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设疑:教学沟通的一种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设疑:教学沟通的一种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教学形式,无论是多么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问”始终是增进教学交流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文中,我所指的“设疑”并不是“课堂提问”而是“课堂提问”的预备,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前置环节。它的重要性,在新一轮课改中,更应该得到重新审视与定位,从而更利于实现教学沟通的优质化,使教与学浑然一体。本文是针对“设疑”过程,从“情感环境”、“创新环境”及“度”这三个视角进行论述的。

关键词:设疑;教学沟通;和谐的沟通情境;创新空间;度;童心;童趣;发明千千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问,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去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就是说应先有“巧问”,而后“求学”,才能“发明”的道理。但在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沟通的最常见的形式和主要手段已逐渐僵固,有的徒步具形式,有的甚至沦为一种仪式.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习惯地举手,教师点名,学生短促地回答,教师补充解释,下一个回题的提出…….。事实上,教师的提问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与合理的安排,不深加思索,跟着感觉走,偏离学生的学习实际与他们的志趣所在,盲目的提问,只会导致学生的无赖参与,漠然处之,甚至置之不理。这与提问应促进教学沟通的原意背道而驰。因此,“精心设疑切中肯綮”这一思想应该得到合理的定位,这也正是本文试图阐述的立意所在。

我所指的“设疑”并不是老师们所常谈常论的“课堂提问”,而是“课堂提问”的预备过程,是课堂教学前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复斟酎的一个潜期行为,是“设什么疑、怎样设疑、如何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解疑中来”等思考的集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设拟的每一个针对性疑问都是为了实现教学意图,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轻松地通关过卡而设计打造的一串钥匙。教学时,分为设问求答与反问自答两种基本形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处理,有的问题需要热情求答,有的则需要自问自答,有的甚至设而不用提,提而无须答。

我认为,成功的设疑是实现优质沟通的质量保证,它要求教师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都纳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全面预测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情实景,周密考察学生问题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环节,针对教学沟通中可能出现的“关”“卡”去设拟每一个疑问。并通过对所拟问题的开放性讨论,与学生一起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借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能够摸、爬、滚、打的探究天地,使他们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成为沟通与活动的主体,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教学相长。

因此,“设疑”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主要过程,是实现教学沟通的起点,更是教学沟通中需要重新审视的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沟通情境

拟情拟景,取材是非常主要的,《小猫钓鱼》的事故孩子们都很熟悉,“小猫看见蝴蝶飞来了,放下鱼杆,去抓蝴蝶;一会儿,小猫听到蜜蜂飞来了,又放下鱼杆,去抓蜜蜂……”故事中的“看”和“听”用得是否贴切?为什么?以此“疑”的设计作为研究《声现象》频率部分教学的切入点,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的说:“蝴蝶较大,蜜蜂较少”,有的说:“蝴蝶色彩鲜艳,而蜜蜂其貌不扬”等等。此时我作为他们中的普通一员,作为他们的坚强支持者与他们促膝交谈,细心指点,发动小组讨论,集体商议,使他们每人都能认识到:蝴蝶的翅膀振动较慢,声音频率在小猫的听觉范围以外,而蜜蜂的翅膀振动较快,声音在小猫的听觉范围以内这一结论,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

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海那特说,问题最好能引起几种回答。他把这种问题称为激发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课本上没有答案,一经提出,便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使学生对他们认为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而又弃之不甘的教学内容产生莫大的兴趣,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沟通来。例如《电磁感应》一节,我为学生的预习过程设计了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电磁继电器?它有什么作用?它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以此来敲击他们的思维之门。正因如此,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的说它可以当开关用,有的说它可以自动控制,有的说它可以让人避免危险等等,不一而足。在捕捉到他们的思维兴奋点之后,再精心讲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剖析其工作关键,着意引导的学生开放思维,进而提出预拟的问题:利用电磁继电器,你们能为身边常见的现象解决哪些问题?教室里先是一片沉寂,慢慢地,窃窃私语,接着是跃跃欲试,各执一词,面红耳赤,最后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将他们的杰作塞到我手里,瞪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三、替学生把握一个“度”

学生无论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维方式还是处事情感都显得十分稚嫩,无论是对日常现象的观察还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都还较为肤浅,因此,教师设疑时,替学生把握所拟问题的难度、梯度、发散度及其层次感与渐进性是理所当然的。问题太难,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势必导致他们的思维卡壳,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信心,放弃探求;问题太易,又会影响他们参与解疑的兴趣。如果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或是“游离学生参与的启而不发”,或是与认知规律脱节的“问倒难倒”学生等情况,徒具形式,均不能起到设疑应起的作用。

可见教师在设疑时,为了使教学沟通优质化,对所拟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经过精心处理,替学生把好关,掌好舵。使每一个“疑问”的提出要如同行云流水,易于接受、易于探求、易于发散;如同将“称象”化作“称石”的经典一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与智慧的熏陶。

由此可见,对教师而言,对每一个问题的设拟就要求必须“回归生活”、“贴近生活”,依托现实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突出童心、童趣。充分考虑所拟问题源自何处,采自何处,学生此刻身在哪里,他们的思维将驶向何方等等,才能使教学沟通亮起来、活起来。这正是“起点一巧问”引来“发明千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