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未必越来越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未必越来越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报道,德国运输部3月27日决定放弃建造慕尼黑火车站至机场的磁悬浮列车项目,原因是项目所需成本暴涨至预算的两倍,已大大超出各方承受能力。

上一次听到德国磁悬浮的消息是列车在试验中发生倾覆事故,属于安全方面问题,而这次却纯粹是经济因素――太贵了。这条计划中的铁路全长三十七公里,现在使用城铁需要四十分钟,建成后将缩短到十分钟。问题在于,为了缩短这半个小时,估计要花三十四亿欧元。速度快当然好,但就连发达已久的德国,也得计算一下快的代价。

不过我觉得,即使不考虑成本,火车的速度也未必越快越好,还得考虑其他方面的具体条件。在欧洲乘火车旅行,经常为找不到速度慢一些的列车而伤脑筋。晚上乘火车,最理想是天亮时到达,像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夜间列车有好多班,连最豪华的软卧包厢车也是夜发朝至。但有些城市间距离较近,车速快后要不了几个小时,晚上登车,到达时正是后半夜。像从维也纳出发,到萨尔茨堡或林茨都是半夜。要是有速度慢些的列车,精打细算的旅客肯定更欢迎。

在国内旅行也是如此,往返京沪间的特快列车之所以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时间安排得好――晚上在车上睡一觉,天亮正好到达。但在冬天,往往较晚到达的一班最受青睐,因为如果到早了,一般单位还没有上班,这段时间到哪里去?正因为如此,京沪间的动车组虽然又将时间缩短了。却只能在白天运行。要是也安排在晚上,不是在半夜出发,就是得在半夜到达,对绝大多数旅客来说,反而不方便。何况即使铁路方面不惜花费巨资提速,旅客买票的钱也得增加,个人和企业都会计算出行的成本。

改革开放初期流传过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已为社会普遍接受。但同样的时间,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金钱,月收入以万计的人不惜花数百元省一两个小时,而刚拿到最低标准工资的人哪怕能省一天时间,也未必愿意为此多花几元钱。失业的人有的是时间,却换不到金钱。做为国有资产的“铁老大”,难道不应该算算时间与金钱的比例关系吗?但是我们只见一次次高投入的提速,却没有看到过数据翔实、富有说服力的评估报告,来证明提速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何况即使到了发达社会,也还需要慢一些的速度,所以在建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同时,还保留着已属高龄的旧铁路、旧公路,满足人们观光、休闲、怀旧的需要,维持着小站之间和僻远地区的运输,有的路线和设施,甚至已成为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而在我国,在令人目眩的提速浪潮中,一条条旧线被废弃,一座座小站被关闭,甚至一些本来可以作为历史文物保存的建筑和设施也被夷为平地。

其实,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速度,就是社会各方面的速度,也未必是越快越好。

自从“多快好省”成为国家的“总路线”后,“快”经常被置于首位。因为在普天之下莫非国资的年代,省不省往往无关紧要;限于落后的基础,要“多”和“好”也不容易;只有“快”既能立竿见影,又能满足从最高领导到普通民众急于求成的心态,因而习以为常。无论什么项目、什么事,提前完成了总会受到表彰奖励,被称为伟大胜利、巨大成就。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节庆前,总得提前完成什么重大项目作为献礼。甚至弄虚作假,出现先完成献礼,再返工扫尾的怪事。时至今日,还不时见到投资数十百亿的项目提前建成的报道,却极少出现因遇到意外情况或实际困难,或者原来计划不当,实事求是地延长工期的消息。是那些计划或工期本来就含有水分,还是“越快越好”的观念始终在起作用?

[原载2008年6月13日《今晚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