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坚持启发式教学,优化中学化学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坚持启发式教学,优化中学化学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启发式是一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观。它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谐地统一起来,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在首位,而教师的引导、启迪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诱因。下面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几种做法:

一 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认识结构的发展

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体系,抓准各类知识构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理出一条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脉络,付诸教学实践。如: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教材上是从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入手,随后介绍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这是采取从原子结构的本质到元素的性质的顺序剖析,以归纳出规律――元素周期律的方法。在教学中发现不少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笔者对教材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即先概括介绍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对学生来说易于接受,然后提出问题从化合价追溯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以及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揭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不仅降低了教材的难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启发性,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充分运用实验和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具启发学生思维,即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提出科学结论。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现象新奇等特点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化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优越性。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具提供的是最鲜明生动的形象,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提出实验目的――实验――观察――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得出结论。如高一化学关于SO42-检验,可以设计这样一组实验:取三支干净的试管,编上序号A、B、C,在A中加入SO32-、B中加入Ag+、C中加入SO42-,然后分别加入BaCI2和稀HNO3。

直观教学是借助各种教具、图表、模型等视觉教具或通过声像(视听)教材,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的感知,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和认识的有效途径。因为直观教具的生动直观,会给学生以有力的启示。

三 充分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启发学生思维

化学教材中有些章节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恰当地以生活的比喻引起学生的兴趣,运用联想开拓思路,启迪思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化学平衡是一动态平衡这一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以借助比喻:周末超市,刚开门的一段时间里,进去的人很多(比作正反应速率),出来的人很少(比作逆反应速率),所以超市的人越来越多。如果在同一时间内,进出人数相等,则超市总人数不再增多(比作混合物浓度恒定),这时就达到平衡状态。快停止营业时,进去的人少而出来的人多,超市内总人数逐渐减少,此时就处于不平衡状态。由此学生不难理解这一概念。

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是零散不系统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整理、归纳,这时对比这一方法能有效地使思维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促进思维的敏捷性。如各主族元素的学习,可从其代表物的原子结构、性质等方面进行对比归纳。

四 注重解题思路、技巧,启发学生思维

题海战术是多数教师的招式,这是一种高耗低效的劳动,如果能在习题教学中精讲,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习题:用1mol/L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多少?

该题用常规解题方法过程复杂,耗时较多。因此在讲完常规解法后,可以启发学生用元素守恒方法(碳元素守恒、钠元素守恒)快速求解。然后再将此题展开,问:如将CO2换成H2S或H3PO4,则溶液中含有什么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又是多少?

通过这样的习题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宽了解题的思路,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 合理设计认识阶梯,理清教材的逻辑关系,启发学生思维

对于理论性或其本概念的教学,有时难以运用实验或其他直观手段来揭示有关知识的含义,这时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妥善地理清教材内容逻辑关系,为学生学习设计认识阶梯,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的认识循序获得发展。如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从初中阶段的“物质得氧、失氧”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进而深入到“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认识逐步深化,而且是通过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由表及里完成的。学生把握了这些典型例证,再结合实例,分析、研究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对偏移”的情况也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这就不困难了。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几点体会。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对比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