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1)11-0177-01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而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既可以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操作)、学生听(模仿)” 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成为课程改革最为核心,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开始实施教学前,笔者以调查表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以及协作学习的意愿,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由此表可以看出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始能力差别较大,且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科学组建小组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信息互动。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分组的策略包括组员的搭配、成员的数量、工作的分工等等,这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将具有不同计算机能力的学生分到一组,每组的计算机“高手”辅助老师答疑、指导、帮助其他组员,这样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有利于组间对比和竞争。

二、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学生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要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验项目,提出大致的要求,实验目的和结果。不要设置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细节,要求学生按小组讨论实验过程和细节,给出初步解决方法。各小组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讨论,积极发言。教师批阅所有小组的初步解决方法,挑选几组在课堂上讨论,找出共性问题在课上讲解,并提前把批改情况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再次讨论。小组间的交流学习也很重要,同样可以通过博客进行交流。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选出几组发言。一组发言完后,可以让其他组的人提出问题,小组间讨论,教师总结,再进行下一组。然后,教师进行整体总结和讲解共性问题。最后,小组修正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下一个实验项目。

三、有效控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教师能不能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关系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实时监控小组活动,可通过博客交流、查看小组记录或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内容和进行的方式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和总结遇到的问题。采用小组负责制,争取不让任何小组成员掉队。可以采用抽查的方法检查学习效果。

四、小组学习效果评价

小组学习效果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的目的不仅要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而且可以激励学生进步。我们不能只是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笔者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合作的组间竞争。总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分和提高分。把实验项目分为两部分:个人完成部分和小组完成部分。个人完成部分的评价作为基础分,小组完成部分的评价作为提高分。基础分由学生本人的笔试成绩和机试成绩构成;提高分约占到30%,由所在小组总成绩和组内表现得分构成。小组总成绩由老师和其他小组的评价构成,具体评价参考实验项目的解决方法是否科学可行、小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如何、组员参与度如何以及完成质量如何等等。组内表现打分由小组所有成员(包括本人)的评价构成,着重对组员参与活动的态度,执行和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的具体表现,与学习伙伴的合作情况,以及对实验项目的完成和研究结果有何贡献等等,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后,笔者又以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参加小组学习的情况,调查反馈如表2所示。

五、结语

经过这次的实践教学,笔者了解到,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实验项目的设计,同时实验内容要紧密的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给小组充分的自由度,但是一定要加大教师的监控力度;还可以让小组间相互监督,保证学习效果等。

参考文献:

[1]梁新燕.在计算机公共课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学习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2]李妮.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