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的预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的预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那是智慧的年头。郡是愚昧的年头;

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

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

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

狄更斯传世之作《双城记》中这段恢弘的开篇词是腥风血雨式法国大革命的写照,如此经典,乃至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面向中国大众举行的“我们的时代――2012狄更斯创意写作和纪实摄影大赛”便是以此开篇词来出题(见图1),期待中国的狄更斯迷“用文字和图片去记录当代中国城市在向前发展中的独特风貌,用心灵的眼睛去描绘出今日城市的镜像,用思想的光芒去聚焦我们的城市中的明媚与忧伤”。虽为历史小说,《双城记》的预示效应却不可小觑。

此大赛旨在迎接今年2月7日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然而,此刻,所有时间即将戛然而止,无论是最美好的时代,还是最糟糕的时代,无论是智慧的年头。还是愚昧的年头,无论是信仰的时期,还是怀疑的时期,无论是光明的季节,还是黑暗的季节,无论是希望的春天,还是绝望的冬天。

玛雅人预言,世界终止于2012年12月21日,而末日论者把古苏美尔人天文记录中一颗名为尼比鲁(Nibiru)的行星拿来预测,此行星于2012年撞击地球毁灭人类。好莱坞还为此提前在2009年年底推出鸿篇巨制《2012》(见图2)。此片以4.66亿元一举夺下中国内地年度票房总冠军。至于这些影迷是痴恋好莱坞的虚构,信奉玛雅人的预言,还是力挺中国人的救世,难以辨别,但成功的至少是依附于此预言的种种商业创意。在淘宝网。“卓明谷方舟”登船卡正在热销,售价5元。在玛雅人昔日聚居地,墨西哥政府通过竖立“世界末日倒计时牌”来推动“末日旅游”,赚得钵满盆满。美国政治漫画网去年7月1日刊登的一幅漫画便对此类发末日财之举予以嘲讽(见图3)。一位佯装女巫者对众人振振有辞道:“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你们应该摆脱你们所有用不上的钱,放入我的口袋!”众人愕然。该网站近期总是拿玛雅人预言来揶揄总统大选。比如今年2月3日的一幅漫画(见图4),两位游客在玛雅人金字塔前感慨万千道:“如果纽特・金里奇成为美国总统,玛雅人预言将成真。”而在欧洲,悲观者感觉毁灭反倒可带来一丝慰藉,乐观者则视旧世界的泯灭为新世界的创生。德国《国家地理》今年二月号的封面话题便是《2012世界沉没?玛雅人预言》(见图S),背景是1994年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玛雅遗址乌斯马尔(Uxmal)。问号在此不可或缺,因为这仅为疑问,并非结论。

总之,没人会笃信玛雅人预言人类走到穷途末路,无稽之谈、杞人忧天而已。新年伊始,尽管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声称找到第二个地球,围绕着一颗编号为GJ667C的恒星运转,距地球22光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官方网站却郑重宣布:“2012,地球将安然无恙。12月21日并非世界末日,只是今年冬至日而已。”何况,2012年12月21日仅为一次玛雅历法的常规性更替,犹如岁末调换年历,周而复始。研究甚而表明,玛雅历法与数学、天文无涉,仅关乎神话与神仙故事(见图6)。

神话追问创世,即祖先何来:而预言指向不可预知的未来及难以预卜的终点,即子孙何去。

世上并非所有民族都拥有终极价值观,但每个民族必有创世纪,那些从太古走来的传说,如中华民族的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以及那些龙的传人在龙年说不尽道不完的龙的传说。

传说,龙生九子(见图7)。明代学人李东阳在《记龙生九子》中娓娓道来:“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造像;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造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造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造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造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造像;,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造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造像。”

播下龙种并盼其成龙,乃可怜天下父母心。李东阳提出的首要命题是,何谓成龙,即如何来定义成才。好,正是核心概念。龙发现并尊重其子各有所好。同时为他们各取所好各尽其好搭建舞台,行行状元便指日可待。龙之信念为:成功不可复制,但成功之路不是通向华山巅峰的天堑,而是通往罗马广场的曲径。开篇虽言“龙生九子不成龙”,然李东阳的结论实则为:龙生九子皆成龙。

近些年,国内教育界热捧哈佛教授加德纳(Howard Earl Gardner)的多元智能说(theory ofmultiple intelligences):人类个体的智能是九项智能的组合体,即逻辑一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空间一视觉智能(spatial-visual inteui,gence)、交流一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h,genee)、身体一动觉智能(bodilv-kinesthetic intelh-gence)、音乐一韵律智能(musical-rhythmical intelli-gence)、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hltenigence)、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以及生存一心灵智能(existential-sDiritual intelligence),但各项智能发展水平与潜力参差不齐,人才也就千姿百态。正因为对教育的多元评价信手拈来,龙才无愧于龙。龙生九子,既为洪荒的传说,又是科学的论断。更堪称多元智能说的预言。

而恰恰在狄更斯200周年祭那天,《洛杉矶时报》报道,过去两个月间,在洛杉矶世界试管婴儿咨询公司下属代孕解决方案机构,中国本土和美国当地的华人的需求增长250%。生育需求必须在美国方能获得满足,只因为代孕在中国大陆被禁;需求激增,则因为中国青年父母被“播龙种”的神圣使命召唤着。人口专家预测,“龙宝宝”出生高潮今年必然席卷中国人生存的每个角落。比如在上海,新生儿今年预计高达18万,远超2010年的10.02万。而之前的“千禧宝宝”、“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等扎堆出生潮,在搅乱人口波动规律的同时,也炮制教育及其他一系列社会资源配置的恐慌。

“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欧阳修《伶官传序》的开篇词虽非预言,却足以鉴今。

其实,这些父母并非神怪附体,其初衷仅限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生育,一个单纯的生理流程,异化为一个芜杂的心理预设,并把责任理所当然地转嫁给教育。

上海真实传媒去年8月中旬推出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以六大焦点为主题:起跑线、学习

革命、教育公平、高考变局、大学危机、教育前景。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的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研究生随即在《解放日报》发表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越是改革问题越多,教育的改变不可完全依赖教育改革。负责制片的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道出初衷,即恢复对教育的常识,追问教育的使命。

何为教育的使命。毋庸置疑。尽管问题显得学究气:至于对教育的常识之理解,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或许越常识性的认识,就越难以道明。

恰巧在该片公映前三天,因策划一次中德高等工程教育研讨会,8月中旬。笔者赶赴科隆应用技术大学,途径波恩。在莱茵河畔,笔者冒雨敲开波恩巷那幢诞生贝多芬的巴洛克祖宅。那儿,笔者获悉,为承续家族唯一的生存方式一效力宫廷乐队,贝多芬竟然是在父亲的棍棒下苦学音乐。虽然此说无以考证。虽然14岁就被宫廷首席乐师认定为“第二个莫扎特”的贝多芬。其成长为集西方古典主义音乐大成者乃禀赋使然,但足以让笔者惊愕。惊愕的是,棍棒教育,这个为世人所不齿的教育方式,在贝多芬身上竟然颠覆教育的常识。但决不可颠覆的是,在教育问题上,以结果来证明手段的正确。这或许又是一个常识性问题。那么,到底何为教育的常识?

近年来在大陆走红的台湾作家张大春通过演绎汉字来教自己子女识字。他最近的―篇文章中写道:

“身为一个父亲,那些曾经被孩子问起:‘这是什么字?’或者‘这个字怎么写?’的岁月,像青春小鸟一样一去不回来。我满心以为能够提供给孩子的许多配备还来不及分发,就退藏而深锁于库房了。老实说:我怀念那转瞬即逝的许多片刻,当孩子们基于对世界的好奇、基于对我的试探,或是基于对亲子关系的倚赖和耽溺,而愿意接受教养的时候,我还真是幸福得不知如何掌握。”

进而他又讲述:“美好的时日总特别显得不肯暂留,张容小学毕业了,张宜也升上了五年级。有一次我问张宜:‘你为什么不再问我字怎么写了?'她说:‘我有字典,字典知道的字比你多。’那一刻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父亲,能够将教养像礼物一样送给孩子的机会的确非常珍贵而稀少,”

亲子教育往往随子女成年而终结,因为成年子女可以拥抱社会这部大百科全书,其容量与父母毕生经验相比,毕竟不可同日而语,更因为子女在成长中学会学习,以这种学习方法论驰骋终身。

亲子教育如此,学校教育亦然。据不久前去世的中国政治学奠基者赵宝煦回忆。在西南联大政治系的一次迎新会上,时任政治学系主任张奚若激昂地说道:

“学政治系是升官系,经济系是发财系,假如你要是抱着升官的目的到我这来呢,我告诉你你走错门了。你要是升官呢,你上小龙坎,就是在重庆南岸的中央政治干校,你要做官你上那儿去。你上我这来你要是拿了文凭,结果你就绝对做不了官,因为绝对不喜欢我们这里出来的人。你要是想当个学者,我要先告诉你四年我培养不出学者来。那你说你到我这来干吗呢?我就告诉你到我这来就学一个念书的方法,如果以后你愿意念书你就学一个念书的方法。”

对新生赵宝煦而言,这段迎新辞既是一股震撼,更是一腔激励,他由此毅然走上治学之路。

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的箴言,这便是教育的常识。同样凑巧在2月7日那天,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10位教科文卫体界人士畅所欲言,国务院总理重申这条教育常识,

于狄更斯,小说可预言:于玛雅人。历法可预言;于青少年,教育可预言。

教是为了不教,一条教育的常识,更是一则教育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