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织网”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政治导学案设计的“织网”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利用学案导学是建构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也是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体现。广大教师对其逐渐认同和肯定,并积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导学案设计的质量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个先决条件,它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纽带,是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出来的。下面我谈谈在初中政治学案主要环节的设计方面上需注意的问题。

一、织好“网线”,宏观上把握教学思路

一张渔网的好坏,首先是看渔网的织线好坏。而导学案设计的好坏,首先要看教学设计思路是否明确,框架结构是否清楚。因此,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明确教学逻辑思维线索,做到教学内容安排有序,教学结构布局合理,教学“网线”清晰可见。

教学思路清晰是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前提,这是因为政治课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几乎每一课时都有一个相对的知识结构,理清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路,就好比是在中行驶的大船,找到了正确的航线,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另外,初三思想品德课具有的一定的理论深度,理清思路,就为知识化难就简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保证了知识传授的顺畅性。如,在讲述初三政治“依法治国”这一课时,把这一框知识设计成这样一条网线:依法治国的基础知识点(含义、目的、本质、核心),依法治国的原因,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把本课的知识点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自学和总结知识点。因此,学案设计应清晰地表现这一框的内容结构。

二、接好“网点”,微观上抓住教学要点

一张渔网是否牢固,不仅取决于网线的好坏,而且取决于网点(线的接头)是否牢固。相对而言,学案设计的网点要简单多了,但是由于这些点在课堂教学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不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点”的确定可以考虑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它是由教学内容在整个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所谓难点,是指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学习造成思维上的差异,它是由教学内容和学生可接受水平决定的,因此,它是不确定的,处于变化中。是否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是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这要求我们设计学案的时候要紧扣重点,化解难点。

2.依据教学安排的不同,“点”的确定可以考虑兴奋点和疑难点。

本部分是导学案的“戏眼”,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所在,设计时必须浓墨重彩。设计兴奋点和疑难点时一般要突出以下特点。

(1)内容的传承性。本部分是承接学生“自主学习”而来,在知识上是“自主学习”的延续和深化,在设计时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生成和发展。

(2)素材的时代性。“政治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标重要的教学理念,设计学案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活水源”引入课堂。例如:我在讲到初三正确《面对挫折挫折》这一课时,编制的导学案中,以吴江市盛泽中学“水晶男孩”面对挫折,勇于战胜自我为情境,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题:“水晶男孩”面对挫折怎么做?我们该向他学习什么?通过以上的情境素材的设计,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活化了热点问题,并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问题的挑战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经过一定的思维努力才能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问题不竭的内驱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问题弄明白的时候,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设计的探究问题必须具有挑战性。

(4)排序的生成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过程的设计必须降低知识的坡度,设计好台阶,步步登高,层层深入,因此疑难问题的排列上必须由浅入深,前一个问题是学习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提升和发展,这种问题排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娓娓道来中自然而然生成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3.依据教学过程,“点”存在起点和终点这两个重要的环节。所谓起点,是指教学的起始环节,它是新旧内容的连接点,讲述新课的驱动点。所谓终点,是指课堂教学的收尾阶段,它是新课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漂亮的结尾能余音绕梁”,起点和终点的设计对于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推动教学高潮的出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于枯燥的政治课教学来说,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一个留有余味的结尾,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起点设计有问题引入、故事引入等,终点设计有悬念总结、归纳总结、讨论总结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更要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绝不能哗众取宠。例如:讲到“共同富裕”这一框时,教师可以以“我国如何做大蛋糕,实现共同富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点,也可以以“做大蛋糕后,我国又是如何切好蛋糕?”来留下悬念,为下一课做好铺垫。

三、留好“网眼”,细节上留有教学余地

一张渔网,如果没有网眼,则根本捕不到鱼;网眼太小或者太大,则可能难以收网或者有落网之鱼。因此,学案设计应留有“网眼”,因为你的设计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十全十美,而应该留有空白,有一点残缺美,以便以后完善和提高。

1.留好“网眼”,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由于采用要点的教学设计,教师只对上课的纲要心中有数,而对各个环节的连接、突发事件的处理的方式有待于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由发挥。这对搞活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宏观把握思路,微观抓住要点,就可以腾出很多时间去观察学生,与学生做深入的交流,从而有机会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如果把每个教案上的细节都规定下来,把教师的思维“套牢”,就不利于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

2.留好“网眼”,可以提高学案的实用价值。

学案除了书写线点之外,还可以留出空白,用于课后的修正与补充,这些空白主要分布在学案的右侧与尾部。右侧部分学生把自己上课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以便在课后可以及时问老师解决,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尾部部分是学生自学探索后的反馈和总结,学生通过这一部分可以自我梳理本课的框架结构,形成知识体系。

总之,“网线”、“网点”、“网眼”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如此才能织成一张密切联系的教学结构图。其中,“网线”是对教材的结构处理,是搞好教学的前提;“网点”是对教材重点的处理,是搞好教学的关键;“网眼”是对教材处理的发展处理,是搞好教学的补充。当然,要织成这张网,教师就要有很深的理论基础,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有灵活的思维能力,更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三者相互结合,我们一定能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捕到“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