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利用外在知识丰富写作内容来提高写作水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用外在知识丰富写作内容来提高写作水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写作内容贫乏是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写作的一个普遍现象。写作内容除了来源于大脑存储的内在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书籍、网络等外部途径获得。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内在知识有所欠缺。本研究尝试通过利用网络媒介的外在知识弥补该群体内在知识不足的弱点,助其正确把握主题、丰富写作内容。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举措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外在知识;写作内容;远程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82—06

一、引言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的实质就是努力“把题材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让清醒的头脑能够审视它们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Neman 1995: 57) 的过程。“好文章必须有实质内容”(Oster,1984),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最突出的问题是写作内容贫乏(张在新,1995(3):47),经常会遇到“没啥好写”和“写不出来”(刘锡庆,1995(7):36)的窘况。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或影响写作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王文宇、文秋芳(2002(10):19)认为:学生对主题知识的丰富程度是影响写作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二、理论基础及前人研究概述

1. 内容图式

主题知识有时也被称为内容知识或话题知识,其学术名称是内容图式。不同的研究人员对内容图式有不同的解读。李明远(1998:70)认为内容图式指人脑中已掌握的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语言及文化背景知识。周遂(2005:22)认为内容图式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段志聪(2010:127)认为内容图式是一种背景知识,是与语篇主题相关的图式,具有文化因素,因此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背景或主题图式;它是一种内容结构,相当于脚本、框架或场景。朱曼华、郭奕奕(2011:155)认为内容图式指的是文本内容方面的背景知识。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内容图式不是狭义的人脑中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而是广义的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不管该知识是否已被大脑掌握,换言之,广义的内容图式既包含与自身经历、感受和观察相关或来自长期记忆的信息——内在知识,又包含长期记忆之外与话题相关的论著、论文、视觉材料和网站等知识资源——外在知识(秦晓晴、毕劲,2011(1):24)。内在知识和外在知识哪一个对写作的贡献更大呢? 秦晓晴(2011(1):27)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获得内容知识运用模型,并计算组成模型的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研究发现:内在知识和外在知识均与写作内容显著相关,但后者的相关系数高于前者,说明内容图式中的外在知识对写作内容的贡献更大,内在知识的不足可以通过获取外在知识而得到有效补充。

2. 已有研究

迄今为止,有关 “写作内容”的专题研究较为鲜见,“写作内容”基本被并入到写作教学法研究的写前环节。个别研究提到与写作内容相关的主题知识时,由于写作被狭义地定义为课堂限时写作,所以研究的着眼点常局限于大脑已存储或已掌握的内在知识(张国荣,2004(9):37-39;邓鹂鸣,2004(11):70)。实际调查研究也发现:学习者在实际二语写作中所使用的主题知识主要来自大脑长期储存的内在知识和个人经历(Wang & Wen,2002(11);秦晓晴、毕劲,2012:34)。相对内在知识而言,对外在知识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只在个别论文中被零星提到,如:杨俊光(2011(2):114)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利用互联网资源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外在知识)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何培芬(2007(3):143)、徐秋波(2011(1):118)建议学生写作前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信息(外在知识)进行构思并列出写作提纲。由此可见,以往的写作教学法研究中严重缺乏对“利用外在知识丰富写作内容”的专题研究。为了帮助学习者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教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习者如何获取和使用外在知识的引导。

如何才能获取相关外在知识呢?杜甫的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说明写作内容的丰富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获得。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不但可以阅读书籍、报纸、杂志,还可以“阅读”电视、手机和互联网(郭士香,2011:45)。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知识集大成者,各种文字、图画、声音、影像资源应有尽有,基本上所需资料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徐秋波,2011(1):118);网络搜索技术快捷方便,其内容呈现形式多姿多彩、灵活多样,“看惯互联网的人可能很难再去读一本厚厚的书了”(Nicholas Carr,2011(6):7),所以带着问题去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符合现代人的学习习惯。同时,“课堂会话是知识共享的中介”(Mercer,1994),通过口头话题讨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与他人共享大量信息,避免重复劳动,是一种适合信息化社会的团队式学习方式。通过课堂话题讨论,该话题相关信息得到共享,保证了学生对写作主题的正确把握以及所表述话题的丰富性,但学生在交谈话题时,有可能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可向学生作某些暗示,帮助学生理出头绪、抓住要领(戴炜华、龚俭青,1997(3):35)。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写作前使用互联网搜集、整理与主题相关外在知识,并以课堂会话形式与他人共享的做法,来研究利用外在知识补充内在知识以充实写作内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实际效果。

三、实证研究

1. 研究假设

(1)写前阶段进行充分的课堂会话、分享话题外在知识能有效促进中、低水平学习者对写作主题把握的准确性和习作内容的充实性。

(2)写前阶段进行充分的课堂会话、分享话题外在知识能有效促进中、低水平学习者提高总体写作水平。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某省级开放大学2012秋季学期入学的英语本科58名大一新生。开放大学的大部分学生是有工作、有家庭的成人学习者,其典型特征是年龄大、离开校园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基础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而言较为薄弱,属中、低水平学习者。本研究对象共分两组:控制组和实验组,其中,控制组28人,实验组30人,但控制组和实验组分别有2名和4名学生未参加后测,全部完成前后测的学生共52人,所以控制组有效数据为26人、实验组有效数据为26人,以上研究对象来自同一任课教师执教的4个平行班。

3. 测量手段

本研究使用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SPSS 17.0中文版,对前后测作文的两位评分人进行相关分析,检验其评阅标准的一致性;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之间的前测和后测总分、前测和后测内容分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两组间的前测总分和内容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后测总分和内容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对实验组组内和控制组组内的前后测总分和内容分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实验组组内的前后测总分和内容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控制组组内的前后测总分和内容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网络辅助写作形式和写作能力提升之间关系的看法。

4. 参加实验的课程信息

实验课程是一门类似综合英语或精读的本科课程,该课程使用培生教育集团开发的“Success”系列Intermediate层次的课本作为教材,该教材共14个单元,其中8个单元重点介绍了6种不同体裁、8个不同主题的作文写作结构,这8个单元的主题作文将作为实验的培训素材。

5. 实验设计

实验从学期初(第一周)开始,到学期末(第14周)结束。控制组学生课堂上接受常规性教学,课后完成作文练习。实验组学生除课堂上接受常规性教学外,还接受专门的实验培训。培训阶段,实验组学生需课前完成有关作文话题知识的搜集,课堂上与同学共享,课后完成习作,具体设计如下。

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学期第一周课堂上和任课教师互相交换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学期内上交、反馈日常习作的主要方式,其模式为教师在每次课结束时,布置习作题目,学生在课下完成并提交给教师,教师在下一次上课之前以电子邮件形式给学生反馈。同时任课教师以组为单位分别建立实验组QQ群和控制组QQ群,要求学生必须在第二周上课前申请入群,并按要求设置好群名片,方便师生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随时交流。学生在学期第二周接受前测,第二周周末提交前测作文,学期末(第十四周)接受后测,第十四周周末提交后测作文。

教师在学期第三周的课堂上专门给学生讲授并示范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何析出关键词并利用关键词去搜索、获取自己想要的话题资源,同时提示学生网络资源浩瀚如海,要学会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在学期中(第四周到第十三周,去除两周假期)的8周时间内,实验组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践。实验的培训素材,即8个写作题目,已在学期初第一周课上以纸质打印版的形式发放给实验组成员,每个写作题目旁边都标有按教学进度推算的上课周次、话题负责人的姓名及交流日期。在学习到这8个单元时,负责该单元话题讨论的实验组成员需课前查找好相关资料,然后按指定时间在课上进行口头作文交流,教师会在课上留出足够时间供学生口头介绍该话题相关内容,听众(教师和学生)也会设计一些与主题内容相关的问题提问演讲者,演讲者对听众提问给出合理回答,听众对演讲者演讲过程中表述有误的地方进行批评指正,充分共享8个话题知识。在话题知识的分享过程中,若演讲学生出现严重走题,任课教师就会详细举例说明如何围绕题目和要点进行写作。充分交流后,成员们被要求在课后按时完成写作任务,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到教师邮箱,任课教师对收到的有关8个写作练习的学生习作分别从内容、结构、语法和词汇(包括单词用法、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四个方面给予详细评阅,并将反馈稿以电子邮件形式及时回复给实验组成员。

前、后测作文题目均来自相当于大学英语3级水平的大学英语(B)网考作文题库。前测题目为“Difficulties in studying English”,后测题目为“Health and eating habits”。学生需围绕主题和列出的要点写作120字左右的短文。为避免学生过于关注前后两次测试,保证前后测成绩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前后测题目只被作为普通的课后写作练习编入整学期教学计划。前后测作文收齐后,课题组成员在每一份作文试卷上编号, 卷面上不暴露考生的班级、姓名等任何与作文无关的信息,以保证阅卷结果的公正性。前后测试卷的评阅由课题组两位青年教师完成,评分标准在参考国家开放大学英语专业本科课程期末考试作文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研究重点,分别从内容、结构、语法、词汇(包括单词用法、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四个方面对作文进行评阅,每方面满分5分,总计20分。作文评分把充实的内容放在第一位,若作文内容与主题毫不相关,则直接判零分。两位教师所给分数的平均分就是研究对象的最终得分。但若两位教师给出的分数差别超过4分,则由课题组第三位教师重新评阅,然后取最接近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该研究对象的最终成绩。为验证其评阅标准的一致性,研究者对两位评分人所给出的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两位评分人给出的习作总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768,习作内容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645,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说明两位评分人在评分时标准统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为具体弄清楚哪个层次的学生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总体水平上提高最快,本研究结合学生基础(中、低水平)和实验组学生前测成绩(最高分15分,最低分5.5分),初步划定10分[]中分组[]15分,0分[]低分组

四、实验结果

1.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之间进行前测作文总分、前测作文内容分、后测作文总分、后测作文内容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如表1所示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前测总分相差0.827分,前测内容分相差0.134分,对两组的前测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证明: P前测总分=0.149,P前测内容分=0.452,均大于0.05,说明两组在前测总分和内容分上存在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总分和前测内容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写作水平相当,对写作主题的把握及主题知识的运用水平相当。

而实验组的后测总分高出控制组2.19分,后测内容分高出控制组0.61分,独立样本T检验后,其对应的P值分别为:P后测总分=0.001,P后测内容分=0.014,均小于0.05,说明两组之间的后测总分和后测内容分的成绩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实验组的后测总分和后测内容分均高于控制组,说明利用外在知识扩充内容图式并口头分享的做法很有效果,对实验组学生正确把握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促使实验组学生在后测时较控制组有了大幅提高。

2. 配对样本T检验

由表1可知,前测时水平相当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组接受实验指导后,实验组在后测时就有了质的飞跃,较控制组有了大幅提高。但是控制组后测成绩也高于控制组前测成绩,是否说明控制组在常规教学中也得到了质的提高呢?为回答该问题,研究者分别对控制组组内的前测总分和后测总分、前测内容分和后测内容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组内的前测总分和后测总分、前测内容分和后测内容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如表2所示结果。

从表2可以看到:控制组的后测总分比前测总分高出0.387分,但由于sig(双侧),即P值=0.492>0.05,所以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组的写作总体水平未得到明显提升。同样,由于P=0.327>0.05,所以控制组在前后测内容分上的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学生对写作主题的把握仍然有失偏颇。而实验组对应的两个P值(0.000、0.001)均小于0.05,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写作总分和内容分均较前测时有了明显进步和提高,实验假设成立。即:

(1)写前阶段进行充分的课堂会话、分享话题外在知识能有效促进中、低水平学习者对写作主题把握的准确性和习作内容的充实性。

(2)写前阶段进行充分的课堂会话、分享话题外在知识能有效促进中、低水平学习者提高总体写作水平。

那么,利用外在知识丰富写作内容的做法,对中分组学生提高最大呢?还是对最低分组学生效果最好?

实验初期,通过前测成绩已经析出中分组17人、低分组9人。通过比对这两组的前后测总分和前后测内容分,得到表3,从中可以看到对该问题的清楚回答。

表3说明:中分组和低分组的组内前后测总分、前后测内容分都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比它们各自的提高幅度看,4.163>2.998,0.722>0.667,低分组的后测内容分和后测总分的提高幅度均大于中分组,所以该做法对低分组学生的效果最好。

3. 问卷调查

后测结束后,研究者通过QQ平台对实验对象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如表4所示:

答案选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依次为:很不同意、不同意、不知道、同意、非常同意。对第1题,80%的学生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75%的学生不同意题3的说法。说明通过搜集外在知识丰富写作主题的做法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大部分学生通过一个学期以来任课教师给出的有关写作内容的反馈,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会犯跑题或不按主题要点写作的毛病。50%的学生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题2的说法,说明一半学生没有采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主角——写作、配角——网络,而是颠倒了主次,把网络当成了主要工具,写作当成了次要产品,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50%的学生对题4选择“不知道”,因为他们认为:习作成绩虽然提高了,但他们所搜集的网络作品凝结的是别人的智慧,自己只是借用,所以不知道作文成绩的提高是否代表着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只有20%的学生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说明这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研究者的指导,以自己构思为主,网络素材为辅,大量练习后,最终能正确把握写作题目的主题思想,写作水平有了质的升华。

五、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利用外在知识补充内在知识以充实写作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实际效果,此处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指准确把握写作主题和丰富写作内容。

1. 外在知识对准确把握写作主题的作用

在开放教育领域从教多年后,研究者发现:该群体英文写作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离题、自说自话。这次实证研究中学生的习作状况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8次习作中,多数学生都曾出现过对主题理解有偏差或理解完全错误的现象,前测作文也不例外,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分别有19.23%、11.54%的学生出现习作偏题现象。课间与学生聊天找寻原因时,学生反映原因之一是写作习惯问题,从小到大养成的写作习惯就是只看题目,不看要求;原因之二是英语水平有限,对课本(全英文版)写作练习中给出的英文要求理解有误,造成离题或偏题。

本次实验的设计初衷之一是通过引导学生在正式动笔写作前上网查询相关主题作文、学生提交习作后教师进行反馈的做法,帮助学生更精确地理解和呈现主题。本研究中的教师反馈是有层次、有顺序的——先内容反馈,再结构反馈和语言反馈。如果有学生习作中出现内容偏题、走题等文不符题现象,教师会在反馈时给学生重新罗列写作要点,提示学生要围绕这些要点进行写作,而不再继续做结构和语言的反馈。这一做法有效引起了学生对写作内容是否切题的注意,实验组后测内容分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结果表明: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组后测中无人出现内容分≤2分的现象,即无人偏题;但未参加培训的控制组学生在后测时仍有15.38%的学生出现偏题,即内容分≤2分的现象。由此可见,8周的实训和任课教师对8次习作的反馈引起了实验组学生对主题和写作要求的关注,写作时逐步摒弃了坏习惯,有效遏制了文章偏离主题现象的发生。

2. 外在知识对丰富写作内容的作用

国外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利用图书馆查资料完成写作任务,写作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内容的丰富性和作者的思辨力;而中国教育基本围绕教科书展开,写作的教学和评价围绕形式展开,强调固定体裁文章用固定写作结构,注重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孙有中等,2011(7):604-607),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学生自身内在知识面狭窄,而又不愿寻求外在知识帮助的现状。内在知识面狭窄,写作内容就会贫瘠,写作时为了凑字数只好不断用不同句型重复同一内容。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外在知识资源库,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来源的外在知识丰富写作内容的习惯,是解决写作言之无物的好方法。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经过8周的培训和强化练习,已经灵活掌握了筛选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的技能,在网络素材的帮助下,其写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实验组前后测的内容分可以证明:前测时,只有57.69%的学生的内容分≥3分;而后测时所有学生的内容分都≥3分,其中19.23%的学生内容分达到5分,34.62%的学生内容分达到4分,剩下46.15%的学生内容分也都达到了3分。

本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但研究者对实验过程操作仍有些许思考:

一是学生的认真程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中任课教师给出作文反馈后,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一定要反复修改到教师满意为止,所以部分学生收到教师反馈后,搁置一旁,不做任何更改,部分认真的学生会坚持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多方面进行多次修改。多次修改的学生肯定比不做修改的学生的学习收获多。所以如果实验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按教师反馈意见进行多次修改,是不是试验后测的效果会更好?

二是问卷调查中,5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借用网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促进写作成绩提高并不一定代表自己真实写作水平的提高,所以对第四题“自从学会了利用网上资源为作文搜集素材,我认为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给出“不知道”的答案。如果后测之后,再进行一次课堂限时写作测试,是否更能打消这部分学生的顾虑,从而更能说明这一教学法的成效?

三是本研究的周期较短,只有一个学期,如果再持续几个学期,是否更能看出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