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一、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三、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学习活动主体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师的施教对象,还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课堂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主人呢?

1.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自身的认识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要靠学生自己学。教师可以把学习材料讲解给学生听、演示给学生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各种教学要求让学生记忆和操作,但是学生是否听、是否看、是否想、是否记却是另外一回事,学生是否听明白了、是否看得懂了、是否想得对了、是否记住了、是否会运用了,更是另外一回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听、看、想、记、做。教师施加的全部教学过程,只能通过学生个体自己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只能由学生个体自己积极主动地完成,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才能有效地把他们的目光、思想、注意力引到我们的教学内容去,以便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演剧、挂图、实物讨论、操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才会听我们讲、看我们做、想我们的问题、记住我们的要求、完成我们所给的任务,我们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才能取得事半倍功的效果。

2.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

学生和成人一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自尊心受到保护时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他进步;当自尊心受到损伤时,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其行为向教育者所要求的相反方向发展。日本有研究表明,在成绩差的学生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由于缺乏自信心造成的。而自信首先来源于自尊,如果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去保护学生的自尊,最终会将学生的自信给丢弃了。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教师应该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对待学习任务的自觉态度和造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被教师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看待时,他们才有可能产生主人翁感,才能形成对待学习任务的自觉态度和创造精神。小学生尽管年龄小,未成人,但是他们有权享受社会主义学校义务教育的幸福,他们有权得到人民教师的爱护和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民力、他们希望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的愿望,应该受到教师的尊重。小学生希望教师指导、帮助、鼓励他们学习,而不是用一些不尊重人格的语言和做法强迫他们学习。

记得在一堂公开课上,老师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轮到第三位同学时,“火车”突然停住了,半分钟过后,鸦雀无声的教室开始变为窃窃私语,许多同学已经举起小手抢着读这个生字,这位同学也开始渐渐脸红了。老师并没有按照我们平时的习惯让这位同学坐下,另请一位同学来读,而是指着下一个生字温和地说:“你能读后面的生字吗”?听到老师的话,这位同学的脸上有了一线解困的生机,她大声地准确地朗读下一个生字,于是“火车”继续前进。老师及时的帮助让学生挽回了面子,以至接下来的课堂中,这位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出丑而变得沉默、胆怯,而是和其他同学一样,积极举手回答老师后面的问题,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上完了这节课。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的,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位老师当时就请这位学生坐下,另请一名学生来读,或者说上这么一句偏激的话“你怎么接受能力这么慢,教了多少遍都不记得”,后果会怎样呢?也许这位学生从此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也许会让他心理产生“我是差生,不是学习的料”的阴影;从此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也许会变得更内向不合群等等。因为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把一个差生转变为一个优生,也因为老师一次错误的批评或一句偏激的话把一个好学生转变成一个坏学生,像这样的例子我们并不少见。有些老师会在一气之下,对学生的批评语句过重,让学生对其有了敌对的心理,以至过后给老师取花名,采用一些恶作剧来对待老师。我想学生对你已产生了怨恨感,他心里会愿意接受你上的课吗?

树要皮,人要脸。哪怕一个小小的小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在同伴面前都会力保完美,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帮助和鼓励。只有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有可能产生主人翁感,才有形成对待学习任务的自觉态度和创新精神。

3.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这个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师是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教师施教的目的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诸方面获得进步,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时,教师才有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也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离开了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泡影。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指导和调度。

我在执教《比尾巴》这篇课文的生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把六种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逐一学习每个生字后,边学边把这些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贴到相应的动物图片旁边。生字学完了,接下来便是检查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生字是否学得会、记得牢。我读出贴在黑板上的任意一个生字,请台下任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当“小老师”,把这个生字摘下,并教全班同学读。这样子轮流当着“小老师”,直到把贴在黑板上的生字摘完为止。在这个环节中,我全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自己坐到台下去当“小学生”。学生的情绪激昂,课堂活跃,小手纷纷举起。虽然我全权放手,但是活而不乱。坐在台下的我也被他们那种快乐的气氛渲染了,忍不住地举起手抢着当“小老师”。

小学生爱表现,谁都想着当“小老师”,为了能当上“小老师”,原本他不会读的字,他都会想办法去拼、去学、去问。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来,他们的目光、思想、注意力已经被引到我们的教学内容去,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消极变为积极,由厌学变为愿学、想学、要学,从而产生一种主人翁感的态度,我要努力把这些生字学好、学会,我才有资格当“小老师”。在这样民主、平等、快乐的氛围中,谁不想学好呢?因此,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的和任务。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仅要考虑为什么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角色和行为的转变,如果最终不能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所有这些方面的转变都是无意义的。在教和学的关系中,教是途径、手段、条件,而学才是目的和过程。教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来实现,并体现在学习效果之中。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学教程》《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