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鞍山市园林植物捕食性天敌瓢虫的调查与利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鞍山市园林植物捕食性天敌瓢虫的调查与利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对马鞍山市园林植物捕食性天敌――肉食性瓢虫调查和分析,筛选出了3种优势天敌瓢虫,即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和异色瓢虫,摸清这3种瓢虫的发生规律后,针对园林中常见虫害类型,对优势天敌瓢虫进行了饲养,并在园林虫害发生时投放,以为园林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指导。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异色瓢虫;安徽马鞍山

中图分类号 S7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37-02

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据初步调查马鞍山市区共有种子植物367种,隶属125科;园林植物最常见虫害有蚜虫、叶螨、木虱、介壳虫等,这类害虫防治适期不易掌握,稍微错过幼虫期常使苗木受害严重。如危害木槿、紫叶李、梅花等花木的蚜虫,首次侵害较其他害虫早,容易被忽视;而危害树木的叶螨、木虱等则虫体极小,不易发现,也经常使苗木深受其害。介壳虫可谓是园林中最难防治的虫害之一,如果错过防治适期,即便是采用最有效的化学防治也无效果。为此,笔者对马鞍山市区园林植物虫害天敌――瓢虫进行了调查、鉴定,并对瓢虫的发生规律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了解、掌握和科学利用天敌瓢虫就可以达到雨山湖公园园林植物群落虫害的有效控制,实现生态平衡,既可以达到防治园林植物虫害的目的,也可以减少虫害药物防治对环境的污染[1]。通过人工饲养瓢虫,用瓢虫来防治园林植物虫害将使虫害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 种类及识别特征

瓢虫属于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瓢虫科(Coccinllidae),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期。瓢虫成虫似半球状,且鞘翅上因种不同而表现不同的颜色,俗称“花大姐”。该科昆虫分为植食性和肉食性2种。肉食性瓢虫多为有害生物天敌,肉食性占本科总量的4/5。肉食性成虫体背多无毛,有光泽,触角着生在眼的前方,幼虫纺锤体形,背面多有柔软的毛突或蜡质覆盖。植食性瓢虫多为有益生物的害虫,其成虫背面有毛,少光泽,触角着生与两眼之中,幼虫身上的刺突坚硬。经调查,马鞍山市区害虫天敌―瓢虫种类很多,如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异色瓢虫、中华显盾瓢虫和华鹿瓢虫等,均为肉食性的,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螨等,是苗木害虫的主要天敌之一。在众多的瓢虫种类中,选择出天敌的优势种是防治园林害虫工作的关键。所谓天敌优势种,过去是从生物的地理分布角度提出来的,即把分布地区内种群数量多的物种称为优势种。现在认为,天敌优势种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对害虫有高度的选择性;②对害虫有强的搜索能力;③与害虫的发生期相吻合;④有较高的繁殖能力;⑤对环境有较广的适应性;⑥侵袭和与其他天敌竞争能力强,不被其他天敌重寄生,只有这样的种群才称之为天敌优势种。

2 形态特征

在长期的调查、观察后,经分析发现马鞍山市区的龟纹瓢虫为园林植物天敌的主要优势种,其次是黑襟毛瓢虫和异色瓢虫,它们与发生在市区范围的危害园林植物严重的蚜虫、介壳虫等常见害虫的发生期相对吻合,适应性较强,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在这些害虫的幼虫期能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他们的主要形态特征如下。

2.1 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

主要捕食蚜虫、叶螨、木虱等。成虫:体长3.8~4.7 mm,体宽2.9~3.2 mm,基色(底色)黄色,并带有龟纹状的黑色斑纹,头部雄虫前额黄色,而基部在前胸背板之下黑色,雌虫的前额有一个三角形黑斑,有时扩大至全头黑色,复眼黑色,口器、触角均为黄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大型黑斑,其基部与后缘相连,有时几乎扩展至全前胸背板而仅留黄色的前缘和后缘。小盾片,鞘缝均为黑色。鞘翅在距基1/3处有一方格形状黑斑,2/3处有牙齿形的外伸黑斑,5/6处有半月形黑斑,这些斑纹均从鞘缝放射出去,鞘翅的肩胛上有一斜置的长斑,中部还有一个斜置的方斑与鞘缝的2/3处伸出的黑色部分相连,形似乌龟壳,故名龟纹瓢虫。鞘翅上的黑斑常有变异,或黑斑扩大相连,或缩小而呈独立的斑点,有时甚至消失,常见的虫态有4种:①如前所述的标准龟纹;②由鞘翅放射出来的黑斑全部消失,仅留鞘翅前胛上的两方形斜置黑斑和鞘翅2/3处鞘缝外的黑斑;③鞘翅缝上的放射出来的黑斑全部消失,仅留鞘翅前胛上的2个斜置的方形斑;④鞘缝上的放射出来的黑斑全部消失,仅留黑色的鞘缝,两鞘翅均为黄色。胸部腹面,雌虫全为黑色,雄虫的前中胸黄褐色,中后胸侧片白色,腹部中部,边缘黄褐色,足黄褐色,初羽化的成虫,鞘翅嫩黄色、光亮,无任何斑纹。卵:黄色,炮弹形,竖立排列。幼虫:黑色,纺锤形,有3对发达的胸足,胸部分前、中、后3节,中、后胸背面各有“工”字形黄色斑纹,腹部8节,每节有4个肉瘤,幼虫脱皮3次,共4龄。蛹:幼虫脱下最后一层皮,即开始化蛹,蛹为裸蛹,最后一层皮粘在蛹的尾部或两侧。

2.2 黑襟毛瓢虫(Scymnus hoffmanni Weise)

主要捕食蚜虫、叶螨、介壳虫等。成虫:体长1.9~2.2 mm,体宽1.4~1.5 mm,虫体呈椭圆形,弧状拱起,背面密生黄色细毛,除复眼黑色外(有时有浅色外环),头部、触角、口器均为红褐色至黄褐色,触角11节,锤节宽大,不紧靠,端节略窄,前侧齐平,被有细毛,前胸背板基色暗褐红色,中部有大型黑斑,此斑几乎深达前缘。小盾片黑色,鞘翅基色为红褐色,由鞘翅基部小盾片两侧后伸,形成狭长三角形黑斑。沿鞘缝展延到鞘翅5/6处。鞘翅外缘浅黑色,其中部向内扩展为条形缘斑,约占鞘翅长的1/3,腹面中部黑色至黑褐色。腹部外缘及后部红褐色。有时前胸腹板亦为黄褐色,足全为红褐色或黄褐色。雄虫第五腹板不及雌虫长短,后缘齐平,腹末显得平钝,雌虫第五腹板为长宽,后缘呈尖弧形凸形,腹末略成尖形[3-4]。幼虫:体小,被有白粉色,群众称之为粉蜡瓢虫。

2.3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主要捕食蚜虫、叶螨、木虱等。成虫:体长5.4~8.0 mm,体宽3.8~5.2 mm,较龟纹瓢虫大,背面的色泽及斑纹变异大。头部由橙黄色或橙红色至全为黑色,前胸背板上浅色而又“M”形黑斑,向深色型的变异时,该斑黑色部分扩展相连,以致中部全为黑色,仅两侧浅色,向浅色型的变异时,该黑色部分缩小而仅留下4个黑点或2个黑点。小盾片橙黄色至黑色。异色瓢虫为19斑瓢虫变种。鞘翅向深色型的变异时斑点相连,而成网形斑,或鞘翅黑色而各有6、4、2或1个浅色斑,甚至全部黑色。向浅色型的变异时鞘翅上的黑点部分消失以至全部消失,鞘翅全为橙黄色,鞘翅近末端(7/8)处有一明显的横脊痕。雄虫第5腹板后缘瓢形内凹,第6腹板中部有纵脊,后缘弧形突出。被羽化的成虫嫩黄色,后翅平展,伸出鞘翅外。卵:竖立排列,桔黄色,较龟纹瓢虫大。幼虫:体形同龟纹瓢虫,但大些。灰黑色,腹部背面两侧,每节生有6个分支的枝刺,第1、4节的背面两侧,各有一堆桔红色的枝刺,其中第1节的2个枝刺基部相连,形成一个桔红色大斑。蛹:橙红色,上有紫黑斑。

3 利用途径

在探索了优势天敌瓢虫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后,通过有效的方法,使优势天敌瓢虫的利用尽可能最大化。主要如下。

3.1 保护优势天敌

如冬季有目的地收集龟纹瓢虫、异色瓢虫的蛹或成虫,不让它们受到伤害,以便来年更好地孵化;在平常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要求养护工人注重对本区域内优势天敌瓢虫的保护,使其不受药物伤害,特别是在其孵化期内尽可能不让其受到干扰,保护其生长生存环境等。冬季有目的地调查瓢虫的主要食料――蚜虫的分布,为下年饲养瓢虫提供饵料。

3.2 饲养瓢虫

在不断的调查中发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瓢虫控制害虫,存在2点不足:一是天敌瓢虫的消长曲线落后于害虫的消长曲线;二是由于小气候的影响,天敌瓢虫的繁殖速度不及害虫,种群数量不足防治害虫的量。这样天敌瓢虫在控制害虫程度上就显得差些。确切地讲,天敌只能起到抑制害虫发展,不能完全控制害虫。要达到较好的防效,除要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外,还应提倡饲养天敌,以弥补天敌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受害苗木的调查,掌握害虫的消长曲线,根据冷暖环境来调节卵孵化期,以做到适时地投放到被害虫株上,就能够达到经济有效的理想防效,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长期的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了瓢虫的饲养方法。以龟纹瓢虫为例,具体饲养方法如下:收集一批玻璃罐头瓶,先将这些饲养瓶洗干净,再准备一些纱布和橡皮筋封口;采集龟纹瓢虫的成虫,将采集到的成虫按雌雄2∶1的比列置于瓶内,随后便会进行,2 d后每只瓶只留下雌虫。每天投放1次食料,即蚜虫或带有蚜虫的木槿条,尽量满足雌虫的食量,以便雌虫多产卵。卵产下后,可用蘸水的毛笔将卵块取出,或制成卵卡,置于温暖的环境中,以使卵孵化得比较快。

3.3 适时投放天敌

合理、适时地投放天敌到园林植物上。根据当年天气及园林害虫的发生发展时间来确定合理的孵化时间,并在瓢虫幼虫期即进行投放,也可减少瓢虫幼虫相互残杀,能让瓢虫的防治效果最大化。

4 结语

通过多年的调查实践,作者通过人工饲养天敌瓢虫,将其用于防治园林虫害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了今后能在园林中更好地推广这一成果,作者正在探索将过去从绿地中采集喂养饵料的方法改变成人工合成饲料的方法来完成对瓢虫的饲养,提高天敌瓢虫的孵化量,大大提高天敌瓢虫在园林植物虫害防治的利用率,实现城市园林虫害的绿色的生物防治[5-9]。

5 参考文献

[1] 欧善生,简峰,苏桂花,等.6种瓢虫对胡萝卜微管蚜捕食功能反应的测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22-16625.

[2] 李峰,鲁晋秀,许玉娟,等.瓢虫全年保护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89-4590,4593.

[3] 胡拥军.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对茶蚜的控制作用研究[J].蚕桑茶叶通讯,1998,91(1):5-7.

[4] 蔡晖,孙国坤,刘文芳,等.厦门园林植物有益瓢虫调查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36(3):34-36.

[5] 陈存新,任顺祥,张帆,等.天敌昆虫控害机制可持续利用[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1):9-18.

[6] 林源,周夏芝,毕守东,等.中稻田三种飞虱的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及农药对天敌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7):2189-2199.

[7] 安瑞军,石凯,李媛媛,等.通辽地区稻田生态系统捕食性天敌种类的调查研究[J].农学学报,2012,2(2):21-25.

[8] 王迪轩,夏正清.捕食性天敌――土星瓢虫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J].四川农业科技,2011(3):47.

[9] 孙立中.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J].农业与技术,2013(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