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十载操场,学为人师 二十年教研,甘当伯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十载操场,学为人师 二十年教研,甘当伯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悔的选择—— 一波三折,坚守体育教育工作50载

体育是董玉泉儿时的喜爱,选择体育教师的职业并一直坚守下去,是他一生的追求和梦想。但在选择和坚守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艰难的人生考验。

大学录取的消息是妹妹告诉他的,因为通知书被妈妈压下了。董玉泉是家里的大儿子,家境并不富裕,在母亲心中儿子不应该去学体育,因为体育是“青春的饭碗”,应该去读机械专业,将来可以当一名技术人员。但是董玉泉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体育之路,在他再三的解释和恳求下,母亲勉强地交出了通知书,使他走进了杭州体育专科学校(几经变迁,现已成为浙江大学体育系)的大门,开始了体育学习的生涯。学校是师范性质,免交伙食费,但由于母亲不支持,他所需的服装、书藉及生活用品等费用,都是自己利用星期日和寒暑假到码头、火车站勤工俭学做“搬运工” 而赚来的。边学习边打工的生活持续了三年,董玉泉深感读书和生活的艰难,但为了他酷爱的体育事业,他一直很珍惜、很努力。196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告别学校,分配到杭州三中任教。

1974年,董玉泉借调到杭州师范学校执教体育专业,由于学生(当时称工农兵学员)基础较差,教学很累。1976年,他患上了“肾病综合症”。当时病情非常严重,医生多次开出病危通知,并告诉家属最多能活两年。在生死关头,董玉泉没有消极等待,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他积极配合医生,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当时只有33岁的董玉泉,想得最多的和最感内疚的是对不起国家的培养,工作刚有头绪,生命就要结束。为了生命、为了事业,他开始学习中医,研究处方、探索实验,直到最后自已开处方配药。一年后,他创造了奇迹,医好了自己的疾病。回到学校后,组织上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决定给他安排其他轻便的工作,朋友们也多次劝其放弃体育。但由于对体育的情有独钟、对教师职业的无比热爱,董玉泉毅然决然地坚持要在体育教学这条路上走下去。通过半年积极的恢复和锻炼,董玉泉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热爱的体育教师岗位上。

1991年,董玉泉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已四个年头。一天,校党支部书记找董玉泉谈话,通知他参加杭州市校长培训班,希望他向行政岗位转型。可没想到,这个大多数人都会欣然接受的难得机会,却被董玉泉婉言谢绝了。这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着实让不少人觉得他“似乎有些不识抬举”,董玉泉顶着质疑的压力,以他对体育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劲头坚守着,最终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

1992年10月,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推荐,董玉泉调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任体育教研员。体育教研员工作不但延续了原来的学校体育教学,更重要的是这个硕大的省级工作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一直以来对学校体育事业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对于这次工作转型董玉泉深感肩上的担子和意义的重大,工作目标已不是自己如何去上好一堂课,而是如何引领浙江省的学校体育更好地向前发展。只要是为了学校体育事业,再苦也不怕,他迎难而上,在从实践型教师向反思型、研究型教研员角色的转变过程中,他付出了比常人更为艰苦的努力。他夜以继日地充实完善理论知识体系,探索钻研教研工作模式,风雨无阻走访各地、市、县、学校,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很快地就进入了教研员这一角色。而这一转型也有力地助推了他在学校体育事业上的前进步伐。

董玉泉回顾50年的学校体育工作足迹,不无感慨地说:50年的风风雨雨,虽然也曾有过几次调换岗位的机会,但是坚守体育教育工作岗位无疑是正确的,是我无悔的选择。因为我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业,选择了我能做好的工作,选择了让我快乐的工作,选择了可以让我自由遨翔、施展才能、描绘蓝图的一片天空。从当今我国学生体质现状来看,无疑更印证了我坚守这份选择的意义。

施绍曾(原杭州市教研室教研员):

其实,他的目标十分明确,想在体育教学上发展,一旦置身行政事务,必然难以顾及专业的精准,他是工作兢兢业业的人,敷衍不属于他的本性。相反,1973年建立杭州市体育教研大组时即被推为成员的他,在市大组的事务上心甘情愿的倾注心血和精力,直到后来升至副组长和组长,先后十九年,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始终如一,因为体育教学是他衷情的事业。在我的记忆中,董玉泉编写体育教材的业绩功不可没,我省的中小学体育教材,他参与编写的经历最长,次数最多,学段跨度最大。我在一个时期曾与他在一个编写组共处,旧教材体系,确立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新体系是省编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学科的关键,其间经历的思想冲击和农村考察的磨练是我们职业生涯中最值得追忆和共同分享的时光。

周晓明(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教研员):

董老师用了近50年的时间,在体育教学与教研第一线感受着自己的成长与成功,并不断地探究着学校体育中科学教育与教学的规律和真谛。他把人生最宝贵的50年奉献给了体育教学、教研工作,更用一颗虔诚、勤奋的心,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一名优秀体育教师和著名体育教研员。我非常羡慕董老师的成功,但我也清楚了解董老师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那些艰辛与不懈的努力。

你们不行我来上(课)——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教学技巧、火热的激情,成就独具魅力的教学艺术风格

董玉泉从当体育老师那一天起,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他从未懈怠,多年来精益求精的学习和磨练,使其熟练掌握了众多项目的技术教学,器械体操、技巧、足球、田径等项目几乎无所不会,无所不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校体育教学呈现出一片改革开放、生机盎然的景象,许多学校开设韵律操、艺术体操课,深受学生喜欢。由于当时女教师比较缺乏,特别是专项的女教师更少,令多数男老师感到头疼,很少有人上艺术体操课。当时董玉泉正执教高中女生体育课,“你们不行我来上(课)”——他毅然选择了高中艺术体操作为自己教学的主攻方向。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克服了资料少、学习机会少、会的人少的困难,硬着头皮,对着镜子自学了太空舞、韵律操、交谊舞、艺术体操和健美操。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不停地练,直到学会、学好、学美、学精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寒来暑往,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锤炼,最终形成了特有的男教师上高中女生艺术体操课的特点和风格。在执教高中女生课的十几年中,董玉泉还总结提炼出了不少适合女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如:“对比检查法”“假信息反馈法”“动机迁移法”“阶梯式递进法”“多种感官感知法”“音乐节奏教学法” “小步子逻辑系列法”“运动处方教学法”等二十几种方法。1984年董玉泉执教的高二女生艺术体操球操课,获得了杭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985年在全省推广《体育》课本举办的研讨会上又一次执教艺术体操课,赢得了3000余名观摩教师热烈的掌声和赞叹。1987年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编写研讨会的邀请,赴山西执教高中女生艺术体操纱巾操和技巧示范课,优美的示范、流畅的组织、热烈的气氛、得到了与会的王占春、曲宗湖等专家和广大观摩教师、上课学生的高度评价。

董玉泉经常用:我在干什么?我能干什么?了什么?我还可以干什么?不断地反省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他深知除了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外,教师还必须要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为此,在平时他最喜爱做的三件事是:读书和摘抄、联想和反思、听课和聊天。谁都知道笔记本是董玉泉的“宝贝”,从来形影不离。他善于将教学中的点滴信息、灵感和思路随时记录下来,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相关理论书籍并进行分析,使一个个教学问题变成生动的教研实例,将理论与实践逐渐地融会贯通。经过30年的教学实践,董玉泉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严、实、趣、乐、活”的教学风格。

董玉泉说: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风趣幽默的人,但其实我的生活是很单一而枯燥的,生活内容不是很丰富,我不会打牌、不会搓麻将,也不太喜欢旅游。回忆自己的生活工作状态,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体育教学。我为体育教学而“痴迷”, 视体育教学为生命,体育教学已融入了我的生命。

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审):

最早认识董玉泉老师是在1987年,记得是在太原举办的一次体育教学大纲研讨会上,董老师上了一节高中女生的艺术体操示范课。八十年代,体育教学呈现出一片改革开放、生机盎然的景象,许多学校开设韵律操、艺术体操课,深受学生喜欢,但多数男老师却头疼上艺术体操课。董老师说了一句很牛的话:“你们不行我来上!”正值中年的他,以火热的激情、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教学技巧,给到会的全国老师上了一节男老师如何上艺术体操的示范课,我也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那时起我们成为忘年交,以后20多年的交往使我们成为了挚友。

董老师那种富有激情和略带张扬的鲜明个性,那种乐观开朗、豁达健谈的风格,那种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坚韧,那种思想深邃、敢于直言的率直,那种侠骨柔情、循循善诱、细致入微的江南男人味道,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董老师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和长期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形成的“严、实、趣、乐、活”的教学风格,使我一想就知道这就是全国著名的董玉泉老师。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

说到董老师的体育教学,他的教学思想和实质是一个极朴实、挺实用、很直接、特形象、巨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他的教学风范颇有些排他性,因为有些教学方法只有董老师才能运用得好,别人不太好模仿;董老师的教学风格还有些狡黠,因为董老师总会在他的教学中搞出一些小绝招,让人感到意外和诙谐;董老师的教学氛围是以幽默又“点穴”的语言来激发的;董老师的教学感召力是以优美而风趣的身体姿态为表征的。总之,董老师的教学不只是在讲体育和教体育,而是以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留在大家的眼里、心里和口里的。每每谈起董老师的课,都会让人有久久地感叹,有不时地怀念,有不舍的留恋,有细细地揣摩,有去研究一下的冲动,有今后这种不会再多有的判断及随之而来的遗憾。

帮助别人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浙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引路人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师的成功是为了帮助学生的成功,教师的使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董玉泉一直把帮助别人成功,当作自己的责任和快乐。几十年来,他已经记不清帮助修改过多少篇教师寄来的论文;对基层教师的每篇来稿都认真回复,提出修改建议。他常年坚持听课,每次课后都会认真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当教师们的论文刊登发表,当展示课在省、市教学评比中获奖时,董玉泉和老师们一样的喜悦。他在全省很多市、县上过几十节公开课和示范课,每次课后都会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记忆,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启迪和思考。他做过几百场的报告、讲座和研讨交流,经常都是站在教师中间,手舞足蹈、充满激情,把自己几十年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对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和认识,无私地传授给教师们。面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董玉泉凭借多年的丰富教科研经验,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结合课程理念和体育教学功能,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ABC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及时为产生迷茫和困惑的教师们指明了方向。他生动、风趣的讲授方式,使教师们在笑声中、掌声中,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这些年董玉泉陆续收徒一百余人,在他的帮助、指导和共同努力下,有六位已成为特级教师;20几位评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多人成为名师、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不少教师担任了学校的领导职务。看到他们的成长和成功,董玉泉不仅为他们骄傲,也为自己的付出使一批批年轻教师们走向成功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董玉泉说:帮助别人成功是教师的职责,我追求和遵循的目标,也是我最大的快乐,也是我一生教学生涯中最大的成功。

余立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

在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师傅董玉泉老师是诚心助我成功的贵人之一,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回忆工作历程,与董老师从相识到相知,都给予我莫大的支持与帮助。

平易近人,启我热爱教学之情。初识董老师是我参加工作不久,由于区教研推荐我参加省录像课评比,就邀请了省教研员董玉泉和市教研员施绍曾两位专家到学校听课指导,我和董老师也就由此认识了。董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十分爽直,肢体语言特别丰富,教学指导通俗易懂。特别是肢体语言能力,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手把手的亲身示范至今历历在目。按说当时像我这样一位刚刚参加工作没有多少时间,就能得到省教研员亲自指点的新人,按理会感到兴奋、紧张,但我当时却真没有拘谨、异样的感觉,只是不自觉地就专注于他的教研指导当中了。工作这些年回过头再看,更能深切感悟出董老师平易近人的特质,让人尊敬而不紧张、没有距离感的亲和力,源自于他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对体育教师们的关爱、对体育专业自信的把控。

悉心指导,提升我执教水平。时隔近十年后,我又一次得到参加省课堂教学比赛的机会。虽然经过十多年教学历练后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由于一直在基层教学,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对于教学中的一些设计还存在问题。当我将设计初稿请董老师指导时,董老师不因为我设计的幼稚甚至错误而简单否定,也不是简单的直接告诉我第一步教什么、第二步教什么……而是耐心地先从整体教学理念入手,帮我理清教学设计思路。这个指导理念和方式,不仅使我在这次教学评比中获得了好成绩,更重要的是整个指导过程对我今后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以及教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无私相助,助我明确教研方向。我能够接董老师的班,并非我的学术和能力全省最好,比我好的和合适的人员还有很多,只是机会相中了我,更是得益于和董老师一样的几位我省老一辈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器重,是他们的信任和努力,使我才有机会从事我现在的工作。对于这几位老先生的恩情我永远铭记心头,也是进入教研岗位后心里就一直思考着的,如何通过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前辈对我的这份厚爱。因此,一开始从事全省教研工作时,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一来我要对得起这些老先生们对我的期望;二来董老师的工作已经是那样的出色,起点很高,特别是董老师在教学特色方面的影响力,由于我的个性是与董老师完全相反的,要想在董老师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暂且不说,哪怕要保持原有水平不下降,都有难度!当我把这个忧虑告诉董老师并向他求教破解之法时,董老师毫无保留地帮我一起分析我的特长,从我经历过行政管理的视角,明确了用管理与教学研究工作整合的思路,作为我教研工作的方向定位。正是由于明确了这个定位,在近8年的教研工作中我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教研,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一些成果和做法也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界的认同,特别是教学规范建设和教研形式与内容创新处于领先地位。

在我攀上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董老师是我事业的开路先锋,是我事业上的导师。他的成功经验、成功模式,让我少走弯路,省下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董老师的相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借此董老师从事教学工作50周年之际,祝愿董老师身体健康,更期望董老师一如既往地给予相助,共同为浙江的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事业发展作出努力。

徐 敏(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两年前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和董老师零距离的相处,更没想到能得到董老师零距离的指导和教导,而没想到的事情就在2011年8月26日发生了。我的办公桌搬到了董老师的工作室,我和董老师同处一室办公,共同开展拱墅区中小学体育教研训工作。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们的缘分。

从2011年9月开始,用董老师的话说,我成了他身边距离最近、指导频率最密的徒弟,我也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董老师常态工作的一面。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董老师在浙江学校体育界的威望不是叫出来、封出来的,是他勤奋、努力、不断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董老师在办公室,不是想就是写,不是写就是看。看各种有关学校体育的报道,看校长对课改的观点、看局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推进的规划、看老师们传过来的教案和文章;摘录学术观点、撰写学习心得;学习现代化电教技术、了解学术动态、把握课改最新情况等。董老师他复杂,但是他又非常的简单。复杂是因他非常关注学科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走向;关心学生体育课到底学到什么,有什么发展;关心一些学科研讨的导向对一线教师产生的影响;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分析学科专家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董老师简单,是因他三句话离不开“体育教学”,他一生热爱的体育教学研究,他的生活始终围绕着他的体育专业,喜欢与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上的问题。

和董老师零距离相处的365天,董老师对我零距离的指导了365天,使我从一位普通体育教师向教研员的角色转变顺利而快速,工作能力、专业知识也进一步得到快速积累,让我对今后的教研工作充满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敬业好学的习惯在70岁的董老师身上虽已成为常态,而这零距离榜样的示范性,让我深深体会到专家是不断学习、钻研出来的;专家的知识、理论、专业是积累起来的。要成为合格、称职、优秀的教研员,积极、努力、好学是必备的基础。

七十而立、八十发展、九十而终——生命中的新起点

201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9月8日教师节前夕,年近古稀的董玉泉受聘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成为他生命的新起点。对于生在运河边,喝着运河水长大,读书和工作、退休后生活都在拱墅区的董玉泉来说,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增添了一份责任。如何感谢区、局领导的信任;如何将教育局重点工作计划中的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抓上去;如何面对拱墅区体育教师殷切的期望;如何开创拱墅区学校体育新局面,谱写新的篇章?董老师毅然决然提出了“七十而立、八十发展、九十而终”的奋斗目标。

董玉泉说:我敢于提出这样的奋斗目标,敢于站在年轻人中间,是因为我有一个年轻人的心态,对工作充满着执着和热情,有着不断进取和追求的激情。我经常对年轻老师们说:“我看不到自己的脸,看到的是老师们青春阳光的脸,因此,我也变得青春和阳光。”发挥余热,把学校体育再推上一个台阶,再多培养些热爱学校体育工作的年轻教师,这种快乐是溢于言表的。我视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还能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审):

50年的体育教学、体育教研和名师工作,使我从中领略到一位体育教师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伟大。董老师之所以能够称得起伟大,源自于他长达半个世纪在教学实践中的那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冷静的反思总结,忘我的工作;源自于边实践、边反思、边改革、边提高的长期科学实践。使他能够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使他能够用教育家的眼光看教育、看体育、看学生、看徒弟;使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智慧、人格魅力、特有风格;使他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大专家。至今,董老师以他对学校体育的无比忠诚,毅然提出了“七十而立、八十发展、九十而终”的励志誓言,我被这位七旬老人的雄心壮志深深地感动!我想,要用一生完成学校体育事业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还称不起伟大吗。

包国荣(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科教室主任):

“一个能登上山顶的男人,需要的不仅是实力,更需要毅力;一个站在山顶的男人,看到的不仅是大局,更是未来;一个站上山顶的男人,收获的不仅是崇拜,更是快乐。”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他宽宏大度而不缺少机智,幽默风趣而不流于举止轻浮,善于言辞而不夸夸其谈,思想深邃而不沉默寡言,热爱工作而不缺少对生活的温存,富有幻想而脚踏实地,懂得生活而不挥霍浪费,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董玉泉老师。与他在一起是一件十分享受和令人期待的事情。一直以来,我都十分珍惜聆听董老师的讲座和接受董老师指导的机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体育教学技巧,更能让我感受到董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敬业精神,让我如沐春风,思维豁然开朗。

王伟权(上虞市实验小学教师):

您说:“一个人,无论他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他设定目标开始的,对我们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您说:“其实学生尊重和喜爱一位教师并不是他的教学水平,而是他的人格魅力,师德中最重要的是——爱,唯有爱能带给学生知识,在爱的哺育下,学生们才真正学到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拼搏意志。”您说:“只有当我们带着宽容和学习的态度去评价一堂课时,我们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直面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才能在发现授课教师课堂亮点的同时,正确评价自身的不足,评课的真正意义或许就在于此。”作为您的徒弟,我的人生目标因您而被激活,因您而受催发,我一直不忘您的悉心教导,从不懈怠——教研开课,从不间断;教学论文,笔耕不辍;引领更年轻的教师,潜心全力……我对体育教育的理想追求必将执着不懈,因为您已对我产生一生的影响!

董玉泉老师用50年对学校体育事业无比热爱、执着追求、锐意改革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艺术风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育人理念,塑造了一名优秀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典范。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的今天,我们需要大量像董玉泉老师这样的专家型教师带动更多的体育教师投入体育课程改革之中,也希望更多的教师们学习董玉泉老师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借鉴董玉泉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