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麦肯锡调查:亚洲CEO看在华从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麦肯锡调查:亚洲CEO看在华从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本文是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研究院针对全球各大公司的亚洲区ceo进行的一次调查。尽管目前在中国经营业务或者进行对华贸易的公司不到三分之二,但绝大部分被调查者相信所在公司会在未来五年内来华从商。被调查者指出了威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些潜在因素,不过许多人认为,即便这些问题短期内得不到充分解决,公司收入也基本上不会受影响。

中国市场

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问卷报告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业务,有大约30%的公司与中国开展了贸易往来(图1)。超过一半的公司从中国赚取收入。其中年收入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三分之二目前在华开展业务,81%从中国赚取收入。有意思的是,当许多公司正在评估他们在中国的业务集中度是否太高时,仅有14%的被调查者表示所在企业在华拥有一个或多个制造工厂、服务设备或者零售店。即便是对与服务企业相对的生产性企业而言,这项数据也仅仅达到21%。

CEO们表示,这种对中国经济参与度不太高的状况不会持续太久。总的说来,超过九成的应答者预计所在公司未来五年会在华从事某种形式的商业活动。CEO们认为公司在华增长的关键在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有7%的人表示公司目前在华销售商品和服务;所有应答者中有34%,或者无对华收入公司中43%的人预计,公司未来五年会在华开展销售业务(图2)。CEO们认为对中国经济的参与确实是不可避免的:83%的应答者预计公司在五年内开展对华业务,尽管他们认为充分解决威胁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还不大可能。

作为竞争者的中国

中国的本土企业被视作强大的、但不是压倒性的竞争对手。大部分应答者认为竞争的基础在于中国企业享有的低成本优势(图3)。这也许就能够解释为什么27%的生产性企业认为中国本土企业比大部分外国企业要强或强很多,而与此同时只有11%的服务型企业持有同样的观点。(实际上,有27%的服务型企业认为他们的中国对手比大部分外企要弱――尽管他们也更倾向于赞成竞争的基础在于低成本而不是其他因素。)

有趣的是,36%的在华CEO认为中国本土企业比大部分外企要弱,比其他国家应答者在该项上的选择比率要高很多。13%在华CEO也表示,即便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降为零,他们公司的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

威胁增长的因素

CEO们认识到了威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若干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图4)。他们认为相对环境因素而言,经济和社会因素要重要得多。例如,尽管有63%的应答者把污染当作阻碍增长的一个因素,但当被要求与经济和社会因素进行比较时,80%的人选择了后者。

在所有的因素中,污染是排在前五位的惟一的健康或环境因素。其他几个因素包括不断增加的收入失衡,商业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合格人才的短缺以及较弱的金融机构等。令人惊奇的是,在其他地区受到很大关注的一些因素,比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以及上涨的能源价格等,则很少得到被调查者的关注。

评估和处理威胁因素

当被问到中国应该对威胁其持续增长的因素做出多快的反应时,超过80%的CEO认为必须在未来五年着手处理这些问题。有60%认为中国“可能”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尽管认为“非常可能”的人只有12%(图5)。在中国的CEO们则最不乐观,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这些问题“可能”得到充分的解决。公司目前在华赚取收入但没有驻华办事处的CEO稍微乐观一些:69%的人认为中国“可能”有效地解决面临的威胁。

如果中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增长减速甚至停滞,那么会对这些公司产生什么影响呢?令人惊奇的回答是“几乎没有”。超过一半的应答者认为如果中国的GDP增长率在未来五年下降一半,本公司的收入不会受到影响;47%目前在华赚取收入的公司持有相同的观点。即便中国经济增长完全停止,有三分之一的应答者表示其公司的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而四分之一目前在华赚取收入的公司也表示赞同。

当被问及中国应当在哪个领域进行投入以吸引外国公司来华时,在“基础设施和后勤”方面加大投入成为CEO们的最大愿望。72%的CEO把这条作为除“教育和培训”、“共同管理”之外的优先考虑的选项。虽然收入失衡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但对“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以及“农村发展”的关注度仍然最低,即便在中国的CEO中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