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松苗:法治新闻人的转型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松苗:法治新闻人的转型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法治时代的新闻人应当用手中的笔,对现行的制度尽一己之力,或是修补,或是鞭策,或是建设

一走进检察日报社总编辑王松苗的办公室,就看到他办公桌后的一副对联:“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对面则是两个看起来就超负荷的书柜,桌上铺着还没收起来的书籍和各种报刊。面对记者的打量,王松苗笑称自己的生活“缺少浪漫”,甚至被人笑做乏味。

他每天把大量时间花在工作上,把关稿件、阅读、采访与写作、课题调研……妻子调侃他问“这么活着有什么意思”?他说自己也想不明白,但乐在其中。

“最开始本来想学中文,结果学了法律;不想到检察院时,偏偏被高检院选中;特别喜欢办案时,又偏偏到了报社。”王松苗说,自己进入报社完全是“造化弄人”,这一干就没“撒过手”。

不修“地球”,也有公粮吃

王松苗的家乡安徽岳西位于大别山的腹地。在一次放学后和语文老师的闲聊中,本来想学中文的他把自己的大学专业定位为法律。“那时候完全不知道学法律是干什么的,潜意识中感觉学了法律就不受欺负。”回忆起当时的自己,王松苗说。“农村孩子能吃苦,当时上大学的动力是:不回家修‘地球’,也有公粮吃”。

1986年,王松苗考上了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2010年9月,毕业20周年聚会的时候,大家纷纷回忆大学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或一件事。已在美国律师行业干得小有名气的同学杜冰菁回忆说,大二的时候,有一次在校园桥上碰到王松苗,他一句“趁着年轻,还不抓紧学习?”影响了她的学习态度,至今还言犹在耳。虽然不记得自己是否说过这句话了,但王松苗承认,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自己在大学的状态:虽然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一定是学习最用功的人之一。

吃完饭后,王松苗就背上一摞书到教室或图书馆去自习。晚上回到宿舍,他们的卧谈会天南地北,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有关逻辑学的辩论,以偏概全,论据虚假,轻率概括,偷换概念等小把戏,常常让大家争得面红耳赤。“逻辑初学很枯燥,但思辨成了习惯,就能慢慢体会到它的大用。”王松苗说。“比如有些人往往会质疑,‘那么多人受贿,凭什么就抓我一个?’,如果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就纠结了,就难解了。实际上这是玩弄了公平原则的‘相杀法诡辩’——别人犯罪没受到惩罚,从来不是你的行得以抵消的理由。真正公平的原则,是让所有的犯罪分子得到惩罚。但这是不现实的。”

逻辑学也成了日后王松苗把关评论稿件的一大利器,有严重逻辑疾患的稿件决不公开见报误导受众。

考虑毕业去向的时候,出于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考虑,王松苗把当律师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当法官,最后才是去检察院。理由?用他自己的话说“检察院的业务,那时候实在太单一了”。大学实习的时候,获悉自己要去检察院的消息后,他特地恳求老师将他安排到了法院。

因而,在毕业的时候,王松苗最想回到家乡的县法院,他还给法院院长写了一封信,结果石沉大海。1990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来沪遴选学生,作为上海市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王松苗也被老师喊去面试,就这样,本来想当法官的王松苗进了检察院。

“该生的正义感较强”

王松苗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时,老师写给他的毕业评语是:“该生的正义感较强,是非分明,敢说真话”。

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语呢?除了同学们的共同感受外,或可溯源到他家乡的“茶园故事”。

王松苗的故乡安徽岳西产茶,那时候好多农村集体所有土地都用来种茶,他所在的生产队在村里拥有最大最好的一片茶园,这个茶园被村干部以每年三百元的价格承包给了个人,40户村民,每户每年分不到十元。土地到户后,觉醒的村民纷纷要求提高承包价格,遭到了村干部的否定。为此,村民们十分不满,他们认为,如果把茶园拿来自己经营, “每家都不止挣三百元钱”。

从1987年起,村里就为此事纷争不断。

王松苗是村里第一个学习法律的大学生。自大二始的每个暑假,一到晚上,王松苗就被老乡团团围住,他在煤油灯下给村民讲《土地管理法》,一念到法条,老乡们就鸦雀无声。也是在那个时候,王松苗意识到,法律“有用”了。

为此,村干部找到王家,希望阻止王松苗普法。一场争论在所难免。说到激动处,王松苗拍着桌子问:“你连国家法律都不遵守,怎么能当村干部?!”

自此,王松苗成了村里免费的法律顾问,凡有和法律沾边的事儿,村里人总会说“等松苗回来了问问吧”。

1990年到最高检报到后,王松苗被分配到山东省安丘县检察院锻炼。那个被他叫过板的村干部向最高检写了一封信“告状”。为此,王松苗按要求给当时最高检人事厅机关干部处处长刘长春写了一封解释的信。或许是这封信让人觉得他文笔还行,因此,在《中国检察报》(《检察日报》前身》)创刊之际,他被推荐给了报社下属的《人民检察》杂志主编袁其国。

到现在,王松苗仍然“刻骨铭心地记得,第一次得到去报社上班的消息时,心中的那份惆怅与失落”。

走上言论写作之路

刚喜欢上检察院的工作,他又成了一名报社新丁,何其悲催。王松苗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人这一辈子,可能就是这样,最期望的东西可能永远只是一种愿景。

他用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述的一个段子安慰自己,这个段子是教民事诉讼法的朱思东老师告诉他的。毕业实习的时候,有个学民法的硕士生在法院实习,被分配到了刑事审判庭。他坚决不从,一定要调到民事审判庭,理由是“我是学民法的,怎么能在刑庭呢?”法院院长火了:“那你要是学宪法的,我还不得把你弄到国务院?!”

虽然是个不可考据的段子,但朱思东老师是用这个段子告诫王松苗们,到一个工作岗位后,要自己去适应工作,不能让工作适应你。王松苗也正是这么做的,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走上了言论写作的道路。

1993年1月,王松苗第一篇言论《话说戴罪立功》定版前交当时分管报社工作的最高检副检察长肖扬审阅,获批“作者观点我都同意,但是根据目前的社会形势,我认为此文不宜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这篇文章最后发表在1993年的《人民检察》上,成了王松苗言论写作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