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紧扣教材 规范解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紧扣教材 规范解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在考纲中属B级要求,虽然考试的难度有了一定的降低,但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原因在于不能准确的把握定理,答题不规范等。本文拟就紧扣教材规范答题浅谈几种原则,以期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收益。

原则一:准确的理解面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准确的理解面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才能对面面位置关系的问题作出合理、规范的解答

【例1】 已知m、n、l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 若αβ,α∩β=m,nm,则nα或nβ;

(2) 若α∥β,α∩γ=m,β∩γ=n,则m∥n;

(3) 若lα,l∥β,则αβ;

(4) 若αβ,γβ,则α∥γ.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错解 (2) (4)

错因分析 对定理、性质,记忆、理解不准确,不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

正确解法 (2) (3)

(1) 错误.容易举出反例验证;

(2) 正确.实质上是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3) 正确.过直线l作第三个平面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m∥l,又lα,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mα,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β;

(4) 错误.例如存在三个平面相互垂直.

防错机制 一对错误的要逐个寻找反例作出否定,对正确的要逐个进行逻辑证明;二是结合模型作出判断,但要注意定理应用准确,考虑周全。

原则二:推理、证明必须“有理有据”

在立体几何中,证明就必须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规范的、有理有据的进行。证明的依据必须是教科书给出的公理、定义、定理(包括推论和以黑体字出现的习题结论),不可望图生义,不能随意把一道习题的结论作为依据,也不可以把平面几何结论在非平面条件下不加证明任意搬用,否则容易造成失分或不得分。

【例2】 (满分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ADDC,∠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

求证:(1) (本小题8分)平面EFB∥平面PCD;

(2) (本小题6分)平面BEF平面PAD.

错解 (1) 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

所以EF∥PD.连接DB,因为AB=AD,∠BAD=60°,

因此ABD为正三角形,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

由于ADDC,所以BF∥DC,故平面EFB∥平面PCD.

(2)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又BFAD,所以BF平面PAD,故平面BEF平面PAD.

错因分析 (1) 错因在于:没有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来证明,而由线线平行直接得到面面平行,没有证线面平行,在高考中要扣除线面平行的步骤分和结论分。

(2) 错因在于:由面面垂直得到线面垂直、线面垂直得到面面垂直条件书写不完整,高考中每丢一个条件扣除1分或更多分。

正确解法 证明:(1) 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1分

又EF平面PCD,PD平面PCD,所以直线EF∥平面PCD.3分

连接DB,因为AB=AD,∠BAD=60°,因此ABD为正三角形,

由于F是AD的中点,故BFAD.又ADDC,所以BF∥DC.4分

又BF平面PCD,DC平面PCD,所以直线BF∥平面PCD.6分

因为EF平面EFB,BF平面EFB,且BF∩EF=F,所以平面EFB∥平面PCD.8分

(2)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BF平面ABCD,

BFAD,所以BF平面PAD.12分

又BF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14分

防错机制 面面平行、垂直的证明必须根据教材上的判定定理或定义来进行,否则要失分或不得分。在应用公理、定理推理证明时,条件要书写完整。

原则三:培养学生规范解答问题的能力

立体几何高考解答题,有着严格、规范的解答过程,而这恰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推理论证问题思路不清、条件不充分,表达不够严谨、规范,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培养、提高学生规范解答问题的能力。

【例3】 (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P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平面,E、F分别是AB、PD的中点,AD=PA.

(1) (本小题7分)CD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平面AFQ∥平面PCE?

(2) (本小题7分)AB上是否存在一点R,使平面PCR平面PCD?

错解 (1) 假设CD上存在一点Q,使平面AFQ∥平面PCE.由于平面ABCD∩平面AFQ=AQ,平面ABCD∩平面PCE=CE,

所以CE∥AQ,又E是AB的中点,所以Q是CD的中点.

同理可证PC∥FQ,所以Q也是CD的中点.即存在点Q为CD的中点使平面AFQ∥平面PCE.

(2) 假设AB上存在一点R,使平面PCR平面PCD.

过R点作RGPC交PC于点G.由于平面PCR∩平面PCD=PC,因而RG平面PCD.

连接FG,FG平面PCD,所以RGFG.同理RGCD,又AB∥CD,于是RGAB.

所以FG∥AB,即FG∥CD,因为F是PD的中点,因而G是PC的中点.

又GRPC,所以PR=CR.因为AP=AD=BC,所以PAR≌CBR,于是AR=BR,即R为AB的中点.所以AB上存在中点R,使平面PCR平面PCD.

错因分析 (1) 错因在于:从结论出发寻找到存在点是必要条件,最后应从存在Q点出发证明平面AFQ∥平面PCE。

(2) 错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推理论证不严谨,平面成立的结论在空间不一定成立,例如RGAB,RGFG不能得出FG∥AB;二是将分析过程作为解答,应从存在点R出发证明平面PCR平面PCD。

正确解法 (1) 存在CD的中点Q,使平面AFQ∥平面PCE.1分

由于AE=12CD=CQ,且AE∥CQ,因而四边形AECQ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Q∥CE,

又AQ平面PCE,CE平面PCE,所以AQ∥平面PCE.3分

又因为FQ∥PC,FQ 平面PCE,PC平面PCE,

所以FQ∥平面PCE.5分

又AQ∩FQ=Q,AQ平面AFQ,FQ平面AFQ,

所以平面AFQ∥平面PCE.7分

(2) AB上存在中点R,使平面PCR平面PCD.8分

过R点作RGPC交PC于点G.连接RG、FG.

因为AD=PA=BC,于是PAR≌CBR,所以PR=RC,

因而G为PC的中点,又F为PD的中点,所以FG∥CD且FG=12CD,9分

又AR∥CD且AR=12CD,所以FG∥AR且FG=AR,四边形ARGF为平行四边形,

由PA平面ABCD,AB平面ABCD,得PAAB.10分

又ABAD,所以AB平面PAD,AF平面PAD,知ABAF.11分

因此四边形ARGF为矩形,所以RGFG,又PC∩FG=G,故RG平面PCD,13分

RG平面PCR,所以平面PCR平面PCD.14分

防错机制 在解答空间面面位置关系综合题时,需要合理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根据面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进行线线、线面、面面相互之间的转化,在转化中达到最终目的。平时要严格训练,注意推理严谨,理顺解题逻辑,寻找使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强化答题规范,提高解题能力。

牛刀小试

1. (本题满分14分)已知正六棱柱ABCDEFA1B1C1D1E1F1的所有棱长均为2,G为AF的中点.

(1) 求证:F1G∥平面BB1E1E;

(2) 求证:平面F1AE平面DEE1D1.

2. (本题满分7分)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棱A1C1上是否存点D,使平面AB1D平面ABB1A1,若存在,请确定点D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1) 在正六棱柱ABCDEFA1B1C1D1E1F1中,

AF∥BE,AF平面BB1E1E,BE平面BB1E1E,所以AF∥平面BB1E1E,2分

同理可证,AA1∥平面BB1E1E,3分

又AF∩AA1=A,AF平面AA1F1F,AA1平面AA1F1F,所以平面AA1F1F∥平面BB1E1E5分

又F1G平面AA1F1F,所以F1G∥平面BB1E1E.7分

(2) 因为底面ABCDEF是正六边形,所以AEED.9分

又E1E底面ABCDEF,AE底面ABCDEF,所以E1EAE.11分

因为E1E∩ED=E,所以AE平面DEE1D1,12分

又AE平面F1AE,所以平面F1AE平面DEE1D1.14分

2. 假设棱A1C1上存在点D,使平面AB1D平面ABB1A1,平面AB1D∩平面ABB1A1=AB1,

过点D作DNAB1于N,则DN平面ABB1A1,2分

又过D作DMAB1于M,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

平面A1B1C1侧面ABB1A1,平面A1B1C1∩侧面ABB1A1=A1B1,

则DM平面ABB1A1,4分

而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故M、N应重合于B1点.5分

此时应有DB1A1B1,故∠A1B1D=90°,又点D在棱A1C1上,故∠A1B1D≤∠A1B1C1=60°,6分

显然矛盾,故不存在这样的点D,使平面AB1D平面ABB1A1.7分

(作者:吴问舟,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