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初中语文课堂彰显教学智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初中语文课堂彰显教学智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目标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逐步深入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改革。本文就新课改下语文有效教学的有关问题作探讨,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理应跟随社会的步伐,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还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验实效。

一、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主体和客体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主要依赖于教学手段。其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较好的一种方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一般不是学生自发而来的,尤其当教学内容对学生触动不大,甚至不能触动学生时,教师就需要采取一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把课堂引入一个新的境界。例如:在学习《杨修之死》时,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为学生呈现三国时代的情景,豪迈的歌曲,磅礴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似乎穿越到三国时代,来到了硝烟四起的战场,这样就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起来,有了探求课文的意向,这样学生就以积极的状态走进课文。

不妨借助课本剧表演、演讲等形式。这样的方式可以使许多学生发挥特长,享受成功的喜悦,感知语文的魅力,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安排课本剧表演,文中的各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不仅参演的学生会充满热情,班上其他同学也兴趣盎然,这样全班同学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主题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应当抓住语文的本质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和新课改的要求不一样。所以,要按照三个维度的要求条分缕析,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不能在课堂中贪多求全,对每一个目标不能蜻蜓点水,否则教师上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教学目标必须集中,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与难点,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且要保证课堂活动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例如:在教学《月迹》时,我大胆放弃了一些教学目标,舍去了繁琐的内容,把教学目标定为理清写作顺序、把握孩童心理变化轨迹、发现生活中的美等。这样教学目标便简洁明了,教学效果却很好。

三、研透教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备课时要细读文本、研透教材。备课与上课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认真钻研教材领略文本的内涵,抓住本文在单元之间的联系,以及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与设置此文的意义等,这对教师总体把握、处理文本有所帮助。备课中对文本把握得越扎实越全面,上课时就能从容、清晰、有效。反之,对文本把握不透,上课时就容易产生漂浮感。例如:在《散步》一课的备课时,细读课文后就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抒发对生命的感慨,如何在文本中体现这个观点昵?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这个观点呢?通过深入文本后就会发现,作者写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通过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结尾抒情——“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写作契机。所以,我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课文深入的研读,这节课就显得有深度。

四、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在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等优势,可以很好地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制作了本诗的背景PPT,通过幻灯片从各个角度直观展现了英雄纪念碑的庄严肃穆和雄伟壮观,学生与课文中的文字结合起来,调动了视觉、听觉体会当时艰苦卓绝的年代和红军的革命主义气概,这样不仅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形象性与可感性,而且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不要认为用得越多越好,恰到好处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文章思想需要学生自己领悟,这时教师如果大篇幅用声音、图像介绍,就只会画蛇添足,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在以变引趣中促进学生理解

拓宽语文知识的运用领域,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在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大胆突破课堂教学固有的模式,创造并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采用了“法庭审判”的形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模拟法庭的氛围。法官、律师、证人、被告、原告、陪审员等均由学生扮演,“法庭”就文中的皇帝、大臣、骗子等人是否“有罪”展开辩论,一改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学生的参与兴趣极高,他们在文本中寻找出各种“证据”,要求“法官”给骗子定罪。有的同学竭力收集“材料”为“被告”辩护。大家争辩得非常激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争辩中对文本的理解更加透彻,有力地促进了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丁晓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J].基础教育,2009,(11).

[2]方明.“寓教于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J].江西教育,2010,(10).

[3]曾静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