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繁华中的静谧――香港湿地公园见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繁华中的静谧――香港湿地公园见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大多数人眼中,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时尚都市,摩天大楼鳞次栉比,还有着“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种种美誉。有人曾开玩笑说:“走在香港的大街上,看到最多的依次是人、商店和餐厅。”实际上,在繁华都市的身旁,还有一片世界著名的湿地,即香港米埔―后海湾拉姆萨尔公约湿地(以下称“米埔―后海湾湿地”)。这片湿地位于新界,总面积达1500公顷,里面有着大面积的红树林、滩涂,是鸟类觅食和栖息的重要场所。出于生态保育的需求,米埔湿地保护区不对普通公众开放。但是,为了使香港市民能够接近湿地,与米埔―后海湾湿地毗邻的香港湿地公园,则面向普通公众。香港湿地公园不仅充当米埔―后海湾湿地的生态缓冲区,而且也是开展环保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积极推行、实践《拉姆萨尔公约》(又称《湿地公约》)所要求的“合理利用”理念。

偿还湿地给市民

20世纪80年代后期,香港政府为城市发展寻求土地资源,在新界天水围这个地方找到了一块地,发展了天水围新市镇,容纳20余万居民。城市的扩张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为此,香港政府对包括米埔―后海湾湿地在内的天水围一带进行了环境评估,提出在天水围北部建造一个面积约60公顷的生态缓冲区,以补偿损失的自然生态环境。经过近十年的可行性研究,香港政府于1999年确定在这里建设一个湿地景点,一来用以补偿建造天水围新市镇而失去的湿地,二来作为米埔―后海湾湿地的缓冲区,并适度保持分隔。

历经数年的设计与施工,香港湿地公园最终于2005年5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公园在开展湿地生态保护教育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切合文娱需求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开放第一年,公园接待观众就达120万人次,而当初的设计容纳量仅50万人次!

场馆设计藏环保

游客中心是公众进入湿地公园的必经之处。该中心是一座两层高的建筑,占地面积10 000 平方米,由香港建筑署设计,设计中很好地坚持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在空间设计方面,建筑、天和水被有机地连接,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并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拒之门外。从展馆入口看游客中心的外观,就像是一座坡度很缓的绿色山丘,参观者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屋顶草坡上漫步。这一巧妙的设计,不仅把建筑物融入了景观,还提高了建筑能源的使用效率,强化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凭其优秀的设计,香港湿地公园的建筑获得了城市土地研学会(Urban Land Institute)颁发的“2007年度亚太地区卓越奖”。此类建筑设计已成为一种趋势,比如长江口科技馆,在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还有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都运用了这一理念。其中,加州科学院的建筑曾获“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白金奖”(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Platinum,LEED)。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也采用了绿化的方式调节室内温度,其屋顶园林设计――“新九州清晏”在炎热的夏季使室内温度降低了5~7℃!

在游客中心大厅,仔细观察墙面还会发现,一些混凝土预制板竟被“裸”地暴露在观众面前。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装饰工程中油漆、涂料等污染物的使用量。尽管大面积预制板,但并不影响展馆大厅的整体效果,相反,与灰色装饰铝板的有机结合,反而营造出了庄重的氛围。

“提供教育机会和加强市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是香港湿地公园的重要使命。为此,公园设计了各种形式,也布置了不少场所。在湿地公园内的各展示场馆中,规模最大的依然是游客中心,也是科普展示的重要区域。游客中心共设有五个展览区域,面积小的有250平方米,大的有1,200平方米,分别展出有关生物多样性、文明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等专题。尽管游客中心的展馆开放于不久的2006年,算得上是个现代场馆,但展示并未像当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那样大规模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而是以静态展示为主,展品和环境设计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多数观众进入展馆后会不由自主地降低声音、放缓脚步,进入到仔细观看和静心思考的状态。这样的设计也提示观众:这里远离尘嚣,并不需要人工的声音,在这自然环境中,人类需要做的仅仅是仔细观看,静心聆听和潜心思考。

当然,香港湿地公园的主体是室外湿地景观,这些景观被规划成不同的主题区,并分别在其中设置了一些建筑小品,使之也成为展览的重要场所。在建筑小品里不会有长篇大论,而代之以简洁的形式,让观众在短暂休憩时能整理思路,为下面的参观行程做好准备。

户外公园亲自然

人造湿地是湿地公园的主体,大都是沼泽或户外公园。整个湿地公园占地达61公顷,这些人造湿地就占了约60公顷。游客沿途能欣赏到不同的生态环境,例如湿地、林地、草地、鱼塘、芦苇床、红树林和泥滩。

刚一进入户外公园,默立在草丛中警示牌会这样提示游客:“雀鸟也有耳朵,请保持安静!”沿着蜿蜒小径前行,十几分钟后就进入了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核心区域过去曾是一片普通的湿地,经过细致的规划,形成了许多人造湿地,同时也成为许多水禽的栖息地。这里还营造了溪畔小道、演替之路、红树林浮桥等主题游览区,引导游客走进不同的生境,寻访各式各样的有趣生物。夏季,在“溪畔小道”,沿着河流上、中游,可以看到香港湍蛙、黑背尾等淡水湿地生物;“演替之路”则以湿地演替、生境变化为线索,移步换景,从水塘到沼泽,从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到湿地沼泽森林,遍览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时期的演化历程;在“红树林浮桥”上,两侧是各类常绿红树植物,脚下的弹涂鱼、招潮蟹和螺蛳,也各有适应环境之能事……

香港湿地公园采用全步道系统,其中的桥梁是穿越湿地沼泽的唯一方式。桥梁用木板铺设,与地面标高持平,下面则留有物种迁徙的廊道,以尽可能减少人类对物种生存的影响。

公园里的又一个亮点是“观鸟屋”,屋子依水塘或沼泽而建立。这种观鸟屋在鸟类保护区很常见,参观者通过幽长的篱笆通道方可进入,篱笆通道则由芦苇围成。小屋面向湿地的外墙其实就是一道道木栅栏,栅栏空隙留作观鸟。人在屋内,鸟在室外,互不打扰――而不像过去,人们为了观赏鸟类,喜欢把它们捉到笼子里去。

湿地城市两相宜

站在湿地旁,看到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倒映在池塘的表面,形成一幅静湿地与城市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尽管城市在对局部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从大范围甚至全球的角度看,城市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的一种方式,这是因为城市在最大程度上将人口聚集在了一起,有可能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作用的扩散。这或许是对《拉姆萨尔公约》中“合理利用”的另一种理解。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说过:“在21世纪,有两件事情对世界的影响最大,第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单从城镇人口的比例看,中国城市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9年的49.68%。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环境污染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人与自然环境发生了一定的隔离。如何做到城市与自然相融合,不仅取决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还取决于如何在城市中建设或保留一片可供休闲、思考的自然绿色。

(作者单位: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