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一次变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一次变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媒体选择了前所未有的方式来面对,由此带来了突发新闻领域摄影报道的一次变革。

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

灾难性新闻事件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典型的灾难性新闻事件。灾难性新闻事件包含重要的新闻价值及其背后所蕴涵的重大主题。

曾经获得1986年普利策新闻大奖和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的《奥马伊拉的痛苦》,是灾难性新闻事件的优秀摄影作品。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被融化,夹杂着泥石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在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赶到现场采访,他在一个废墟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名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倒塌下来的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救护人员一时也难以将她救出,她的脊椎已被砸伤,人被没颈的泥水浸泡着,福尼尔在用照相机摄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庞的同时,不时地同她攀谈。因为他懂得,这样做会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待救援人员赶到时,她在泥浆里已经浸泡60个小时了,她的心脏已十分衰弱,最后终于停止了跳动。这张最有意义的照片记录了小女孩被死神召唤去的瞬间:双手泡得肿胀,眼神暗淡,丧失了生命的光辉,小女孩在泥石流中苦苦挣扎60个小时,她抗争着、愤怒着。作者回忆说:“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当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死去时的内心感受!”

灾难是令人悲伤的,但我们从照片中看到了小女孩的顽强,那求生的眼神永远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由此引发出读者对人生的哀怨伤惋,对不幸遭遇的痛彻询问,同时也激发人们珍惜生命,善待生活。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灾难程度和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程度如实的报道,表现人类是怎样与灾难进行抗争,从而战胜灾难的。

灾情就是命令

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偶发性、不可预料的特点,对采访拍摄造成了特殊困难,同时也向摄影记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电视及网络的强势是足以让每一位手拿相机的记者感到力不从心的。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条快讯。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播出第一条新闻。网络和电视24小时全方位多角度向全世界进行了全面详尽的现场报道,这让平面媒体感到望尘莫及,对摄影记者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灾情就是命令!《大河报》先后派出6名摄影记者赶赴灾区实地报道。

拍摄突发事件,尤其是拍摄突发灾难性新闻事件的照片是对记者素质与能力的最全面的检验。快速反应能力、机智、敏捷是完成突发事件拍摄的保证。纯粹记录式的照片已打动不了读者,人们渴望看到真实、生动,激励全国人民奋力抗争的画面,这就需要作品能够传递和表达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按照常规进行采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特殊时期就要用特殊手段。我们的记者有的变成了“军人”,有的变成了“消防战士”,还有的变成了“特警”,分别乘着军列、警车出发了……他们吃干粮,睡帐篷,在余震不断、通讯不畅、交通不便的艰难险境下,先后到达了北川、广元、都江堰、汉旺、什邡、映秀等地,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大量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新闻照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我们首先明确理性的报道思路: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次报道的主题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任何灾难事故中,人的安危是最为重要的。温总理指出:人民生命高于一切!所以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是救人。正如《大河报》记者白周峰所说:对灾区的报道不应该是“惨”,需要表现出来的是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信念和勇气!他在都江堰拍摄救援人员搜救时的场景时,突出了救援官兵的急切心情和神态,着力表现齐心协力挽救生命的动人场面。《大河报》记者陈晓东跟随“铁军”身背几十斤重的照相器材,走了3个小时的水路,拍摄战士运送救援物质的场景。记者杜小伟赶赴灾区时,正是堰塞湖蓄水最多的日子,绵阳几乎成空城。他和同事各持一部对讲机,时刻保持联系,直到放水前夜才离开。孩子从废墟中重生,老人在残壁下救出,每一次按动快门都表达了人性关怀,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记录了中国人的精神!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距离战火不够近。”记者深入一线,与灾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记者许俊文在采访手记中这样写道:“余震来的时候,听到脚底下刺耳的轰鸣声,看到房顶上坠落的瓦砾,所有人都乱跑,我也害怕,可是我的职责就是记录下这可怕的瞬间,像军人一样冲在战场的最前沿!”

非常时期,特殊处理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不但让摄影记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检验,同时对编辑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版面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读者在注视着:不能一味地报道悲痛、哀伤和泪水,而是要用最快速的信息、最真实的画面,给人们带来感动和力量!后方编辑每天要收到前方记者传回的数量十分庞大的抗震救灾文字稿件和新闻图片,怎么办?编前会上,经值班总编和各版编辑统一思想:非常时期,特殊处理!编辑部门打破常规连续几天停掉其他版面,停掉一切广告,报头变黑,一版将前方传回的被埋地下124小时的幸存者获救照片由彩色变成黑白,头版与24版打通,中间编排摄影专版,用大版面彰显摄影魅力,增强视觉冲击力。用感人的瞬间直接穿入读者的心脑,让读者及时看到中国人民面对天灾,众志成城,举国倾力,战胜灾难的精彩画面。

延续近一个月的抗震救灾报道,从生命大营救到爱心奉献、重建家园,我们的报纸始终与灾区人民心相连。笔者看到国外媒体在评价中国抗震救灾报道时这样写道:面对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新闻媒体在整个报道过程中采取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方式。美国《纽约时报》称:信息铺天盖地,高级官员和救援人员快速作出反应,这与中国以前对唐山大地震的报道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灾难终将过去,生活仍将延续,我们的记者把瞬间凝固了下来,成为历史。这瞬间告诉人们:面对天灾,民痛国殇;面对天灾,众志成城;面对天灾,大爱无疆!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更不会忘记在抗震救灾中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华儿女!

(作者单位:大河报社)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