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子的大局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的大局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局观,原本是围棋术语,指棋手对全局形势进行全面分析、观察的能力。放在当下,通俗地说就是不以小胜小负动心,关注整体局面,凡事长远考虑,以得与失的辩证关系看待问题。无论在哪个行业,有大局观的人一般都是团队的灵魂人物,能够决定集体的未来。本篇,请让我们穿越时空,从孔子的言行中管窥他的大局智慧。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某一个鲁国人流落在异国他乡,为生活所迫,做了奴婢、臣仆,失身无助,若有人解囊相助,帮他赎身回国,那么,这位救助者可以到国库中取回所花费的钱财。

从这条法律规定,我们可以读出四点内容:

一、鲁国的当政者、法律制定者,懂得关怀鲁国的臣民,尤其关怀那些流落在外国的贫穷子民,不愿他们受苦、受屈辱,希望救助他们回国;二、法律鼓励人们去救助自己的同胞――你救了同胞,不会有经济损失,可以得到国家的补偿;三、国家既关怀受难者,也关怀帮助他人的救助者――你大胆地去帮助人、救助人吧,有了国家的支持和保障,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四、这条法律,有助于形成一种社会风尚――互相关怀,你关怀他人,我也关怀你。

好,这里有一个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复姓端木,名赐。也叫子贡,他恐怕是那个时代最早的企业家和经商者了。他到国外去,把一个鲁国人赎了回来。但是他可能出于“做好事不留名”,也可能是“施恩不图报”的道德观念影响了他,没有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去做,他放弃了从国库中取回自己所花资财的法律权利。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很不以为然,公然批评了他的好学生子贡。

孔子说:“子贡在这件事上做得不好啊。圣贤之人所做的事,应该是推动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应该是对普通老百姓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而不仅仅是成就个人的美德。现在鲁国人,富有的人少,贫困的人多(有能力像子贡那样去救助别人的人,不会很多),如果子贡出钱出力赎回了自己的同胞以后,再去国库取回自己所花去的钱,这对他本人的道德,并没有什么损害,而他不去取那份赎金,那么以后就再不会有人去赎回自己的同胞了。这条法律,岂不失去了它的意义?”

还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路,在途中救了一个落水者。被救的人上岸后,送给子路一头牛,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子路接受了对方这份礼物。孔子得知后高兴地说:“子路做得对,以后,鲁国搭救落水者的人,就会更多了。”

这两则故事,记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其文不长,录之于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大局观。他不是着眼于个人的道德完成,而是着力于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培育。对个别人而言,钱是小事,不为钱、不为图报而做好事,这是一种高尚情操,一种道德风范,但是,对广大的普通人而言,他们资源不多,老本不厚,做好事必然要付出代价,要花成本,能有多少余力去做好事呢?如果享受法律的保障,做好事、得补偿,那么做好事的人,就会多起来,就会成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社会风尚。

养成了大家都做好事的社会公德,比一个人做好事,哪一个社会效益更大呢?孔子批评“赐失之矣”,失在何处?孔子所说的“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其意何在?其实并不好懂啊。先前说过一句话:“计利当计天下利。”我们讲功利,讲效益最大化,并没有错。但法律规范、道德维护、伦理彰显,是天下之利也。子贡“来而让,不取其金”,是个人的道德思考,而孔子作出批评的,正是全社会的思考,正是天下之利。

所以,孔子对子贡的“做好事,不图报”,表示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