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录取“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录取“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转眼间,又一批大学新生走进了梦想的殿堂,开启了期盼已久的新生活,这无疑是最满意的结果。然而,对于那些今年未被录取,遗憾落榜的考生而言,这亦是刻骨铭心或是伤心落泪的经历。

回忆起在录取第一现场的那些日日夜夜,笔者都难以忘怀。在这些日子里,每一个录取批次,院校所提交的录取信息要经过笔者所在的工作组逐一严格审核。其中,我们见证、审核了大量状态为“预录取”的考生,这类考生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这意味着这些考生即将可能被正式录取;同时也处理不少“预退档”的考生,而对于这类考生,一旦院校退档理由经过审核、符合政策规定,很显然,等待这些考生的结果只能是退档。

面对无情被退挡,一些考生(这其中不乏许多高分考生,比如超过某批次省控线40、50分者)又无法通过征集志愿选择到满意的大学和专业,只能录取到下一个批次院校,或无奈只有收拾行囊再战高考!

对于高考落榜这个结果,笔者在与不少家长和考生交谈中发现,很少有人去反思是否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而是一味地把责任推到了高考分数不够高、运气不好这样的外在原因上。

对于高考录取落榜的遗憾结局,我们只是被动接受,还是吸取教训、借鉴经验?

落榜原因,究竟是出在分数不够高,还是志愿填报方法不对?

有没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可以直接借鉴,把高考分数合理利用,填一份科学合理的高考志愿,既能规避落榜的风险,也能进入一所满意的大学,读到合适的专业?答案是肯定的。

有言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借鉴成功看的经验,参考失败者的教训,就可以让我们在来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上更有自信、更加从容。在2012年录取结束之际,笔者就将在录取中搜集到成功或失败的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真实案例提供给大家,并通过详细的解析,为大家解答上述的一些疑问,也以这篇文章为即将参加2013届高考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志愿得当,大学在望

案例一

朱同(化名),理科考生。2012年高考成绩595分,超过一本省控线77分。

朱同的志愿填报情见表1。

2012年7月15日,本科一批次开始投档,朱同的档案第一时间投进了武汉大学。其第一专业志愿经济学类专业在朱同所在省只招2人,由于该校实行分数优先的政策进行专业安排,排名在朱同前的考生也有超过2人将经济学类置于第一专业,故未能被录取。当检索第二专业时,还有空额,则被录取到第二个专业:信息安全。

为了了解朱同的志愿思路,笔者曾致电与其交流志愿填报心得。经过几次沟通了解,原来他首先以分数定位,根据自己的分差,选择了几所近三年录取分数超省控线70~80分的院校作为A志愿院校目标院校,最终选择了武汉大学作为自己的A院校志愿。由于四川省在本科第一批次实行的是5所院校志愿全平行的投档模式,为了在几所院校志愿之间拉开梯度,院校2志愿则选择了近三年录取分超过省控线60~70分之间的院校,院校3、4、5均为录取分超过省控线30~50分之间的院校,先后顺序以考生的喜好程度排序。专业选择方面则兼顾其父母的期望和考生的兴趣,在考虑所选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基础上,以经济学、财会、通讯工程、信息安全等为主。

如果朱同的分数未达到武汉大学的调档线,还有机会投入其后续院校志愿吗?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四所院校的调档线。西南财经大学为535分,西南交通大学为549分,华北电力大学为540分,四川大学为557分。也就是说,以朱同的分数,即使无法投入武汉大学,投入后续院校可能性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案例二考生孙紫红(化名),文科,分数470分,超过二本省控线16分。志愿填报见表2。

从志愿表也许还看不出这份志愿合理设计的端倪,不如我们走到志愿填报背后的故事,来看看这份志愿是如何诞生的。

在拿到高考成绩时,因为分数比预期低,因此原本计划中的省属师范院校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加上其父母不希望孩子读书走得太远,这使得考生的大学志愿选择显得进退维谷。

怎么办?经过家长和考生反复的考虑和商河之后,决定放弃地域限制,选择去省外就读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或者适合考生高考分数的大学;在专业选择上,考生和家长一致认为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法学专业比较适合考生。

由于考生所在省本科第二批院校志愿模式和第一批大有不同,表格中第一栏的院校逻辑志愿顺序分1、2两种,其中“1”为第一院校志愿,“2”为四个平行的第二院校志愿。

我们把注意力再次回到考生的志愿设计表上,在这个表中,海南师范大学被放到了第一院校志愿的位置。对于这所大学,考生和家长就该校近四年的录取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所学校的波动值很大,2008年~2011年内高峰值为超二本省控线26分。低峰值仅超过6分。根据这种形式,考生和家长分析该校2012年调档线很可能会超过16分(考生只超过二本省控线16分),但也可能不会超过这个分值。就在家长为了将海南师范大学置于第一志愿,还是另选其他院校而纠结时,考生决定大胆赌一把。由于第一志愿是否被录取的不确定性,为了稳妥起见,考生和家长重点寻思着是否有万全之策:如果第一院校志愿一旦落榜,后续平行的二志愿院校还有被录取的可能吗?

对于面临的这道难题,在咨询了一些志愿指导专家和高校招办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后续平行二志愿前三所院校选择在近四年内至少有两年以上在平行二志愿有录取考生现象的院校;最后安排一所新晋级为(以前为大专院校)本科的院校作为保底。根据这个方案,得出了上述设计出的院校志愿设计表。

7月23日晚,本科二批次开始投档,孙紫红所填报院校投档分如下:海南师范大学469分,甘肃政法学院460分,山西师范大学454分,四川文理学院455分,成都工业学院454分。经过第一次投档,只剩下山西师范大学和成都工业学院还有生源缺额,其余院校全部一志愿满额。考生投档至海南师范大学,按照115%的投档比例,共计投档126名,实际录取人数为110名,但考生排在了112位,所以考生很可能面临落榜。第二天,录取结果出来,考生被学校以“总分低,综合择优”的理由予以退档。幸运的是,两天之后,在平行二志愿投档中,考生被投档到山西师范大学,并被其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行政管理录取。至此,考生的大学梦得以实现。由此观之,在梯度志愿投档模式的过程当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后续二志愿完全可以有效避免因第一院校退档而造成直接落榜的结果。

上线落榜,得不偿失

看完上述两个成功的案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感悟和收获。而接下来,笔者将选取一些真实的落榜案例,从另一个角度为大家详细解析。

案例一

考生徐明(化名),理科考生,高考分数505分,超出二本省控线60分。志愿填报情况见表3。

以徐明的分数,他的电子档案顺利地投到~志愿院校。但不幸的是,该考生却遭遇退档。该院校给予的退档理由是:我校采取“专业清、志愿清”的原则录专业,该生所报专业已录满,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故退档。

根据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近三年在该省招生录取数据的分析,这位考生的分数考取该校绰绰有余,不仅如此,该考生还有可能读到该校实力优势、特色而口碑不错的专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考生进档后被退档,而无缘录取到所报的第一院校志愿的五个专业其中之一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学校的分专业录取规则。该校采取的是“专业清、志愿清”的原则,所谓“专业清、志愿清”即是指学校对于进档考生,优先参考学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由于报考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考生多,分数也较他高,因此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只有看后续专业是否有被录取的可能,不幸的是考生所填报的五个专业中第二、三个专业全部录取的为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而后面的两个专业则录取的是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加上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进而失去了最后的录取机会,遗憾地高分落榜。

录取规则是高校在高考前,经上级教育部门审批并公布在《招生章程》中的录取原则。录取规则一般包括由录取原则、调档比例、分专业录取原则、语种、单科要求、加分政策、体检等内容组成。其中,分专业录取原则是决定进档考生是否被录取最重要的因素,徐明则是因为对分专业录取原则不了解而导致扎堆填报学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且较多将其填报于前几个专业志愿中)而被退档。

案例二

考生罗阳(化名),理科考生,高考分数489分,超出二本省控线44分。志愿填报见表4。

该考生第一志愿报考院校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进档后由于总分偏低,不服从专业调剂,被学校予以退档。原因何在?不妨仍然从志愿表的设计说起,详见下表。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考生所传达的意愿:非土木工程专业不读!全部院校志愿都不服从专业调剂,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生或许对土木工程专业抱着志在必得的信念。

但结果,考生所填的五所院校均给他开起了巨大的“玩笑”,不妨则看看表5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即便考生把所选择的这五所院校的其中之一填在第一院校志愿,以其489分的分数,仍然无法被录取。由此不难发现是考生的院校选择和考生分数的匹配度出了问题,由此折射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精心筛选出一所切合考生实际分数的大学,此为前期的志愿填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件事。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考生非读土木工程专业不可,那么他也可以选择一些近三年该专业录取分在自己分数范围内的院校。另外,他也可以选择填报上述学校中与土木工程相近的专业,待进入大学后再寻机会转到土木工程专业也未尝不可,何必在志愿表中那么武断、坚决地只填一个专业,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呢?

案例三

理科考生严静茹(化名),考分417分,报考专科一批次院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护理学专业(涉外护理方向)。当该批次投档启动后,该考生由于超过该校调档线分数较多,档案被顺利投进。然而,该考生最终却退档了!

学校给予的退档原因是:“考生英语成绩未达到所报第一专业——护理学专业(涉外护理方向)的成绩要求,且身高也未达到本专业要求,所报其他专业已录满,且不服从调剂”。对此,笔者立即进行了退档审核,当笔者查阅到该校的《招生章程》后,发现2 D12年该校《招生章程》第五章14条的第四款和第五款明确规定:“我校护理(涉外护理方向)要求外语考试单科成绩及格(总分150分,90及格)。”“鉴于医药类专业培养要求和就业特点,护理类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一股不低于165厘米,女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55厘米……”

笔者进一步调看该考生的体检表,发现其身高只有150厘米;而根据该生的成绩表显示,其英语只有69分,考生的单科成绩和身高均未达到学校的要求。加上考生填报的其他专业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均已录满,不服从专业调剂。所以,学校给予的退档原因是有理有据、符合政策的,该考生也只能被作退档处理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得出的教训就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或者家长只把注意力放在分数之上,而没有花时间去认真阅读该校的《招生章程》中的特殊规定,那么只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一名录检工作者的心里话

在录取场,笔者每天都会见证到数以千计的考生录取状态由“预录取”变为“录取”。同样,也会见证数量颇多的考生状态由“预退档”变为“退档”。作为一名录检工作者,我们的情绪也时常有意或无意间受到影响,既为考生被录取感到高兴,也为那些因填了无效志愿而落榜的考生感到无比惋惜、遗憾。

那么是什么样的志愿设计问题,导致了考生被退档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录取场大量搜集的退档案例,总结出来,给大家分享以下几点心里话:

第一,考生没有仔细阅读高校在当年的《招生章程》中对报考该校考生在单科成绩、身高、视力等具体方面的特殊要求,由于考生未达到这些专业的具体要求,最后导致落榜。

第二,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专业志愿只填有限的一个或者两个,或者在没有分数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了“不服从专业调剂”这个选项。对于专业志愿只填一两个的问题,是考生的自由选择权,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考生本身高考分数没有绝对优势,且对某个专业都没有细致、周全的了解情况下,孤注一掷只填一两个专业,落榜风险十分之大。每年因为这个原因被高校退档的考生数量,占据了高校退档学生总人数的绝大多数。对此,笔者建议,在专业志愿的选择上,将志愿表中的六个专业志愿都填满,专业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彼此之间关联度较高的即可。对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由考生具体情况而定,如考生分数没有优势,又想进入某所大学,建议选择服从调剂。因为现在许多高校都制定了相关进校转专业政策,优先确保录取,进校后再换专业难度就要小得多。这个策略非常适合实施院校志愿全平行投档模式下的一本批次院校。当然其他批次也可参考进行。

第三,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院校志愿的分布梯度设计还不够科学,或者有的考生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要对院校志愿的梯度进行设计。比方说,在本科一批次院校设计中,假设有5个院校志愿,分别是A、B、C、D、E。按照院校志愿之间存在梯度的设计原理,那么如果A院校近三年的录取分都超一本线50分左右,那么B院校最好选择调档线超一本线40分左右的院校,以10分为一个梯度的话,后面的就可以以此类推。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每一所院校都有可能成为被投档的单位,避免了因院校志愿间没有梯度而造成后续志愿无法投档、最终落榜的结局。

第四,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考生和家长都需要提早做好准备“功课”。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可能导致高考志愿成为无用功。笔者发现,几乎每一所高校的录取都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而对于这种规律的总结和把握,绝非高考志愿填报那有限的几天时间就可以轻松搞定。为此,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家长和考生从高三开始的那一刻就要准备。因为开始得越早,才能更清楚地把握考生对于专业的喜爱、大学的意愿,才能避免因为盲目、赶时间地去报考志愿而造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