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比热容概念意义建构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比热容概念意义建构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把一些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加以概括而形成的.纵观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概念本身都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步生成、廓清和发展的,与科学探究有着“天生而必然”的联系.探究过程就是实现概念意义建构最适宜的“学习情境”,在探究活动中建构概念是最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实践表明,机械地灌输概念是低效的、徒劳的.所以可以将概念教学与科学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概念教学.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比热容教学中尝试探究式概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最复杂的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即比值Q/mΔt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这是人教版新教材给比热容的定义.它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物质的比热容大,它的吸热能力强;反之,它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学生难以理解的是,比热容是比值Q/mΔt,怎么又与Q、m、Δt无关?要让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障碍,除了完成教材上的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还必须增加探究“加热某种物质时,吸收的热量Q与质量m、升高的温度Δt的定量关系”.热量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温度的变化更易引起人的关注,笔者设计的探究课题“加热物质时,升高的温度Δt与什么因素有关?”,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因果逻辑关系更合理(吸热是因,温升是果),实验也更好操作(使物质升高一定的温度,在操作上较困难).以下是笔者设计的以实验为突破口,以比热容概念意义建构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过程.

1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合理猜想

问题1:加热一壶水,加热时间越长,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水温升得越高.猜想一下,水温升高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与吸收的热量有关.

问题2:加热半壶水和满壶水,哪壶水先开?加热相同的时间,哪壶水水温升得高一些?猜想一下,水温升高的多少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半壶水,与质量有关.

问题3.加热等质量的一锅水和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油升高的温度会相同吗?哪一个温升较高?猜想一下,加热物质时,物质温度升高的多少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不相同,油,与物质种类有关.

2引导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2.1明确研究方法

师:探究加热物质时,物质温度升高的多少与吸收的热量、质量、物质种类的关系,要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2.2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师:完成探究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生:温度、质量、吸收的热量.

师:热量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测量,有什么方法可以间接测量?

生: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测加热时间可以间接代替吸收的热量.

师:实验室有酒精灯、量热器可以用来加热,展示量热器的电热丝,在酒精灯和量热器中你们准备选择哪一个?依据是什么?

生:酒精灯(学生对量热器不熟悉).

师:酒精灯加热时火焰的大小会变化,不能保证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要保证两个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比较困难.量热器的电热丝在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选择量热器更好.

师:你们准备选择加热什么物质?依据是什么?

生:水、沙子、油.常见,容易得到.

师:不错.煤油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时,升温明显,老师准备了水、煤油.

师:怎么获取一定质量的水、煤油?

生:用天平、烧杯称量.

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生:先根据V=m/ρ算出一定质量的水、煤油的体积,再用量筒量取.

师: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为了精确测量,老师选择分度值是0.1 ℃的精密水银温度计.

2.3引导学生根据选择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

说明:“探究加热物质时,物质温度升高的多少与吸收的热量、质量、物质种类的关系”是初中物理实验难度比较大的实验,该实验涉及三个变量的控制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了研究方法,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根据选择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情、进度,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根据选择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然后选择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也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根据选择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教师适时点拨(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学生再尝试,最后教师给出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这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才能提高.根据学情、进度、教学资源,实验探究可以分组也可以演示.

3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教学电源、量热器2个、温度计2支、量筒、导线若干、停表、水、煤油.

实验步骤:1.在量热器中加入80 g水,然后接上教学电源,电源拨到6 V档,闭合开关,分别加热1、2、3分钟,测量水的初温、末温,算出水温升高的度数.

2.先后在量热器中加入120、160 g水,加热1分钟,测量水的初温、末温,算出水温升高的度数.

3.在另一同规格量热器中加入80 g煤油,加热1分钟,测量煤油的初温、末温,算出煤油温度升高的度数.

表1

次数物质质量m/g初温/℃加热时间/min末温/℃温升/℃

1水8019.2120.91.7

2水8019.2222.63.4

3水8019.2324.25

4水12022.81241.2

5水16023.11240.9

6煤油8021124.43.4

4引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观察、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分析比较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一定质量的水,吸热升温,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的热量Q成正比.

生2:分析比较1、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不同质量的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Δt与质量m成反比.

生3:分析比较1、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水和煤油,在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Δt不同.

师:大量实验表明,上述结论也可以推广到其它物质.

5引导意义建构比热容概念

师:加热某种物质时,物质的质量m越大,升高的温度越高,需要吸收的热量Q越多.假设加热1分钟吸收的热量是Q,则加热2、3分钟吸收的热量分别是2Q、3Q,分析比较1、2、3、4、5次实验数据有

Q80×1.7≈2Q80×3.4≈3Q80×5≈Q120×1.2≈Q160×0.9,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同种物质,比值Q/mΔt是一定的,并且跟Q、m、Δt无关.分析比较1、2、3、4、5次和第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物质,比值Q/mΔt不同.大量实验表明,比值Q/mΔt由物质自身性质决定,物质不同,这个比值一般不同,并且这个比值(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反映了物质的吸热能力,比值大,吸热能力强;比值小,吸热能力弱.因此,比值Q/mΔt反映了物质自身的一种热学性质,物理学中就引入比热容c=Q/mΔt反映物质的这种性质.Q/mΔt是比热容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

说明:学生很难发现,同种物质,Q/mΔt是一定的,并且跟Q、m、Δt无关.不同的物质,Q/mΔt不同.但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意义建构了比热容的概念就是最大的成功.比热容概念意义建构后,吸热、放热公式Q=cmΔt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