重叠现象,如雪佛兰作为经济型汽车的代表,却与卡迪拉克在高端跑车市场竞争,庞蒂克和奥兹莫比都生产中档车,土星和卡迪拉克也在豪华轿车这一领域重叠。品牌定位的重叠不仅大大降低了差异化的效果,导致各个品牌为了各自业绩进行相互竞争,不能形成合力共同对付竞争对手,而且也给各个品牌造成了品牌形象混乱局面,以经济型汽车代表的雪佛兰生产的高级跑车给跑车热爱者的感觉是不可靠不气派不够彰显地位等,同时也冲击了卡迪拉克的形象,同一个公司的两个不同定位的品牌在同一领域进行竞争,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有点迷惑。另外,差异化战略会提高公司的成本,一个在多个领域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需要在价值链的会计、财务、营销、服务和研发等环节上能够实现共享,以尽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然而通用汽车公司的差异化战略导致了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品牌的各自为政就让总公司在整合价值链上困难重重,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就难以实现,企业承受着高成本,同时,可以由协同效应构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被削弱,如通用汽车公司的强大的经销网络压力使得它割舍不了04开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4个品牌,最后导致了它整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降低。

结语

通用汽车公司走到今天这一地步是其在战略选择上的失误造成的,其战略定位的不明确带来了差异化过度,难以建立其自身优势,并在战略的实施和控制中不能及时修正。因此,我认为通用汽车公司应该重新定位,选择好经营的业务范围,舍弃亏损品牌,将资源集中于卡迪拉克、雪佛兰、别克,明确各个品牌的定位,充分利用好各个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压低成本,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谭力文 吴先明 《企业战略管理》2003年

[2]周彦《百年通用为何濒临破产》 浙商 2009.1

[3]王麟《通用汽车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失利的四大原因》车界论坛 2001.10

[4]郄永忠《通用汽车为何陷入危机》 商业经济评论 经济导刊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