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因生成而美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预设与生成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而出现的新理念,是课改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成为课堂上教师们不懈追求的境界。

预设和生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预设是计划,生成则是教师在执行计划中的变化。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不断交汇碰撞所产生的创造机会,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学生情感与认识的升华。

【案例一】《圆的周长》教学片断

师:(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谁来说说测量的结果?

师:(发现一个学生还在摆弄圆片)××同学,测量好了吗?

生1:老师,我没有尺子,只有三角板,不能使圆片滚动一周,测量不出圆的周长。

师(灵机一动,感觉这是好时机):哦,三角板不够长。同学们,大家能帮帮他吗?

生2:我把尺子借给他。

师:不借尺子,有其他办法吗?

生3:可以量两次。当圆片滚动到三角板刻度终点时,先在圆周上做个记号,然后再从0刻度开始量,把两次量的结果加起来就可以了。

师:这个办法不错。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可以把圆片对折,再在三角板上滚动,把滚动得到的长度乘2就可以了。

生5:还可以把圆片对折再对折,把结果乘4。

师:这种方法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这种方法不用在圆周上做记号,既快又准确。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肯动脑筋,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

很显然,“三角尺不够长”在教师的教学预设之外,出现这样的状况教师没有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巧妙地地进行了引导:“大家可以帮帮他吗?”“不借尺子,你有其他方法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通过这样的层层设问,把握时机,冷静思考,正确判断,适当调整预定计划,巧妙地进行启发引导,把积极的因素加以深化利用,把消极因素加以正确引导,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案例二】《梯形的面积》教学片断

在作了一番铺垫后: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那么我们新学习的梯形的面积应如何计算呢?(师话音未落,一生急忙说)

生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爸告诉我的。

师:那么梯形的面积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呢?你知道吗?

生1:(挠了挠头,说)它和平行四边形相似,应该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来研究吧?(口气不是很肯定)

师:不失为一个好思路。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想法?

生2:我认为它更像一个三角形,所以用研究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或许更好些!

生3:我认为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研究更好些。

……

师:到底应该怎样研究呢?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们就亲自来转化试一试吧!

学生兴趣盎然,动手操作,讨论,很快地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

这样的教学意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急于表现,打破了教师的教学预设,面对这样的现象,采取回避是不合适的,而应该选择面对。本节课教师正是利用了这一生成资源,使梯形面积的探索更深入,更精彩!

教学中,成功的生成是需要教师的敏锐和机智的,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奇思妙想和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或挖掘、或讨论、或合作,见机行事,因势利导,加上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和课中的巧妙引导,就一定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使课堂教学因为“生成”而美丽

(作者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