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稻干尖线虫病与稻苞虫防治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干尖线虫病与稻苞虫防治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稻干尖线虫病又称干尖病、白尖病,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30%以上。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有些农民误认为是水稻品种种性退化,由于此病害随种子调运传播,会影响种子市场正常运作,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经种子传播引起的水稻病害,一般减产可达10%~30%,从病症、病原、发病特点、发病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其中药剂浸种是有效的办法。而稻苞虫,俗称结苞虫、苞叶虫。以幼虫结丝卷叶作苞,躲藏其中,取食叶片,被害稻叶成缺刻,严重的叶片全被吃光,对产量影响很大。

一、水稻干尖线虫病

1、发病特点

以幼虫或成虫潜伏在谷粒颖壳中越冬。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成虫、幼虫在谷粒颖壳中越冬,在干燥的谷粒中能存活3年,在水中或土壤仅仅能存活30d,当浸种催芽时,病种子内线虫复苏,游离于水中,遇到幼芽,从芽鞘缝隙中侵入,也可由病苗传到健苗上附于生长点、叶芽及新生嫩叶尖端的细胞外,以吻针刺入细胞吸食汁液,致被害叶形成干尖。线虫在稻株体内生长发育并繁殖,随稻株生长,逐渐向上移动,侵入穗原基。孕穗期线虫大量集中在幼穗颖壳内外,造成穗粒带虫。线虫在稻株内约繁殖1~2代。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靠灌溉水传播,扩大为害,土壤不能传病,随稻种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2、发病条件

水稻干尖线虫的发生主要与品种的抗病性和土壤温湿度条件有关。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干尖线虫的抗性存在差异,感病品种可比抗病品种减产10%~20%。水稻干尖线虫只能由种子携带其活性虫体,在土壤中不能越冬,不能侵染水稻根部。水稻干尖线虫侵染水稻幼苗的能力在淹水的土壤中比湿土中强,高温下生长的植株比阴暗处的植株受害重,但在高温下植株的籽粒中线虫数量较少,与线虫前期繁殖发育对温度的适应及后期对湿度的要求有关。

3、防治方法

线虫可以借雨水和流水传播,但是其传播距离有限,所以对该病防治的关键是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调运种子时必须严格检疫,病区要注意选无病田留种并进行种子处理。

3.1加强植物检疫

严格进行长期产地检疫,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在水稻繁种田收获前必须进行产地检疫,种子田如果发现病株,该田种子必须报废,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选留无病种子播种,防止水稻干尖线虫随着种子调运传播。

3.2栽培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的重要措施。病区稻壳不作育秧隔离层和育苗床面覆盖物,育苗田远离脱谷场。繁种发现有病株不能留种用。科学排灌,防止大水漫灌、串灌,减少线虫随水流传播。

3.3清除病源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稻草不露置堆放,用作堆肥原料时,一定要充分腐熟。

4、注意事项

4.1施用克线磷时,应避免药剂与皮肤接触,操作时不可饮水、吃东西或吸烟。施药完毕后,应用肥皂水清洗手、面部及接触过药剂的部位。如不慎引起中毒,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及出汗等症状时,应立即请医生诊治。施药后6周内,勿让家禽和家畜进入处理区。

4.2在用浸种灵和线菌清浸种过程中,要避免光照,应勤搅动。南方地区因温度较高,可适当缩短浸种时间。

4.3用温汤或药剂浸种时,发芽势有降低的趋势,如直播易引致烂种或烂秧,故需催好芽。

4.4药剂浸种时加水量不宜过大,要保证药液浓度,种子量和药量要合理配比,药剂浸种时间要充足。

二、稻苞虫防治方法

1、发病条件:自水稻移栽后,雨日多,露雾重,田间湿度大,气温一直在20-28℃;另据气象资料表明,六月平均气温24.5℃-25.5℃,月总降水量170-220毫米;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气温正常,降水正常略偏多,有利于稻苞虫的繁殖危害。

2、防治方法:一般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对此虫也有效,故常可兼治。若发生量较大,需单独防治时,对3龄前幼虫,每亩每次可用18%杀虫双水剂100-150克喷雾,或用2.5%甲敌粉2-2.5千克喷粉;3龄后幼虫,可用90%敌百虫100-150克,或50%杀螟松乳油100克,或50%辛硫磷100克加水50-60升喷雾。也可用B.t.乳剂每亩200克对水50升喷雾防治。由于稻苞虫晚上取食或换苞,故在下午4点以后施药效果较好。施药其内,田间最好留有浅水层。

(作者单位:155802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