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戴明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戴明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房地产项目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房地产项目质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但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员素质、材料、设备、程序方法和环境,简称为“4M1E”因素。要把这一系列的因素系统地控制好,就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来解决质量问题。而实现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遵循戴明循环的科学工作程序”。通过这一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使产品质量不断循环,不断提高。

本文主要分析了“戴明循环”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运用统计的思考方法,结合项目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主要结合使用的技术方法有排列图、因果图、分层法、直方图、控制图、相关图和调查表法等。通过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周而复始的运行,以实现拟定的质量目标,并且保证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PDCA循环能使管理工作更切合实际,且层次分明。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在这样的不断的循环中进行,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沿着项目持续改进的方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关键词:戴明循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戴明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的科学工作程序。四个阶段不是循环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一次,解决一些问题,质量提高一步。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螺旋上升的。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

项目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贯穿于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应包括所有与质量有关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项目的质量控制中,对过程的监控和改善是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质量管理首先开始于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继而进行资源组织和人员配备,找出偏离目标和计划的误差,确定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就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而言,质量控制就是监控项目的实施状态,将实际状态与事先制定的质量标准作比较,分析存在的偏差及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任一控制对象的控制一般都按这一过程进行。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在项目质量控制中,这四个阶段循环往复,形成PDCA循环。

“戴明循环”(PDCA循环)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置4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具体划分为8个步骤

(1)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针对某个分部分项工程分析质量现状,通过调查表的方式。统计相关的数据,经过数理分析找出主要问题。。

(2)分析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从“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上分析原因。

(3)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运用“因果分析图”找到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4)拟定质量提高措施。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拟定具体的执行方案。

(5)按照所制定的计划具体实施。

(6)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问题。这是整个循环的关键,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提出质量改进措施,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

(7)总结经验教训。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同时防止再度出现同样的问题。该步骤的工作重点是订标准和制度。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并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在制度里增加预防措施。

(8)第二次循环。将本次的PDCA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遗留问题转入下一次的PDCA的循环,成为新的目标,再进行第二次的戴明循环,使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下面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案例,介绍戴明循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某小高层住宅项目,针对首层顶板模板质量问题进行了专项的检查,目的是提高顶板模板的质量。

1、利用调查表法,统计质量问题的现状。

调查表法是利用表格的方式进行质量特性的收集和统计,以便进行初步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可用于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工序质量检查等问题的统计检查。

针对首层顶板模板进行了专项的质量检查,抽查了100个不合格点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表1:调查表

2、利用排列图计算表,进行质量问题排序。

排列图法是主次因素排列图法的简称,也称为帕累托图法。最早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运用帕累托的统计图加以延伸将其用于品质管控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

排列图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作用,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用以分析质量问题的主次和质量问题原因的主次。本排列图计算表是按不合格点数分类,分类后将不常出现的项目归为“其它”项。

接下来根据调查表(表1)中出现问题频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频率得出排列图计算表

表2:排列图计算表

3、绘制排列图,找出主要的质量问题。

排列图排列图用双直角坐标系表示,左边纵坐标表示问题发生的数量(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问题的累积频率(百分率),分析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问题的种类和项目(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以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是一种重要的优先程度排序技术。一般来说,关键的少数项目应是本QC小组有能力解决的最突出的一个,否则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义。通过找出一部分产生最大影响的问题来源,以保证大部分质量问题得以解决。

(1)画坐标图。

横坐标按质量单位量递减的顺序自左向右列出项目,将量值最小的一个或几个项目归类为“其它”项,把它放在最右端。

在横坐标的两端画出两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按度量单位规定,其高度必须与所有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和相等,右边纵坐标应与左边纵坐标等高。

(2)按频数大小画矩形,矩形高度代表频数大小。

在每个项目(如平整度、截面尺寸等)上画矩形,其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用以显示出每个项目的作用大小。

(3)画曲线。

由左至右累加每一项目的量值(百分率),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用来表示各项目的累计百分比。

(4)利用排列图确定质量改进的主要项目。

图1:排列图

通过分析排列图,利用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

A类(主要因素):频率的分布范围在0-80%

B类(次要因素):频率的分布范围在80%-90%

C类(一般因素):频率的分布范围在90%-100%

由图可见主要因素为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次要因素为起拱;一般因素有垂直度、标高和其他项目,因此应重点解决表面平整度及截面尺寸问题

4、利用因果分析图,找出导致表面平整度差和截面尺寸偏差的主要原因。

因果分析图又称为鱼刺图,它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最早使用的,因果分析图是一种逐步深入分析质量问题的因果关系,寻找质量问题原因,并用图来表示的一种快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