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周星莲的“一鼻孔出气”之论随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周星莲的“一鼻孔出气”之论随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临帖时要好好体会古人的笔势与自己的用笔习惯,两者契合了才是最有效的学书途径。

关键词:一鼻孔出气;笔势;临帖;创作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44-01

初识周星莲,缘于偶尔翻到的一篇书论:

名家作书,只是一鼻孔出气。赵集贤云:书法随时变迁,用笔千古不易,古人得佳帖数行,专心学之,便能名家。据此似与余前说博观之义相戾,殊不知由一贯万,由万会一,总是一个道理。所谓千古不易者,要在善于弄翰磬控纵,送锋芒不顿,如庖丁解牛,批却导,迎刃而解;即所谓其中非尔力也。不明此旨,无论博搜约取,茫无把鼻。谚云:见一个菩萨磕一个头,不免终身为门外汉耳。

当时即便觉此君慧眼独具,言辞风趣而又精到,米芾之“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词”与此君最为恰当。

“一鼻孔出气”颇可玩味。余尝以为古人学书状态异于今人:古人生而用毛笔,幼儿习字、与人信札、写诗作文无不如此,即古人先学会拿毛笔写字,尔后纵览诸家法帖,丰富自我;而今人学书多半路出家,初始便要“合与古人”,全然不顾自己之习性,有人而无我,自以为“融汇众家之长”方能名家。此等之人只知描画,不知“写”字之贵也。“一鼻孔出气”者,临摹古人时保持自己之笔势“拿”自己所需,笔势不变、体式不变而结构日丰、笔法日精是也。

所引“用笔千古不易”一句旨在阐释“一鼻孔出气”而成名家者在于懂得“由一贯万、由万会一”之理,即“古人得佳帖数行,专心学之,便能名家”。先贤法帖多藏于少数人之手,古人见识有限而胆识过人,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我辈眼福,所见法帖远超历史上任何一朝,如不懂得“一鼻孔出气”之理,取法越多收效越微,即“见一个菩萨磕一个头,不免终身为门外汉耳。”明代董其昌虽睹大量晋唐墨迹,而临帖无不掺有己意,他学颜真卿取其清劲谨严去其丰腴匀稳,临米芾取其虚灵沉着而遗其跳宕痛快,淡、秀、润、韵贯穿始终;王铎无缘亲睹名家墨迹只在刻帖中求生计,他不求笔法精妙,而在于提炼强化自家面貌,也学米芾而喜其“纵横飘忽”、“不规规模拟”、“洒脱自得,解脱二王”,“飞飞腾跳掷”、“墨气淋漓”是其所求也;今有某“名家”剖析二王不可不谓不精,临摹《兰亭》如灯取影,不爽丝毫,仿二王手札“创作”几可乱真,若离开“二王”便信笔涂抹,不足观,其仿古之作“虽略得其波磔往来之迹,不过优孟衣冠,登场傀儡”罢了。

周君又言:

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帖为百代书法模楷,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欧颜大、小字皆方;虞书则大、小皆圆;褚书则大字用方,小字用圆。究竟方圆,仍是并用。以结构言之,则体方而用圆;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又晋人体势多扁,唐人体势多长,合晋、唐观之,惟右军、鲁公无长扁之偏,而为方圆之极则。

其中“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一句仍为“一鼻孔出气”作解,方圆之论观傅山、张瑞图之书自可明了。然“方圆”之貌不仅在于皮相,此为是论高妙之处也,极富辩证之思,并举“结构”、“转束”、“笔质”三方面述之,角度不同“方圆”所指亦不同,一圆一方皆可寓于一人。

执笔之法,始先择笔之相近者仿之,逮步伐点画稍有合处,即宜纵览诸家法帖,辨其同异,审其出入,融会而贯通之,酝酿之久,自成一家面目。否则刻舟求剑,依样葫芦,米海岳所谓奴书是也。古人作书,遗貌取神。今人作书,貌合神离。其间相去之远,岂可以道里计哉?

“执笔之法,始先择笔之相近者仿之”一句点到实处,当为初学书者所谨记!唐人张旭认为书法创作要想“齐于古人”先决条件“妙在执笔”。执笔之要可见一斑。何谓“笔之相近者”?余以为此处之“笔”乃“笔势”也。势者,运力使笔在字中行也。字无常形,运笔造意,下笔手段便成为书法之要害,唐人张怀称之为“触变成态”。如何用力下笔便是取势,具体而言,笔锋入纸角度与力度、入纸后方向的调整方向皆因人而异,亦即前文所述“方圆”各殊,寻求“与自己相近的笔势”便是找到与自己“同一鼻孔出气”之古人。“稍有合处”为古代名家不传之秘,与前论 “得其大意”对应。“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乃临书之要诀也。颜真卿有颜真卿之见识境遇,坡有坡之血肉筋骨,所书当不会完全“相合”,所以“得其大意”即可。“辨其同异,审其出入”为“纵览诸家法帖”之法也。二王一系师之者众,殊不论赵孟、董其昌、米芾、王铎风格各异,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之摹《兰亭》亦不尽相同。志于学二王一系者当辩其优劣得失,或合于己处师之――“遗貌取神是”也;否则背己之笔势强摹之,钞帖画帖者“貌合神离”,则为书奴也。

恩师于明诠先生曾说“古人的书法在古人的心里,今人的书法在古人的碑帖里”,石涛亦曾疾呼“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一头地也!”何为古人,何为我?临帖时眼中有古人心中有我,创作时心中有古人而又不拘泥于某一家古人,“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矣!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