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程氏止嗽散的临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程氏止嗽散的临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患者,女,53岁,下岗工人,2007年3月29日初诊。

外出回家后洗澡受凉,自觉畏寒怕冷,头胀头痛,四肢无力,自服生姜茶后,稍有减轻。翌日,咽痒咳嗽,咳痰量少,时过数日,咳嗽不瘥,即来我处就疹。症见:面色苍黄,精神不振,时时干咳,怕冷,纳差口淡,脉濡细,舌淡苔薄白。证属祛除表邪,肺气失宣,治宜清肺疏表,利咽止咳,方选程氏止嗽散加味。荆芥5g,百部10g,桔梗6g,白前10g,炙紫菀10g,炙款冬10g,陈皮5g,炙甘草5g,服3剂。药后咳嗽、咽痒明显减轻,即以前方去荆芥,加防风5g,黄芪30g,白术10g,7剂以善后调治。7天后告之,已无咳嗽。

学生 所用止嗽散本是散剂,散者散也,有发散解表之用,而现常制成汤剂应用,其效果会怎样呢?

老师 散者散也,确有解表发散之用。组方上有解表散寒之荆芥,应该用散剂为妥,而且程氏原来也是以散剂行世,故名止嗽散。改为汤剂之后,其临床效果并不亚于散剂,而且还胜于散剂,即中医所谓汤者荡也!有荡涤外邪之意,比散剂更猛烈更迅速,所以凡外感风寒之邪,即宜速祛其邪,用汤剂药简效宏。

学生 程氏《医学心悟・咳嗽》所载止嗽散:“治诸般咳嗽。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2斤,甘草(炒)12两,陈皮(水洗去白)1斤。共为末,每剂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那么,现在用此方时,如何调整药量呢?

老师 程氏所载的比例和操作方法当今仍适用,若要制散应用即可照法选用。其中有关剂量作如下说明:2斤即现在1kg,12两即按旧制16两为1市斤计,即现在375g。3钱(即1钱为3.125g)约为现在10g。

学生 止嗽散可治“诸般咳嗽”。是否所有咳嗽都可用此方,如何应用此方,请老师详释之。

老师 要用止嗽散治“诸般咳嗽”关键是随症加减,辨证用方。若单用此方,主要用于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而轻微咳嗽者。风寒感冒初起在1~3天内,有咳嗽者。一般咳嗽有5个症状特点:一咽痒,二干咳,三痰少而自,四无气喘,五微畏风寒。其治疗机制,宣散寒邪,清肺止咳,清咽利喉。其治疗要法,初治必须散邪,又不可过散,不散则邪不除,过散则肺气必虚。遣方用药宜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又可启门逐寇,故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咳嗽得止。

若要治疗诸般咳嗽,应在止嗽散基础上,加减应用。在程氏书中记载:肺虚,宜调和肺气,兼用人参胡桃汤(人参、胡桃、生姜);脾虚,汗多食少,兼用五味异功散加桔梗(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桔梗);暑伤肺气,口渴、心烦、尿赤者,宜加黄连、黄芩、花粉;湿胜痰多者,宜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燥火刑金,干咳无痰者,宜加瓜蒌、贝母、知母、柏子仁;咳而唾血,宜加止血、凉血、活血之品,如荆芥炭、炒藕节、白及、丹皮炭之属。

我用止嗽散除遵行程氏之法外,主要用于慢性咳嗽,即一般所指的支气管炎及老慢支,尤宜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初起即原方套用,基本用药不变,以散为汤。若咽痒甚者,加射干10g,牛蒡子10g,蝉衣5g;伴局部咽痛者,加野荞麦根30g,玄参10g;伴咽干而燥者,加北沙参10g,罗汉果10g。胖大海(代茶);干咳无痰者,加天门冬、麦门冬各10g,天花粉10g,川贝母5g:痰少而白者,加生姜3~5片,或用干姜5g,茯苓10g;畏寒恶风者,加苏叶10g,生姜3片,夏日加香薷10g,六一散(包)10g。

学生 止嗽散是治疗喉源性咳嗽、感冒初起咳嗽的效方,但本方用药只7味,请老师释方,以揭其精髓。

老师 止嗽散组方思路十分清晰。一散寒解表:荆芥、白前;二利咽止咳:桔梗、甘草;三宣肺止咳:紫菀、百部、陈皮。病邪为风寒之邪,病位在肺(咽)。荆芥,祛风散寒,配白前宣肺止咳:陈皮、甘草健脾化痰,和胃化湿,以除生痰之源:桔梗、甘草利咽止咳,化咽喉之痰而止咽痒。方中7味药,不是重复叠加,而是一药双用或多用,如甘草与桔梗以利咽止咳,配陈皮以健脾止咳,与百部以润肺止咳。单味百部熬膏或配甘草、白蜜制成百部膏以疗各种慢性咳嗽。

学生 止嗽散为治咳嗽的首选方剂,是否其他的止咳方剂就不必去记呢?

老师 止嗽散含有多种止嗽方剂的含义和药法,我们要灵活变通,随症加减,不能死守一方,墨守成规而致“有方不如无方”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