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七十年丰盈人生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七十年丰盈人生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生路:我是幸运的

“我是幸运的。”何镜堂院士在总结他七十年丰盈人生时这样说。因为在人生至关重要的几个转折点上,他都把握住了机遇,这才有今日一路走来的辉煌。

何镜堂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市,那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渔米之乡。家乡弯弯的河川,浓浓的荔枝林,密密的山村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从小就吸引着他。少年时代,何镜堂常常带着干粮和画板,跟哥哥到郊野写生,慢慢培养了对画画的兴趣;而他又渴望当工程师。听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正合他的心意,于是何镜堂萌发了学建筑的念头。

1956年,何镜堂从东莞中学高中毕业后,即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下简称“华工”)建筑系,缘于对建筑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这门专业的浓厚兴趣,大学毕业时又投考了研究生,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成为华工第一批正式报考的研究生。

对专业的酷爱使何镜堂一心扑在学习上。何镜堂常常在公共汽车上记外语单词,速写本不离手,走到哪画到哪。1964年何镜堂到北京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时找到一份很切题的英文资料,他便毅然决定把它全文抄下来。仅仅三天时间,他坐在床边一笔一划地把一本58页面,图文并茂的英文文献资料抄下来了。今天看来,这似乎是一件很笨的事,但却考验了他当时的意志和毅力。如今,何镜堂偶尔会把这本珍藏的手抄本拿出来给学生看,他们对那密密麻麻的英文小字,徒手勾画的图表无不感到惊讶与佩服!

毕业了,何镜堂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他带着满腔抱负正准备投身社会,大干一场,却碰上了“”,那时,单位被撤销了,全部工作人员被派到湖北的一个偏远山村插队落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年轻的何镜堂常常在农耕的间隙躺在草地上,看看蓝天,看看白云,看着眼前绵延不尽的山水,他感到极度茫然,不知道未来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他的思想完全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眼前的一切好像与他的梦想距离很远。尽管何镜堂在当时完全不知道今后的路应该怎样走,但是他并没有随波逐流,意志消沉,而是学习了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久而久之,他慢慢学会在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抓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和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去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些学习为他日后从事建筑创作打下了坚固的哲学思想基础。

1973年,何镜堂几经努力调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工作,从此结束了与夫人多年的分居生活。“”结束后,国家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归队的政策要求,而此时的广东率先改革开放,开始建设经济特区。何镜堂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于是征得夫人的同意,他们举家南迁,从北京回到了广州,回到了母校华南工学院。

何镜堂刚刚回到母校,还没顾上安顿下来,陈开庆院长就告诉他,深圳科学馆要举行设计竞赛。这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工程项目,但时间只剩下短短的三个星期,不知他能否参加?何镜堂的第一个反应是机会来了,当时托运的行李还未到,全家都还住在潮湿闷热多蚊虫的招待所。何镜堂马上找到正在五山买蚊帐的夫人商量,夫人李绮霞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她毅然支持丈夫迎接回归后的第一个挑战。经过近20天的日夜奋战,何镜堂和夫人终于完成了回广州之后的第一个作品,打响了他建筑事业的头炮。

工作稳定了,家安顿下来了,他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建筑创作中去。何镜堂给自己约法三章:“每做一个工程,都要将它作为一项大工程对待,都要将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每做一个工程都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从而走出了一条将设计、研究、建筑三者相结合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掀起了一股出国热潮,特别是1992年前后,很多人都走了。何镜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走还是留的问题。但是他很快做出了决定,不能走!尽管他已经拿到了绿卡,他依然对大洋彼岸的生活毫不动心,夫人于是把孩子们送到美国读书,随后又默默地回到了何镜堂的身边。

从1989年开始,何镜堂被学校任命为华工设计院的副院长兼总建筑师,1992年任院长,1994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的荣誉称号。1999年,何镜堂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了院士之后的发展成为了何镜堂人生的第三次转折。那个时候,他已经60了。名也有了,利也有了,很多人也许认为他没必要再做具体的工作,只需要指点一下就行了。可是何院士不这样认为,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全国各大设计招标现场,他仍然活跃在建筑施工现场,他仍然带领一批年轻人创造了建筑设计领域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才会有由他领衔设计的奥运会羽毛球馆和摔跤馆、广州西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等一个又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不断问世。

机遇只眷顾有准备的头脑。再回首,大器晚成的何镜堂是20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大发展、21世纪上台阶,他常常感叹现在的年轻人遇到了好时代,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不少成果。可是他厚积薄发的经历却是用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用十年,几十年才走完的路。

人生观:我是幸福的

何镜堂的人生之旅是曲折的,但是他始终认为他是幸福的。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他认为幸福的人生应该是能够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不能工作的时候还有人关爱。真正幸福的人应该是即使退休了,不工作了,人们依然记得他。

有一次大学城举行一个活动的开幕式,当时何镜堂和夫人到华工南校区观看表演。期间,突然有一个女学生跑过来,对着何院士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这个女孩说她是艺术学院的新生,她是代表她的父亲来给何院士鞠这个躬的。她父亲说,非常感谢何院士设计了这么美的校园给他们,让他们在这么美的环境里学习、生活。虽然何院士一直都不知道这个女生的名字,但是那一份被陌生人给予的感动却长久地留了下来。

面对密密麻麻的行程安排,雪片一样飞来的会议邀请,紧锣密鼓的工程设计,何院士也会有累的时候。有一个晚上,他在湖滨路上散步,突然感觉疲倦像潮水一样向他袭来。这时,很多不认识的人纷纷向他打招呼,喊他“何老师”、“何院士”,那一刻,他觉得特别温暖。

何院士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边一直有一批年轻人一起奋斗,他们这个团队是荣辱与共,不可分割的。

1996年华工设立了建筑设计专业的博士点,何院士成为建筑设计理论专业的首批博士导师,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重点研究民用建筑创作,特别是岭南地区新建筑创作,发挥三结合的优势走建筑与培养学生相结合的道路。在何院士看来,集中培养人才与不断地出成果,这两个方面是不矛盾的。

现在,何院士和他的青年团队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大品牌。第一个品牌是大学校园设计,至今为止,华工设计院已经做了近200个大学校园的规划,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浙

江大学、江南大学、广东药学院大学城校区、华工大学城校区、重庆大学等等;第二个品牌是纪念馆、博物馆,代表作品是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和201。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第三个品牌是体育场馆,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羽毛球馆和摔跤馆;第四个品牌是会展建筑,代表作品是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第五个品牌是超高层建筑,代表作品是广州西塔。这五个品牌各具特色又互相补充,充分印证了华工设计院是一个有很强实力的团队。

到底华工为什么能在这众多的设计院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何院士带领的这一批年青的团队。作为领军人物的何镜堂深深认识到,一个人是做不出来今天的成绩的,一个项目没有人扶持是完成不了的。和他的团队每每一起奋战,常常能激发出创意的火花,彼此互相学习、相互激励。

何院士的学生说,他们从老师身上学到他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学到怎样与人为善,怎样做一个诚实、诚信的人,在他们看来何老师的思想是兼收并蓄、开阔宏观的,他毫不保守,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他的设计已经超越了建筑狭小的范围;采访中,何院士一直强调,他从他的学生中,学到了很多。多年来,华工设计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单位到今天跻身全国一流的设计团队,这一切是与何院士及身边一批年轻建筑师的努力分不开的。

何院士对建筑设计非常投入,在讨论中、在旅途上、在会议的休息中间,他总是不断地勾画草图,完善设计构思;他对学术研究同样非常投入,他随身的包中,总是带着草图纸笔,也常常会有一本需要修改的研究生论文。

何院士说他的幸福还在于夫人李绮霞女士多年来的默默支持与帮助。

建筑观:有争议是好事情

在最近举行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何院士回顾了他从事建筑事业以来众多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江南大学、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深圳科学馆、鸦片战争海战馆、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广州市长大厦及大都会广场、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和摔跤馆,其中不乏为他带来荣誉、他自己也颇为中意的几个代表作品。而现场最震撼人心的作品还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两个工程。当何院士播放这两个工程的宣传片时,会场四周鸦雀无声。何院士熄灭了周围全部的灯光,静静地坐在讲台上,和观众们一起沉浸在中国从悲怆到复兴的曲折历程中。

南京大屠杀是震撼人类心灵的,在国际上有着重要政治、历史教训的悲怆事件。何院士选择了众多的建筑元素来表现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样特定的建筑精神。在入口广场、在新建纪念馆屋顶的两侧、在纪念公园的水池旁,都设计了长长的墙体。这些墙体或以文字,或以浮雕,或以其扭曲转折的形态,或以绝望封闭的房间来无声地诉说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悲剧故事,传递当年遇难者无处逃避的绝望心情。而入口广场“死亡之庭”则以无生命特质的砂石铺装广场,行走时“沙沙”声犹如大地的哭诉,令人感受到“生与死”的场所精神主题。在经过了“万人坑”这样的高潮后,游人将沿着墓道般的入口,进入以烛光之路为主题的“冥想厅”。相对而立的两面巨大的镜子让漂浮于水面上的烛光无限延伸,仿佛世人沿路洒下的无数滴祈祷的泪。而和平广场则以缓缓流动的水来体现“期望和平”的意境。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都在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人们仿佛又看见了汹涌逃难的人潮、悲戚的妇孺、呼啸的炸弹和那些摇曳在狂风之下晦暗的生命薪火。

70年前的世纪大悲剧再一次印证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是的,只有国家强大,人民富庶,我们才能够谈到尊严、独立和文明。这也正是何院士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所传递给人们的信息。

历届世博会的国家馆都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主办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国上海世博会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这样的盛会,意义非同寻常。中国馆必须是中国的。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究竟用什么才能表现现代中国的特色呢?何院士抓住了三点: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民族特色,体现当今中国的气质与气度。最后,何院士和他的团队拿出的方案是一个令人惊艳的大红色斗拱。我们看到。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庄严华美,形成“东方之冠”的主体造型;地区馆水平展开,形成华冠庇护之下层次丰富的立体公共活动空间,并以基座平台的舒展形态映衬国家馆。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建筑造型整合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传承经纬网格的传统建造文化;地区馆建筑表皮镌刻叠篆文字,传达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福泽神州,富庶四方。2010年,“东方之冠”将立于黄浦江畔,展现着上海海纳百川的情怀,更展现着中国雍容大度的气派。它将敞开胸怀接纳万国来宾,它更将长久屹立,气宇轩昂地印证这中华盛世!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也许是对世博会中国馆的期待太高了,在一片赞叹声中也夹杂着一些质疑的声音。“不中听的话我已经听了很多了,对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每个人都会从他的生活经验和学识出发评头论足,这是好事情。”面对批评,何院士显得风轻云淡,宠辱不惊。

建筑这门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建筑作品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正如何院士对他的学生所说的,建筑一方面是1+1=2,另一方面又是1+1≠2。建筑要满足人们的实用性,这一点是共同的。但同时建筑又要有创新意识,要具有艺术性。任何一个有创意的作品都会引起争议,没有争议的作品反而是平庸的。

世博园区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说,“何先生很了不起,功成名就了还敢投中国馆,他是英雄,我向他致敬。”

从深圳科学馆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从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到浙江大学,从市长大厦到会展中心,从广州西塔到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馆,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到世博会中国馆,何镜堂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并将继续走下去。

回顾他的建筑生涯,何院士的每一个作品都是鲜活的和有生命力的。因为它们已经包含了他的人生经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理解。2008年4月,何院士已步入七十岁的人生,也就是达到孔子所说的“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年愈七旬的何院士又将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惊喜呢?我们期待着……

采访手记:

采访何院士,有三个意外:

第一个意外是没有想到大师这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当记者确定下来周六晚上八点去他的工作室采访他时,何院士还对占用记者的周末时间而一再抱歉,并且关心地问住得远不远。

第二个意外是没有想到大师对待这样一个普通的采访这样认真、严谨。

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显然是有备而来的。他甚至手写了一份稿子作为采访的准备。何院士还请了他的几位博士生一起来聊,这使得采访增加了更多互动的环节。

第三个意外是记者知道何院士很忙,但是没有想到他这么忙。

每个星期,他都必须抽出至少三天的时间,监督世博会中国馆的具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