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退休年龄面临提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退休年龄面临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新出炉的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指出,在今明两年,上海将重点探索适度延长退休年龄。“推迟退休年龄”这个敏感的话题,突然从“长远规划”,变成了“近期计划”。那么,为什么迫切想要推迟退休年龄呢?

“你知道吗?我们以后要到65岁才能退休呢!”

“凭什么让我晚这么多年退休,要是真到65岁才能退休,我还能拿几年退休工资啊……”

最近一段时间,类似的对话在网络上的各大民生论坛处处可见。“推迟退休年龄”,这个事关所有中国在职员工重大切身利益的敏感话题,一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一切都源于去年12月23日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在“十一五”后两年,上海将重点探索适度延长退休年龄。尽管“重点探索”并非“正式推行”,但它所释放的信号已经十分明确:推迟退休年龄已不再是前些年“狼来了”的呼吁,而是在今明两年内,上海就要开始动真格的了。

如果上海要率先试水延长退休年龄:又将怎么操作呢?

此前一个多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的一番讲话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他说:“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据了解,我国目前实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为: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在企业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0岁。一旦新方案实施,我国男性的退休时间将延后5年,而女性的退休时间则将延长10-15年。

“未富先老”引发养老危机

要问政府为什么迫切想要推迟退休年龄,话还得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未富先老”尴尬局面说起。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由此而来的是新生婴儿和年轻人在人口中的比例逐年降低,而老年人口的数量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则不断升高,人口构成开始呈现出迅速老龄化的趋势。200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1%,说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更严重的是,由于我国目前人口基数依然庞大,计划生育政策依然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实施,出生率依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同时建国后的第一批“婴儿潮”(“50后”一代)则即将进入老年,因此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还在快速加剧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中国将在十几年内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5%,其比重将超过14岁以下少儿人口的比重。

除了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增加。以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为例,2000年,上海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的12.6%,但到2008年这一数字则达到了18%,2015年将上升到20%以上。而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已超过了81岁,已和欧美发达国家无异。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退休生活可能将占到我们一生的1/3时间,是我们一生中最漫长的人生阶段。

“晚退”只为保社保?

老龄化加剧,必然导致需要供养的人增多,劳动者减少,直接结果就是政府征收的社保养老金不够用了。通过推迟退休年龄,使得缴纳养老金的人数增加,而需要支付养老金的人数减少,从而弥补社保养老金的“窟窿”。这便是政府想要推迟退休年龄的主要动机。

那么,中国的社保养老金到底有多大的“窟窿”呢?

由于我国目前采用国家统筹基金和个人积累基金混合管理的养老金给付办法,所以当统筹部分收不抵支时,就向个人账户透支,也就是拿今天在职员工缴纳的将来必须全额还给他们的那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去补贴今天已退休人群的基本养老金,导致个人账户只能“空账”运行。

据人事部相关文件显示,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底,“空账”已经达到8000亿元。据测算,到2033年老龄化高峰期,当年支付缺口将达4400亿元,空账运行14万亿元。换句话说,如果一个1973年出生的人到2033年退休后要实际支取养老金时,他将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养老金个人账户里没钱可领!因为这些钱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给他父母做养老金了!

而要弥补养老金缺口,无非两个选择,一是增加在职人员缴纳社保费用的比例,二是推迟退休年龄。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和个人所缴纳的各种社保费总额已达到工资总数的60%,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负担都已过重,已无上调空间。但从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一直没有调整过,因此在政府看来,推迟退休年龄虽是无奈之举,却也是必然之举。据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晚退”是把双刃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保问题专家郑功成表示:“如果我们认可到2049年时可以且应当实现男女退休年龄同龄,并将退休年龄达到65岁这样一个目标,从现在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即是一种理性的取向。因为愈晚愈被动,愈晚愈不公平,愈晚愈对子孙不利也不见得有利于当代人。”

不过郑功成同时表示,他不同意将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取决于养老保险基金是否充足。在他看来,随着居民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寿命也会持续延长,当然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也会增多,因此即使是养老保险基金充足,也应当适度延长退休年龄,这符合劳动者合理调整人生周期的要求和代际公平的要求。反过来说,如果居民寿命没有延长或者延长有限,即使是养老保险基金不足,国家也不应该以损害全体国民利益为代价来弥补养老金的不足。

然而延迟退休却也是一把双刃剑,最大的负面效应可能是导致本来就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就在前不久,人保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扩大,2009年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如果退休年龄推迟,老年人不退出岗位,在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将更少。这将非常不利于社会安定。

发达国家纷纷“晚退”

当然,老龄化问题实际上是21世纪的全球性难题。在许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晚退”已是无可奈何的大势所趋。

英国公布的最新退休金制度白皮书宣布,自2024年起,退休年龄将逐步向上调高,到2044年民众必须一直工作到68岁才能退休。

新加坡政府则把退休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定位将退休年龄从62岁逐渐提高到67岁。

向来以高寿著称的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进行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决定逐渐把退休年龄提高到男性65岁、女性60岁。 在“晚退”问题上,美国可以说走在了最前面。美国原来的法定退休年龄就已高达65岁,而从2003年开始采用“小步渐进”的方式将退休年龄逐步延迟到67岁。比如说一个1942年出生的美国人,需要等到65岁又10个月后才能领到满额的社保养老金;一个1956年出生的美国人,则要工作到66岁又4个月;而1960年以后出生的美国人,退休年龄将统一变为67岁。

虽然同样面对老龄化问题,但这些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国则是“未富先老”,国情极其特殊。从中短期的情况看,中国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老年人口过多,而是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农转非”劳动力大量富余,摆在中国目前最严峻也最急迫的是就业问题,而不是养老问题。更何况,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均寿命和健康程度也不同,像上海人均预期寿命已高达8l岁,许多老年人退休后还在利用一技之长发挥余热。但在许多西部落后地区,人均寿命还不到70岁,如果真让他们65岁退休,留给他们的将只有不多的时间领取养老金。

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此问题上还应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