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半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半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半夏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市场上供不应求。笔者对半夏的栽培技术作一综述,以期为湖南省开展半夏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半夏;栽培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20-02

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又名旱半夏、圆珠半夏、麻芋子等,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心肌梗死、子宫颈癌等[1]。

目前栽培半夏较多是甘肃、山西、贵州等省,野生半夏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近年来,随着半夏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加,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为了保护野生半夏资源,满足其需求,许多地方开展了半夏栽培技术研究 [2]。湖南省野生半夏资源丰富,栽培尚未形成规模,以散户为主。笔者对近年来半夏栽培技术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湖南省开展半夏栽培提供方法和思路。

1.概述

半夏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以及华北、东北等省区,除、新疆、内蒙、青海外,在海拔2500 m 以下的地区均有分布,喜温和潮湿的气候和荫蔽的环境,忌高温、干旱和强光直射。常见于溪边、荒坡及作物田间杂草中。一般春季生长旺盛,夏季炎热时倒苗休眠,秋季再萌发,因此称为“半夏”。

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展了对半夏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且从生物碱含量而言,栽培半夏品质还优于野生半夏[3]。

2.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发现栽培密度、遮荫处理、播种的块茎质量、播种时间、施肥措施、采收时间等均对半夏的质量有较大影响。

2.1 繁殖方式

半夏可采用块茎、珠芽、种子三种方式进行繁殖。目前多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以种茎直径为1.0-1.5cm的较为适宜,直径

2.2 播种期

半夏块茎可秋末随刨随种,也可在春季平均气温10℃左右下种。在与贵州大方县羊场镇生态环境类似地区发展半夏生产,播种期选择2月下旬至3月初较为合适。[12]

2.3 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即播种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有较大影响,但其研究结果有较大争议。魏淑红[13]等研究发现12 cm X 3 cm密度水平下栽培含量最高;王海玲等[14]则提出如半夏块茎产量>1500g/m2,其播种密度为847-889粒/mm2,如半夏块茎产量>1750g/m2,其播种密度为942―980粒/mm2;赵明勇等[15]提出半夏产量≥22500kg/hm2,栽培密度为713.88万-741.06万粒/hm2,半夏产量≥ 24O00kg/hm2,栽培密度为738.90万-764.10万粒/hm2。其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与栽培环境,种质,施肥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2.4 田间管理

2.4.1 施肥

魏淑红[13],魏波[16]等研究发现施加一定量的生物钾肥后,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提高,但钾肥不能施加过度,低钾水平有利于生物碱的形成,在低钾水平下,氮能促进半夏生物碱的形成。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应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半夏才能高产[14,15];刘爱华等建立了2套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模型[17,18]。

2.4.2 遮阴

因半夏喜荫蔽环境,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时植株容易倒苗,导致块茎停止生长,55%遮荫处理有利于半夏的生长,但其化学成分含量低于全光照处理。[19-21]而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栽培以不遮荫为好。[22]

单纯给半夏遮阴会增加栽培成本,近年来,不少地区研究发现半夏与玉米、小麦等作物间作套种后均可提高半夏产量,更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获得了更高的生态效益,但应注意间作套种方法。[23-25]

2.5 采收时间

适宜的采收时间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采收时间也各不相同。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期为9月中上旬,而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时间为8月下旬[26,27]。商洛栽培的半夏适宜采收年限为生长2年,适宜采收季节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28]。

2.6 病虫害防治

贵州省栽培半夏常感染立枯病、根腐病、叶斑病和褐斑病。[29]烟草渣半夏专用肥料作为底肥能够防止半夏根腐病的发生,提高半夏的产量 [30]。

此外,在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半夏可采用一年二熟制栽培方式,产量较传统一年一熟制栽培方式产量高,品质好[31]。

3.小结

3.1 目前,半夏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贵州省在这方面研究硕果累累,贵州也是目前栽培半夏的主产区之一。湖南邻近贵州,其境内邵阳、怀化、衡阳、湘西、岳阳等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半夏资源分布,产量也较大,但没有形成品牌,以至于湖南半夏在市场上名声不显。[2]为了保护湖南野生半夏资源,发展湖南半夏产业,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尽快研究适宜湖南省自然环境的半夏栽培方法并加以推广。

3.2 虽然半夏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良种选育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研究不多,有待后人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M].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10.

[2] 王化东,吴发明. 我国半夏资源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50-151,200.

[3] 曾建红,彭正松,等.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研究[J].四川中医,2008,26(4):42-44.

[4] 王孝华,王海玲,等. 半夏种茎规格对产量、品质及植株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8):3770-3774.

[5] 梅艳,赵明勇,等. 不同种茎种植对半夏产量及相关性状、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07):276―280.

[6] 曾小群,彭正松.野生半夏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与繁殖[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8):878-883.

[7] 马小军,李西文,等.加权打分法定量评价半夏种质资源的研究[J].中 国中药杂志,2006,31(12):975-977.

[8] 粱玉勇.珍珠半夏种子萌芽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9,9:37-39.

[9] 魏莉霞,漆燕玲.半夏实生苗培育技术[J].北方园艺,2009,7:248-249.

[10] 贺红早,向准,等. 植物激素对半夏种子的发芽影响研究[J].贵州科学,2012,30(5):61-63.

[11] 艾伦强,李婷婷,等.半复种苗质量检验方法研究[J].中国种业,2012,9:45-46.

[12] 刘海,沈志君,等.不同播种期对半夏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4):97-99.

[13] 魏淑红.不同栽培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30(5):708-711.

[14] 王海玲,王孝华,等.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优化栽培模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0):271―276.

[15] 赵明勇,阮培均,等.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高产栽培技术优化研究[J].作物杂志,2012,3:93-98.

[16] 魏波,张丹,张兴翠.氮磷钾对半夏块茎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研究[J].中药材,34(12):1824-1826.

[17] 刘爱华,王嵩,黄勇.半夏高产高效栽培数学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18-919.

[18] 刘爱华,王嵩,等.半夏高效栽培中沼渣・N・P・K平衡施用数学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90-10391.

[19] 张跃进,孟祥海,等.不同光照强度下半夏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5):533-536.

[20] 孟祥海,张跃进,等.遮荫对半夏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3):219-222.

[21] 魏胜利,王文全,等.遮荫对掌叶半夏生长、产量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4):4811-4815.

[22] 王海玲,阮培均,等.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不同遮荫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8):307-310.

[23] 马艳,王小仲. 半夏/玉米套作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8,6:57-58.

[24] 曲运琴,姚勇,等.晋南半夏与小麦玉米间套作模式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57-360,374.

[25] 王玉庆,马宏飞,等.晋南两熟半干旱区“粮药"(半夏)农田生态抗旱耕作模式效益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8-9):1243-1246.

[26] 王海玲,梅艳,等.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不同采收期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34-1735.

[27] 王孝华,梅艳,等.不同采收期对半夏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3):285-289.

[28] 张小斌,王新军,等.商洛半夏适宜采收期研究[J].四川中医,2007, 25(3):45-46.

[29] 范刚强,金义兰,等.贵州省半夏常见病害种类调查与鉴定初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4):312-316.

[30] 张明,刘震东,李兴奎.烟草渣半夏专用肥对半夏防病增产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2):43-44.

[31] 梁玉勇,杨蔓,罗静.低海拔低纬度地区半夏二熟制栽培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 2009,37(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