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营造良好心理环境,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营造良好心理环境,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交际能力的强与否,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的自信心。本文就怎样营造良好安全的心理环境,来如何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作了几点尝试。

【关键词】心理环境 交际能力 心理需求 心理空间

马克思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血家认为,寻求和建立关系是人类的本能,是内心活动的基本驱动力。交往使联系成为可能,所以它是人的心理需求,而且是基础性的需求。

课堂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能否在课堂取得有效学习,心理行为、情感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管理是构建和维持有效学习环境的一个过程。这里的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心理环境。物理环境包括班级规模、教室设计等,而心理环境则包含的因素更多。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起主导因素。教师的情绪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学习行为。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和信任。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不可或缺的,关系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要扮演特定角色,同时还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因此,教师必须以平常的心理、平等的心态棉队学生,以自己的豁达、开朗和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自信与信赖、宽容与互动,建立起师生间、同学间的信任、尊重的合作关系,提高学生在课堂、课间乃至社会的交际能力。

什么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交际语言的理论核心。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四方面的能力,即(1)语言知识的能力,即语法。(2)社会语言知识能力,即社会文化知识。(3)话语能力,即运用语言做事的能力。(4)交际策略能力,即交谈者开始、终止、更改话题的能力。所以,语言知识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交际能力无从谈起,语言知识能力会影响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一、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能力

心理安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接受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也是伴随着师生间交往互动,情感交流,意志努力的综合过程,是学生内心世界全面参与的过程。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多用鼓励的,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对话,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消除学生的胆怯和依赖的心

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学困生和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关心和鼓励,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尽可能地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微小进步,点滴成绩予以认可和接受,并给予表扬奖励,这样,给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促使他们自信自强,乐观向上,充分释放内在潜能,进一步追求新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不断改善自我,提高自我。

二、激发内在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层次整体,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以及自我尊重需要)得到适当满足时,才会持续不断努力,具有对自我实现的较高追求。

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虽各有差异,但他们有着一种共同的心理需要,即尊重的需要,这一需要不仅贯穿在他的学习、生活以及一生发展当中,也是他各种需要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需要。只有当这一需要得到满足时,小学生才会有更高的追求。

心理需求是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力量源泉。心理需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心理优化的主要阵地。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从学生兴趣、愿望、自信的心理出发,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需求;教师的导入要新颖、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教师的教学组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要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而学会学习方法,又要给学生创设自学机会,让他们自我探讨,再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学会自我发展,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这种内在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拓展心理空间,促使学生具备主动发展能力

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就更为强烈。"由此想到,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一定的心理空间,让他们能自由的想象,发表见解,按自己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融合,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例如小组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模式,在小组中,学生的心理是自然的、完全的。这时,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小组中的一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在讨论时巧妙引导,把讨论引向高潮:当学生性格内向或担心同学嘲笑,不愿开口时,给予及时鼓励,增强其信心;当问题难度大,小组成员一筹莫展、出现冷场时,给予点拨诱导,促其茅塞顿开、灵感突现;当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局面处于僵持状态时,给予巧妙化解;当学生讨论时浅尝辄止或出现明显破绽时,给予提示、纠正。教师犹如辛勤的巡逻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里遇到困难就迅速援助哪里,适时引导,促使讨论高潮迭起,精彩呈现。

另一方面,教师在参与讨论同学生直接交流过程中,还应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梳理归纳,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哪些问题分歧较大,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学生理解过于肤浅、讨论意犹未尽,哪些问题学生普遍感到难于理解。这样在全班交流时对不同问题就可区别对待,有所侧重,或一带而过,或组织激烈辩论,或启发互相补充,或精心讲解,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得到每个问题的合理答案,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

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效果越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理解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环境,以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合作学习要依靠教师的指导和日常的长期的训练。首先,小组成员的安排,应异组同质,同组异质,这样才能保证小组交流中有效的发言;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如果每个成员都只顾着自己的发言,不能针对同学的意见或反驳或补充,我认为这样的小组合作可能是无效的--原本小组交流要的就是一种思想的交锋;最后,教师要深入到一些小组中去,了解小组合作的实效,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在班上小结。比如,哪组在合作中有什么值得推广的优点,哪组在交流中有了什么独特的体验等等。这样的指导,既是表扬,又是经验推广。久而久之,小组合作的实效就可以看见了。

探究是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进行的,也是在畅所欲言的民主对话的气氛中进行的。我们要注意调整课堂上的权威结构,把教师和管理者的角色逐步转化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把确立民主、平等、亲密的情感作为师生之间处理问题的基本前提。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积极探究的成分增多了,探究的余地拓宽了。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就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心理放松了,语言的习得才更自然,交往交际也才能更自然,愿说、会说,才是提高交际能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