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石榴又红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石榴又红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父亲热爱生活、充满情趣的生活态度;学习父亲为人真诚、质朴,慈爱、童真的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父亲无限的怀念与热爱。

3、认识作者通过细节刻画,把人物刻画得鲜活饱满的手法。

4、认识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父亲无限的怀念。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大屏幕“石榴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又红了》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请问,这个“又”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那么令“我”一往情深的仅仅是石榴吗?当然不是,更是偏爱石榴的父亲,是石榴里藏着的和父亲在一起快乐生活的美好时光。

出示大屏幕,认识“父亲”。知道图中的人物是谁吗?他就是文中的“父亲”――郑振铎。谁能读一读?

出示阅读提示,明确本节学习重点:

大屏幕出示内容:文章借物抒情,紧紧围绕“石榴”来讲故事,线索清晰;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塑造“父亲”的形象,细致而饱满。一边读课文,一边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两点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

二、探究发现、感悟交流:

(一)那么文章围绕“石榴”这条清晰的线索,主要讲了哪几个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74、75页思考。

2、指名汇报。同学回答后简要板书。

(二)学习第一个故事。

1、指名读文思考:“在这深情的回忆中,作者抓住哪些细节来描写父亲,从中你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2、读后分小组充分讨论汇报。

3、出示两段原文进行朗读品悟,可以看出我们内心怀有怎样的感情?

内容:(1)“这时,大约总是挑个星期天吧,父亲把所有的孩子叫来,院子里的小桌上摆满了各色糖果和一个个咧嘴在笑的红石榴。他和孩子们一起唱啊,跳哇,做各种好玩的游戏。”

(2)“每当石榴开花,大家就盼望父亲在一颗颗石榴果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眼巴巴地盼着‘石榴节’的到来。”

体会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然后指名读。(喜悦、期盼、热爱)

4、总结提问:请说出“父亲”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5、回读整个故事。

(三)是啊,“石榴节”给孩童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二个故事。

1、自由读文,问“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试着说一说。”

2、请同学们对刚才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讨论汇报补充。

3、老师也想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在这段回忆中,作者又抓住了哪些细节来描写父亲,从中你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大屏幕再次出现问题)

在学生汇报中适时地用大屏幕出示:“啊,充满着生活的温馨和诗一般情韵的往事啊!”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导朗读。

4、总结提问:在这里你又可以看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5、体会感情,指导学生带着向往、留恋、敬爱的感情分角色朗读这段文章。

6、仿句练习:

父亲爱孩子,你看他为那么多的小孩子精选石榴,并刻上他们的名字;父亲_______,你看他 。

(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慈爱、童心未泯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1958年10月,郑振铎先生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挚爱他的亲人们。消息传来,谁能相信这个噩耗?

1、找同学读第三个故事,体会其中蕴藏着怎样的情感?

2、引导学生抓住“然而”、“竟”、“永远”、“不忍”等词语体会“我们”的无限伤感与怀念之情。

3、石榴在而亲人不在,那是何等的惆怅与怀念啊。带着这种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

(五)多少年过去了,故乡的两棵石榴树我怎能忘记?老父亲的音容笑貌永远浮现在那一颗颗鲜红的石榴果上,对父亲的怀念也将日久弥新。

1、你认为本段主要描写什么内容?体会其中的感情,请你说出“哪里看出我的怀念、热爱之情?”

2、体会三个“思念”的好处。

2、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首尾呼应,结构上更完整,更能突出我对父亲的怀念、热爱之情。)

(六)小结:本文中,一个个精彩的细节,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从始至终没有离开过石榴。以石榴为线索,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刻画父亲的形象,读来感人至深。文章中借物抒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首尾呼应,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三、创新积累。

拓展练习:我们常说,睹物思人。一张贺卡、一支钢笔、一幅照片、一首歌曲……只要是它带有朋友、亲人的一丝痕迹,就可能使你想起一些往事,就可能有值得诉说的故事。

1、把你想到的和同学说一说。

2.把你想到的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