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糯玉米与普通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糯玉米与普通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2个糯玉米品种和2个普通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两种玉米类型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从灌浆前期到蜡熟期,普通玉米叶片光合速率都高于糯玉米,尤其是在灌浆后期和乳熟期;普通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糯玉米,蜡熟期糯玉米叶片已经死亡时普通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仍维持在一定数值;糯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和下降进程都早于普通玉米;乳熟期之后,糯玉米叶片的绿叶面积明显小于普通玉米。

关键词:糯玉米;普通玉米;叶片;光合特性

中图分类号:S513.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0-0056-03

玉米产量形成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光合产物。叶片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存在着作物类型间差异。叶片光合速率的大小与株型有关[1],不少研究者从增产途径[2,3,6]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提高光合效率是增产的主要途径之一。李少昆等(1999)[4]对132个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表明,玉米自交系在光合速率上存在着基因型差异。目前还鲜见不同类型玉米光合特性的研究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糯玉米品种和普通玉米品种,其中糯玉米品种为白糯1号和中糯1号,普通玉米品种为金海5号和郑单958。试验于2010年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所多营农场进行。每个品种种植两个小区,每个小区5行,行长8 m,行距0.50 m,株距0.26 m。

1.2 试验方法

1.2.1 光合速率测定 使用便携式CO2红外测定仪,分别在灌浆前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乳熟期和蜡熟期进行叶片光合速率测定。每个品种测三株典型株,重复3次。

1.2.2 叶面积测定 采用长宽乘积法进行测定,其公式为:叶面积=长×宽×0.75。

1.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在不同生育时期用直径为0.6 cm的打孔器打取叶圆片15片,用80%丙酮浸提法光暗条件下提取48 h,用UV-16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并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光合速率的比较

图1显示,糯玉米和普通玉米从灌浆前期到蜡熟期的光合速率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糯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灌浆前期,普通玉米则出现在灌浆中期。糯玉米叶片光合速率从灌浆中期开始下降,到灌浆后期已降至约最大光合速率的一半,蜡熟期时光合作用已经停止;普通玉米的叶片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达到最大值,且最大值高于糯玉米。灌浆前期至乳熟期普通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都高于糯玉米,尤其是灌浆后期和乳熟期的光合速率显著大于糯玉米,蜡熟期仍能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能力。

光合速率的比较

2.2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叶片光合作用来源于叶绿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因此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叶片叶绿素含量是反映叶片光合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叶片的光合功能密切相关。试验结果(图2)表明,在灌浆前期至灌浆后期普通玉米叶片叶绿素a的含量高于糯玉米;糯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灌浆后期已经开始下降,乳熟期已经降至很低,蜡熟期叶片已经死亡;在乳熟期和蜡熟期,普通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仍维持在较高值。

叶绿素a含量比较

2.3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绿叶面积的比较

试验结果(图3)表明,在灌浆中期和灌浆后期,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的单株绿叶面积都较大,且普通玉米高于糯玉米;在乳熟期,普通玉米的单株绿叶面积仍较大,而糯玉米已经降低至很低;在蜡熟期,糯玉米叶片全部死亡,而普通玉米单株绿叶面积仍约为2 600 cm2左右。

3 结论

生育后期(灌浆后),普通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高值时间和叶绿素含量高值时间长于糯玉米,单株绿叶面积也表现出相似的特点,尤其是在乳熟期和蜡熟期。普通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糯玉米,蜡熟期糯玉米叶片

已经死亡时普通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仍维持在一定数值;糯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和下降进程都早于普通玉米;乳熟期之后,糯玉米叶片的绿叶面积明显小于普通玉米。普通玉米和糯玉米光合特点的差异可能对籽粒最终产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参考文献:

[1]童淑媛,杜震宇,徐洪文,等.不同株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差异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4):42-47.

[2]赵 明,王树安,李少昆.论作物产量研究的“三合结构”模式[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1(4):359-363.

[3]赵 明,李少昆.作物产量研究理论及其应用与发展[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1(增刊):70-75.

[4]李少昆,赵 明,许启凤.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2):112-115.

[5]刘惠惠,杨吉顺,李 耕,等.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23-27.

[6]贾春兰,刘少坤,唐世伟,等.不同年份玉米增加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9:50-52.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2,44(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