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过先生”与“特殊商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过先生”与“特殊商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场规律我知道,需求多了,价格会上涨;价格上涨了,会刺激更多的供应。这些我都知道。只不过⋯⋯”

这类文字相信大家耳熟能详,许多人会大声说自己支持市场经济,有开放思想,然而一谈及具体的内容,他们常常会来一句“不过”,表示现在所谈是和平日的不同。他们思维基本清晰,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不过分偏激,并不认为自己是计划体制的支持者⋯⋯我喜欢把他们称为“不过先生”。

事实上,如今的评论界充斥着的正是这样的“不过先生”,他们做文章起承转合,有板有眼,先讲述事件,阐述一般规律,然后笔锋一转,言及要旨,“不过”后面,带出的往往是他们眼里的特殊商品

改革开放以来,住房市场化使得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购买到一套昔日难以企及的住房,得以改善居住条件。然而对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商的抨击,一直为“不过先生”们所热衷。他们会说,市场化虽然是好的,只不过房子是特殊商品,因为人们有居住权,所以有关部门应该站出来控制房价,不能任由无良地产商把房价炒到天上去。批评、讽刺甚至咒骂房地产商,是他们认为对百姓负责任的方式。

在“不过先生”那里,房子是特殊商品,教育和学位当然也是。百年树人,教育好下一代是千秋之功。故此,他们都批评政府缺少经费投入教育,并且认为市场化会破坏了教育事业。因此,私企外资进入这些行业,都要经历一轮严格的“评论战”。

交通运输呢?他们可能会认为,大多数时候属于经济范畴的常态,但是,春运时期的车票,就属于特殊商品了。因为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辛苦打工一年的农民工就想在春节享受一下和家人的团聚,他们工资不多,随意涨价简直罪大恶极。

他们眼里的特殊商品,其实很多很多,“不过先生”们否认一般性,他们各自从自己角度来总结特殊商品。只不过把他们的特殊商品加总一起,就会发现,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般商品。

实际上,无论是街头的苹果,还是幼儿园的学籍、过年的火车票、一套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房子,只要是供应有限而存在需求,它就是商品,商品本身不存在特殊与否。

商品供应有限,价格不受控制是坏事。那么,这些商品应该分配给谁好呢?或者说,这些商品应该采取怎样的分配机制呢?竞争规则有很多,排队、批条、抽签、摇号都是,然而,他们其实也不喜欢排队。涨价不好,排队也不好,其它分配模式包括按等级来分配他们更是厌恶。你要问他们怎么办,他们会说,这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怎么办的问题应该交给政府。

也就是说,“不过先生”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提出问题,而非解决问题。见到涨价、排队,他们懂得基本规律,希望增加供应,但不是由市场来增加,而是把这个重担交给政府,故此“政府应加大投入”这类句子屡见不鲜。最好每个村庄都有一间学校,每个乡镇都修建大医院。让每个孩子都不失学、让居者有其屋、让人们有尊严地活着⋯⋯他们提出了很多目标。但所有这些目标都需要政府来解决。

事实上,增加供应的最有效率方法是市场。

政府当然也可以增加供应,也乐于这么做。然而市场需要什么、何时需要,因为存在不可知和不确定因素,完全由政府判断就是不可能的任务了。如果可以设定某一个模式,世界上的所有供需,只需一台超级电脑就可以完成。市场机制的所谓“高效”,是因为它就在你我当中,一个人的所需,会很快通过他的出价传递出去,市场千千万万的主体,供需交易出市价。这是能有效减少租值耗散的模式。

其他竞争规则,包括向政府伸手都要付出代价,而且必然会高于市价。故此,那些老是提出“特殊商品”的“不过先生”或许在不少人眼里是好的市民,但是他们未必真懂得什么是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