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及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民办高校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的角度切入,重点分析了其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思政课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 价值观 以人为本 思政课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43-0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如何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及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民办高校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理想信念教育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中最重要的环节

我们所说的理想信念教育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它是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科学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表现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上就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比较关注自我、功利色彩较浓。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而言,在价值观的选择和塑造上,存在一个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的过程。相比于公办院校的大学生,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体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他们把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当做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在个人目标的选择上,他们注重自我发展,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功利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很多大学生已经不再把理想主义的价值观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是将社会的认可、事业的成功、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目标。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原因的,基于高校教育资源竞争的压力,一些民办高校为了吸引好生源,维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竞争中获得或保持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专业技能的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些学生只是注重与将来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自身理想信念的树立和提升,对于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其未来就业乃至一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社会责任意识观念淡化。

因此,民办高校应在充分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基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独特的成长环境和就业压力,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尤其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和挖掘思政课教师“为学生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加强和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水平至关重要。

2 思政课教师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框架中,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民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教育主体的缺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体现在思政课教学中就是过多地强调教师教、忽略学生学,强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模仿者和接受者。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只是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它仅仅看成是掌握理性知识的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沟通,这样的教育很难真正的深入学生内心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更不可能达到民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真正目的。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健康成长。通过多年来和学生的接触还有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学生来说,其实除了学习上的困惑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困扰他们的、在他们看来很严重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未来就业、情感困扰等等。太多太多的矛盾让他们无所适从,爱情与事业、学习与工作,理智与情感……而这些问题虽然有的课程也能多少涉及一些,可是依靠仅有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可是这些问题又很重要,不解决是不行的。所以教师应多利用课堂和课下的时间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尽自己所能地为他们解决、帮助他们疏导。毕竟除了传授知识之外,爱,关心,尊重,也是一名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东西。正所谓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有的学生也许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可是并不代表他们不懂得做人,不懂得感情,不懂得感恩。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好,理想信念教育也罢,说穿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好任何一种学问的前提都是要先学会做人。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可是不能没有教养,没有素质,教师的每一次言传身教都会为学生传递着无限正能量,不管为学生付出多少,不管占用了多少个人时间,看到学生一天天的长大、成熟、懂事,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所在。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通过“亲其师而信其道”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不再排斥,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景峰,吴金铎.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问题[J].现代交际,2012(11).

[2] 李海峰,王元莉,张慧文,等.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6(1).

[3] 宋艳华.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调查与思考:上海实证[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6).

[4] 李淑贞.浅谈对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J].福建理论学习,2000(2).

[5] 王淑莉,赵友卯,许美华.现状与对策: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