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返地球》:无惧才能生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返地球》:无惧才能生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这个暑期档,一部名为《重返地球》的美国影片在国内上映。作为一部科幻片,它的背景设计略有新意:由于地球污染,人类不得不集体大撤退迁居遥远的星球,那里的原住民豢养专门靠人类恐惧发起攻击的怪兽……人类发展进入后地球纪元1000年。同时,影片中桥段也颇有未来感的科幻元素:智能纤维制作的防护衣、N种攻击效果的短剑、贴附身体的工具箱、星际间的虫洞旅行。

不过,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很难被称为大片,不仅故事简单得可以完全预测、战争场面不足,甚至不是以3D形式出现的,它的演员也极其少,虽然有大牌的威尔·史密斯参演,但是为了衬托担纲主演的儿子,他几乎全程都只能躺着动动嘴,而小史密斯尽管已略显翩翩少年的风采,演技还是颇为单薄。说起来,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给科幻片添了一点人情味:没有冷冰冰的机器人对决,而是父子间亲情碰撞;探讨的不是高科技,而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恐惧。

父子间化学反应颇为感人

《重返地球》在北美上映恰逢父亲节周末,这似乎暗合了它的主旨:父子亲情,不管是影片中父子还是现实中的史密斯父子。这个故事本身相当简单:身为将军的父亲为磨练儿子而带其去太空执勤,熟料飞船失事迫降在当时已是“一级隔离区”“每种生物都进化得足够杀死人类”的地球,附加一只时刻伺机吞噬人类的怪兽。由于父亲受伤,营救计划落在儿子身上。可以说,这就是一部青涩少年成长记。

当然,我们可以预想到,这个少年在经历与群猩赛跑,与水蛭交命,与巨鹰比翼,与猛兽肉搏,与酷寒博弈之后,成功战胜怪兽、完成任务,营救父亲返航。不过,更令人欣慰的是,这场后地球时代的血战,成功修复了本已矛盾重重的父子关系。

曾几何时,父亲不满儿子的莽撞与懦弱,而女儿为救儿子被怪兽吞噬的经历又让其对儿子产生了些难以言喻的芥蒂。反观儿子,既仰慕身为超级英雄的父亲,又怨恨其“忽视”自己。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种欲远不舍、欲近不能的父子关系现实中也不少见吧!

其实,我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父亲在子女尤其是儿子成长中的作用吧。近年,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梅拉妮·斯过这样一项研究结果:通过对近千名25-74岁受访者多天的心理情绪状况调查,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成长期父子关系良好的男性受访者应对当前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时比较不易情绪化、抗压能力更强。

无惧才能生存

除了父子亲情,《重返地球》还将目光放在了一种人类最原始的感知上,那就是“恐惧”。相信所有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记得将军父亲的那段话,“恐惧并不真实存在,它只是你脑海中的衍生物。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危险是真实存在的,然而恐惧,它只是你的选择。”估计这段话会登上不少人的签名档。

在电影中那个未来1000年的环境中,恐惧对人的影响比现在大得多,那才是真正的生死攸关。在人类新移居的星体上,原住民放出了一种怪兽,它又聋又瞎,但是能够通过嗅出人类的恐惧精准定位猎物。对此,人类的解决方案是:别怕它,它就“看”不到你。

当然,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解决方案实施起来何等困难。毕竟,面对一只青面獠牙的庞然大物,训练有素的士兵也就是片中所谓的“游骑兵”也难以控制恐惧,何况我们的小男主角在片头还落选了“游骑兵”选拔。事实上,这一点只有“父亲”做的最好,他能够完全在怪兽面前隐身。因此,他说出那段有关“恐惧”的感悟,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他的生存之道。

不过,这种生存之道在现实中似乎不完全正确,某种意义上讲,很多时候恐惧反而有助于生存。德国以针对性和实用性著称的心理专家多丽丝·沃尔夫分析,当我们认为有某种危险时,我们的躯体就会迅速和自动地处于警觉状态:心跳和呼吸加快,肌肉紧张,两手出汗,脸色通红或者苍白,血压升高,甚至小便失禁。一句话,我们的身体很难受。这是我们在动员所有的力量进行“抗争”或“躲避”,性命关头,我们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做好了准备,这些都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自我保护机制。

如何与恐惧相处?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既非史前一万年,也不是地球大撤退后的一千年——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最安全的星球上,我们的恐惧理应越来越少。然而事实上,怕黑、怕飞机、怕水、怕小动物,还有密集恐惧、幽闭空间恐惧等层出不穷的名词,我们每个人都有些恐惧的东西。

怎么才能像电影中的将军父亲那样无惧呢?以现代医学看,这更像是他大脑中的杏仁核在搏斗中受到伤害,让他成了生理意义上的无惧者。

杏仁核,位于大脑颞叶顶端,因其形似杏仁而得名,是大脑中直接与恐惧知觉相关的结构。现实中,也有一些在青春期杏仁核受到损伤的人,像“父亲”一样,无论经历何种危险状况,哪怕被尖刀胁迫,都表现得无所畏惧。

但是,即便是他们,依然会感受到来自自身的恐惧。今年早些时候,神经科学家约翰·威幂通过让杏仁核受损而无法感知恐惧的病人们吸入35%的二氧化碳,让他们感到了恐惧。这就是说,破坏了掌握恐惧的“硬件”,人类还是逃不脱恐惧。

既然现实中的我们做不到像片中主人公那样的无惧,他的另一句话可能更有意义“恐惧是我们对还未发生的事情的一种预想”,这似乎是要告诉我们,不要惧怕那些看起来很可怕的实物,不要让过度的恐惧堵上享受多彩生活的大门。当然,片中一些克服恐惧的小技巧还是可以学起来,比如,单膝跪倒以缓解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