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庄子》之“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庄子》之“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与先秦其它著作相比《庄子》之“虚”独具特色,其贡献在于建构起虚的形上本体论并将之落实人间以解决“天下尽殉”的异化问题,从而完成逍遥游的最后一环。通过解读《庄子》内七篇可知,虚是逍遥游之前提,它一以贯之于全书是其基石。庄学实为虚学、心学。

【关 键 词】《庄子》 虚 道 心 基石

道家实为虚柔派,重虚、退守是其特色:《史记》云“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汉书·艺文志》指出道家“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吕氏春秋·不二》云:“子列子贵虚。”从上可知同为重虚但先贤更多将虚作为术而言的,而我们认为庄子将虚提升为道境。如果说一定要在《庄子》中找到一以贯之之字可强字为“虚”,它是该书之基石,本文试揭示之。

一、论前《庄子》之“虚”

虚,甲骨文无收,篆文从丘,《说文·丘部》云:“虚,大丘也。……古者……四邑为丘。”而《说文》又云“丘,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其分析字形是附会丘的篆文,但说人居于丘则正确:朱骏声《说文解字通训定声》曰:“虚,叚借为居。”“故丘本义为建在高地上的废窑包”[1](p127)。王先谦《庄子集解》引郝懿行注曰:“虚读为墟。墟里,人所居,因借为居字。”《康熙字典》释“虛,空虛也。”尹知章注“丘,大也。”故虚“本谓大丘,大则空旷,故引申为空虚。”(《说文·丘部》段注)综上,虚的基本义为居,为墟之古字,引申为空虚。

统计先于或同于《庄子》时代之典籍可知:《尚书》《孟子》无虚字,虚在《诗经》4现、《左传》25现、《论语》2现、《墨子》19现。以上著作虚字绝大多数为基本义和引申义而无一与哲学相关。

虚在作为道家源头的《周易》里始与哲学相联系。虚在《周易》里9现。《周易》的贡献在于:其一,第一次将虚提升为天地间普遍规律并要求人则之:“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剥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丰卦》)其二,第一次将虚组合成双音节词即“盈虚”;其三,第一次将物理性的空虚义转化为与美德相关的谦虚之心即开拓出虚的第三层义:“君子以虚受人。”(《周易正义》注为“空虚其怀”)

虚在《道德经》5现。《道德经》承绪《周易》,其开拓处在于:其一,“虚”字全是引申义;其二,提出虚静、虚心说影响深远:“致虚极,守静笃。”(16章)“虚其心实其腹。”(3章)其三,开拓出虚的第四义即与道相联系:“天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16章)其四,老子将虚作为观道方式:致虚是为观复,“夫物芸芸,复归其根”(16章)。可以说《道德经》初步(之所以称为初步是因为其使用概念还停留在具体物象如“天地”等上而非高度提炼的抽象范畴)将虚指向形上层及修养论。

二、论《庄子》之“虚”

《庄子》对“虚”情有独钟,据统计“虚”字共61现,它有以下特色:

1.以数量多少计,《人间世》7次,《天道》5次,《秋水》5次。我们发现这三篇就其篇名与内容来看恰好是讲最重要的三极——天、地、人的,人世又是人活动主要场所,先秦诸子说天论道也是为现实服务的,故《人间世》里“虚”最多;更重要的是在《人间世》中庄子第一次将虚与道直接关联:“唯道集虚。”也第一次指出道、虚、心、气的关系:“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并指出人复道之可能。

2.以虚在《庄子》内、外、杂篇出现频率计,内篇为13次,外篇为31次,杂篇为17次。在内篇除“虚室”两字联用成词外,其余虚全为单音节字,而外杂篇则出现众多合成词如“虚心”“虚静”“虚无”“太虚”等。按照单音字在先合成词在后的汉语形成规律,可知内篇在先成书而外、杂篇次之。庄子在内篇《人间世》中完成了虚的形上体系建构,而《天道》《秋水》《天运》等外、杂篇则从宇宙、自然等方面来补充。

3.若将虚分本义、一般引申义(虚空、乃至虚假义)、与美德相关、与道相关四义,则该书之虚具本义的有5次,其中有2处与道相关。若去此2处虚的基本义在《庄子》中只占5%;第二义约22次,第三义达9次,第四义约25次。以天道统人道、以人道归于天道是庄学特色,所谓“庄子蔽于天(道)而不知人(为)”(荀子《解蔽》)是也,故虚的第三义又与道相关,所谓“性修反命,德至于同初(道)”(《庄子·天地》)是也,如此可将之归于第四义,再将基本义2处加上,这样与道相关的虚就有36处占总数60%,远超第一、第二义之和。这正是《庄子》的独特之处,其后的《管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具道家色彩的书均无此特色,如《淮南子》中虚虽达95次之多,但一来其文字比《庄子》要多得多,二来指向道的虚约9次且多是对老庄之申说。如此看来庄子重虚是有意为之。

三、《庄子》对“虚”的贡献

我们认为与前贤相比庄子的贡献在于:

其一,进一步扩大虚的应用范围,创造出众多新名词如“虚静”“虚无”等。

其二,在老子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虚”的本体论建构,以虚论道;《庄子》中“虚”初步指向形上义的有4处,全是承继《周易》“盈虚”说,如“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通过观察自然得出宇宙准则即虚为宇宙、道德之根本,《天道》指出“恬淡虚静寂寞无为者”为“道德之质”、“万物之本”,并表示将虚作为普遍规律去理解:“言以虚静推于天地。”(《天道》)因天地万物、道德都是道之用:“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天道》)由此可上溯至本体之道,在此基础上庄子将虚提炼为“太虚”、道从而完成其本体论建构,如《列御寇》云“太一形虚”、《秋水》云“道无始终,……消息盈虚”、《知北游》云“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至乐》云“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林疑独注:黄帝之休,大道也)。

其三,以虚为拯救“天下尽徇”的异化之药,将外在之道转化为心道,最终完成人生论建构。庄子认为“自三代以下莫不以物易其性”(《骈拇》),人“潜之万物,终身不反,悲夫!”(《徐无鬼》)我们认为庄子解决“天下尽殉”的异化问题的全部奥秘存在于“虚室生白”(《庄子·德充符》)这句中。它与房子、造房有关。人类首先居穴:《周易·系辞下》云:“上古穴居而野处。”《诗·大雅·绵》云:“古公亶公,陶复陶穴,未有家室。”颜师古注《汉书·百官公卿表》曰:“古人穴居主穿土为穴以居人也。今河东人尚多有穴居者。”颜师古为唐人,可见至少在唐代还有此俗。“古人造穴时在高地挖坑,上覆盖树枝、兽皮,两侧向阳留口。“[1](p127)盖树枝兽皮等以防水遮阳,留口是为供人出入并通气流。同样的在地面造室居人是因为其内空虚,但也非完全空虚要有壁窗等作为支撑,但也不能完全堵实否则光线无法透进来(生白),虚才能成为房人才能居于其中。庄子是否一定受穴居启发而得出“虚室生白”之结论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既然以室作喻他一定受到造室技术之启发。而这足以解决异化问题:首先,人将实土之虚(丘)挖空而居其中却因逐欲以满足生命的欠缺而将心填实、填死,庄子称为“心死”:“哀莫大于心死。”(《田子方》)所谓“死者,袭焉而不化,执焉而不移者也”(成玄英疏),心死则滞于大化流行而与道阻,而庄子认为心本与道通,“通于万物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天地》)但因受外物牵引迷而不返,人自远道,故人需将本已填实的死心点点挖空,如此灵动之心才有重新跳动的空间即庄子称为“灵台”之台、“灵府”之府。逍遥在于去累而无欲则无累,故需虚空、名利心、生死心等。其次,虚室能生白除了虚外还要有墙壁屋顶等支撑物,人见道也需要精神支撑即“灵台者有持”(《庚桑楚》)、“灵台一而不桎”(《达生》)以保持强大内心来对抗异化之根源即外在的物感人和人内心的好恶无节:“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此大乱之道也。”(《礼记·乐记》)。

庄子认为唯“内保之”才能“外不荡”(《德充符》),为此提出“气也者,虚而待物;虚者,心斋也”之说即将心无限开放、虚空使之如气流通无滞无限广大而与道通:“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其名为同帝。”(《刻意》)帝即道。如此道可汇集于心中:“唯此真道集在虚心。”(成玄英疏)心因虚而居,道因虚而重返于心,人因虚而突破有限而重返无穷道境:“道将为汝居。”(《知北游》)如此虚心则是道:“虚即为道矣。虚者道之所在。故曰唯道集虚。”[2]p63

总之,庄子的虚、心斋是剥离、洁净,是“为道日损”(《道德经·48章》)的做减法功夫。虚的主体、对象均是己,所以虚实为虚己、虚己心。虚是得道之方:“虚室生白”(《庄子·德充符》),成玄英疏“虚其心室,乃照真源”,真源即道;又是逍遥人世之法:“心中能虚则无往不适也”(陈景元注《则阳》)、“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山木》)、“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庚桑楚》)如此庄子完成了其人生论建构也即逍遥游的最后一环。

四、以“虚”解《庄》

《庄子》内七篇被公认为庄子自作,故以虚解之:

《逍遥游》主旨或云为至人无己:“其实一部《庄子》归根结底皆所以明至人之心。”[3]或云“逍遥的前提是与物同化的平等观,逍遥无待之游的基础是天籁、齐物之论。”[4]我们可追问无己、平等观、齐物论的前提又是什么?平等观、齐物观皆由心造,故唯有虚出自我中心观念、去其拘心才能顺任自然即无待而逍遥。故《逍遥游》乃至《庄子》的主题是虚己以逍遥。庄子以许由、肩吾、惠子例明之。

《齐物论》的主旨钟泰认为是“不过当、不违则”[5](p26);释德清则认为是“了无人我是非之相”;徐晓认为是“吾丧我”[6]。我们认为诸说缺少一个前提即怎样才能不过当不违则、了无人我是非之相、吾丧我?陆树芝认为本无是非言论,一切源于成心;虚明为本体,人必须清虚才与道为一。[7](p11)故我们认为此篇的主旨是虚己有限心即我执而朝向无限大道以超然物外、立于道枢。具体说来南郭例说明要虚私我来达到天籁;朝三暮四例说明虚出有己之心应任自然安排;梦饮酒例说明虚出执著现实心视人生如梦;罔两之影说明人本无自性故需虚洁有我之心不妄定是非言论;庄周梦蝶例说明唯虚出执著于形骸之念方可物化而通道境:“无我故不拒绝,物化故不失我。”[5](p63)

逍遥还要养性不以世务伤神:神为生之主。“《养生主》的主题如篇名所说即养护生命的主宰。主宰者,精神也。”[8](p69)那养生的前提为何者?故《养生主》主旨是虚出有为心、循虚道以养生。“虚无之道所以养其神者也。”(褚伯秀注《养生主》)庖丁解牛例子喻若虚己顺物理而为则可养性;右师之介、泽雉例说明因不能虚出贪欲心则受其害;老聃死、薪尽火传说明若圣人不能虚情明死则不能虚静参化让性长存。

《人间世》主要讲虚己以游世,是逍遥游在人间的实践。其功夫是心斋、坐忘即虚心。人世险恶,“苟非虚而待物,少有才情求名之心则不免于患矣。”(释德清注)颜回例说明与统治者相处最好方法是心斋即虚去名智心,如此道才会汇集于心;公子高出使齐国例说明与君主相处有阴阳、人道之患,唯虚心安命、忘身方才解厄;支离疏例说明虚心乘物、与物泯化乃得神全;颜回为太子师例子说明与储君处难,方法是虚己以顺应物性与之委蛇;社树例说明要虚出争抢之心,无用乃为大用。

《德充符》章主要讲虚出习心方可识德。王骀例说明虚出逐物心、生死心而超脱;无脚趾例申说孔子因不能虚出好名心故不识死生一体、是非平齐;申屠嘉例说明执政者不能虚出歧视心故不识天人;哀骀它例说明虚形骸心能全其德;惠子与庄子讨论例说明唯虚情炽心,方可德充其形。

《应帝王》讲得道真人应世为帝王虚心无为而治以彰显大道之用。“无为则游于虚,有为反有大害。”[7](p88)肩吾见狂接舆、无根问无名人、阳子居见老聃、列子师壶子、混沌例说明治天下要虚有为心、居功心、主宰心、矜名心、知巧心。

《大宗师》讲真人因虚而得道境。坐忘、“三外“等均是虚的途径。若视成为人为大喜而呼则是有碍大化流行;人要观化、参化、安化如此能恒久而在。本章以大量篇幅说明真人能虚去得失心、妄念心、杀戮心、虚荣心、有为于天下心、恋生心、仁义心等才能通大道。

钟泰认为“内七篇则反覆发明内圣外王之学者也。”[5](p2)但此说也需前提。而通过上述分析,内七篇皆是虚在不同层面的展开可以“虚”贯通,外、杂篇也如是。哲学建构不可能无限倒退,故我们认为《庄子》主旨以虚己以逍遥为好。虚己是逍遥之前提心理条件,它一以贯之于整部《庄子》之中是其基石。庄子之学实为虚己哲学、心学。

五、对庄子虛学的反思

1.庄子之虚学目的是放下人成为人的高大心理、自我中心意识最终虚己以参化即参与到大化流行(道)中去,若人认识到生命可以朝向一个比尘世更广阔、更纯净的世界,生命就有可以从物质的世界、从外在的层层包裹里突破出来,如蚕在无缝的茧中咬开一个缺口,从而让生命透气,进而能提升生命。

2.庄子虚学产生背景是面对黑暗世界庄子不认为人能在尘世中找到精神安顿处,从而在内心开拓出纯净的世界以与外在世界相对抗。他需要否定现实才能让自己不被同化,才能建立别样世界来。庄子注定是孤独的精神守望者。对黑暗现实的痛苦而深沉的感受是庄子人生哲学即虚学的起点,它开始于对人的现状的分析。通过本文分析可知人之所以要虚出那么多的东西,是因为在庄子眼里人是“不祥之人”(《大宗师》):现实世界的丑陋、污浊等种种不堪使人不祥;人自身的卑污、人对人的战争、人相食于人(《庚桑楚》云:“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等等事实让人对于人实为不祥;就连人自身最宝贵的、最本己的生命只是气之聚散,不为人所有:“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气是真实的、惟一的、不变的本体,而肉体是暂时的、无定性的、虚假的。人自身对人而言也是不祥的。

3.庄子“残酷”的否定现实以及人自身目的是为使人回归纯净、齐等、自在之道,从而让生命重新新鲜起来,将已死之心复活,让生命突破其局限而朝向高远之道:逍遥即消摇,消摇即做虚的功夫使之进入道境。因为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是人自己将通道之途阻塞。通过以道观人观世,使人反观自身之卑微乃至卑劣。人若虛去成心、习心、固有思维方式等以最平常、最自然的童心去看世界,道就在我们的身边(《知北游》云道无处不在在瓦砾甚至屎溺)乃你我的肉身。道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新鲜世界,其目的是颠覆现有观念,重新还原人、世界的本然面貌。庄子以道替泥淖生命打开一个缺口,使苦海挣扎者得以喘息,人可以再次为“人耶人耶”欢跃:仰望道帝与之同化,从而生生不息,精神永得安顿。归道式的心游净化了不堪重负的灵魂,从此人们在精神世界里就可以完成畅游而不必远游避世。

4.庄子虚学与老子守柔、处下之虚柔之学不同。一为向道之术,一为处世之术;一为否定现实开创新世界(道或建德之世)即革命派,一为承认既成世界(守柔、处下本身就暗示有刚强者在上以致于不得不“清虚”“卑弱”,柔、下是作为刚、上补充面出现的,所以老子至少是承认乃至维护现实秩序的)而希冀人君无为而治让老百姓有存活空间的改良派。二者境界有高低之分。

参考文献:

[1]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林希逸,周启成.庄子口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社.2001.

[4]郭齐勇.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崔大华.庄子岐解[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7]陆树芝.庄子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古代哲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