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生儿用药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生儿用药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新生儿处于生理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药物在体内过程不同于其他年龄组的儿童及成人,为了使新生儿安全有效地用药,本文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浅谈新生儿用药特点

【关键词】新生儿;药物吸收;药物分布;药物代谢;药物排泄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469-01

新生儿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内的小儿。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为了适应新环境,各个系统都必须经历巨大的解剖生理变化,但因其身体机能还不成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整个儿童时期最高。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生儿处于生理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不同于其他年龄组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为了使新生儿安全有效地用药,必须熟悉新生儿用药特点。

1 药物吸收

(1)胃肠功能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

新生儿初生时胃液PH>6,24~48:小时内胃液酸度显著增加,PH值为1~3,因此此时不宜口服在酸性环境中易失活的药物。随后胃酸分泌减少,出生后10天,几乎处于无酸状态,以后酸度又逐渐增加,到3岁时才达成人水平。因此,新生儿口服药物吸收的量较难预料。

新生儿胃生理容量小,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收缩较强,贲门括约肌较弱,胃食道反流常见而易引起呕吐。

新生儿胃仅表现收缩而很少蠕动,胃排空时间为6~8小时,6~8个月龄时才接近成人水平。因此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比预计的吸收更完全;主要在肠道中吸收的药物吸收推迟,出现作用较慢;另外,新生儿的小肠液pH值也较高,肠蠕动不规则,口服给药的吸收量难以准确估计。

(2)皮肤或粘膜对吸收的影响

新生儿的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皮肤角化层薄,药物经皮肤吸收的速度和程度比成人高;新生儿粘膜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迅速。当皮肤有炎症或破损时,吸收更多,若局部用药过多可致中毒。如小儿口服滴剂、滴鼻剂、喷雾剂、通过直肠粘膜吸收的栓剂,通过皮肤吸收的粘敷剂等,用药时需谨慎。

(3)用药部位的血流对注射给药的影响

新生儿血流速度快于成人,平均心率为120~140次min,心排血量180~240ml/(kg.min),比成人多2-3倍。新生儿肌内或皮下注射后的吸收主要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度。新生儿肌肉组织较少,皮下组织相对量较大,局部血液灌注不足,特别是在缺氧、低体温或休克时,吸收量减少。当这些部位的灌注减少时,药物可滞留在肌肉中,局部逐渐蓄积会产生“储库效应”,导致药物释放缓慢,吸收变得难以预料;当灌注突然改变时,进入循环的药量可意外骤增,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而引起中毒,非特殊情况一般新生儿不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给药吸收最快药效也可靠,但对新生儿静脉输注液量不能大,输注的速度不能过快。对于作用剧烈的可能引起中毒的药物如戊巴比妥钠、地西泮以及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易引起危险药物,静脉给药更应慎之又慎,并做好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准备。

2 药物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转运与体液、组织血液量、药物蛋白结合率、体内脂肪含量、膜通透性等有关。

(1)体液比重大:从体液占体重的百分率看,足月儿为80%,未成熟儿高达85%;细胞外液占体重的45%,约为成人2倍。药物首先在细胞外液均匀分布才到达治疗部位,而新生儿细胞外液的比例较大,因此会使治疗部位的药物浓度被稀释为成人的1/2,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较成人敏感。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取决于它们之间的亲和力及血浆蛋白的量。新生儿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均较低,且与药物的亲和力较低,因此当血液药物总浓度不变时,药物在血浆或组织液中的浓度升高导致药物中毒。某些药物与新生儿的血浆蛋白的亲和力低,如新生儿使用苯巴比妥容易中毒,是由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能力差,游离的苯巴比妥血药浓度过高所导致的。当新生儿出现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或同时接受其他蛋白亲和力强的药物治疗时,均可降低药物与白蛋白的结合率。

(3)膜通透性:新生儿血脑屏障尚未形成完全,膜通透性高,有些药物在脑组织和脑脊液中的分布较成人多,例如氨苄西林,对脑膜炎的治疗较为有利。

(4)脂肪含量少:足月儿的脂肪量仅占体重的12~15%,早产儿仅占体重的1%~3%,因此脂溶性药物(如地高辛)的组织分布和结合不足,血中游离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容易发生中毒。

(5)其他因素的影响:新生儿因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增高,一般在生后2~4天出现;也较易出现较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且血PH稍低,它们也可置换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使游离药物浓度增高,药理作用增强,甚至出现毒性。某些药物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强,如磺胺药、吲哚美辛、毛花苷C等可与血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使血浆中游离的胆红素增加,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胆红素易进入脑细胞内,出现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导致死亡。

3 药物代谢

新生儿肝脏内的很多酶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因而其解毒功能很不完善。大多数药物在体内有两种主要生物转化过程:

一是非合成性代谢(I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羟化反应,有许多代谢酶的参与。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肝脏羟化、水解功能及酶的活性不足,药物的作用受到影响。如新生儿肝细胞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总量仅为成人的一半,对茶碱、咖啡因、安定、苯巴比妥等水解清除率低,半衰期明显延长。

二是合成或结合代谢(Ⅱ相)反应,主要是药物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及甘氨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加。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分泌量及活性不足,使药物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量显著减少,药物易游离在体内,药物代谢缓慢,血浆半衰期延长,以致发生蓄积中毒。如氯霉素的半衰期,成人为4h,而新生儿为25h,易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腹部膨胀,继而体温过低,肌肉松弛,呼吸困难,面部血管因缺氧而呈灰白色,称为“灰婴综合征”。因此新生儿以不用氯霉素为好。通过该途径代谢的药还有:吗啡、对乙酰氨基酚等,所以应用非常谨慎。

4 药物排泄

肾排泄是药物排泄的主渠道。新生儿体表面积较成人相对大,其肾血流量却只有成人20%~40%,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30%~40%,肾小管的排泄能力为成人的20%~30%,早产儿则更低,因而对药物的肾清除能力明显低。如主要由肾脏排泄的四环素,其半衰期由正常的8h,延长到108h,极易在血液中蓄积而引起中毒。如缺氧和低血压可使肾血流量减少,注意减少剂量,延长间隔时间。一般来说,日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药物半衰期越长。

参考文献

[1]沈刚,李智平.新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12

[2]香秀坤,张正和.小儿家庭用药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

[3]胡亚美. 张金哲、江载芳.儿科药物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15

[4]李振芳.实用儿科药物剂量速查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