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联拟写题”应试指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联拟写题”应试指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真题再现】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榜首。伦敦奥运会,将于7月27日至8月12日举行,中国将派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激励中国代表团,某网站征集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点拨】

上述例题属于“对对联”类典型试题——所给对联的上联已完成,要求我们对出下联。解答此题,我们首先必须全方位审视、解剖上联的内容表意和语法结构特征:从内容角度看,上联系对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辉煌成绩的回顾;从语法结构角度看,“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可一分为二,“忆往昔”系由动词、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表示时间;“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有了这样的审视与解剖,我们根据命题者所限定的“伦敦奥运会”这一情境要求,紧扣“激励中国代表团”这一主题,对出下联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看今朝炎黄骄子伦敦谱新篇

【技法导航】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具有汉语内涵和神韵的一种文体。对联具有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知识性广、趣味性浓等特点。

应对“对联拟写题”,我们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对联形式与特征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注意对联拟写要求

1.注重构思。就是要讲究新巧。一般要从所写的对象本身出发,考虑采取适当的表现手法,或正反相对,或虚实相衬,或俗中见雅,以期更好地表现客观对象,抒发主观情感。

2.把握特点。就是要有针对性。从情调上讲,春联应激情满怀,喜联须喜气洋洋,挽联应情谊深深,讽喻联应战斗性强,山水寺庙联应文学色彩较浓。

3.讲究格调。对联要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奋发向上的精神,充实而真挚的感情,雄放而高昂的格调。要体现出时代特色,万不可陈词滥调。

4.锤炼语言。对联的语言要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要给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具有直观形象感;还要富于音乐美,即要求写作对联讲究平仄格律,注意节奏。

【实战演练】

1.思乡怀土,是人之常情。下面是一副叙写“游子”“旅人”离乡之苦、思乡之情和回乡之难的对联的上联,请你帮助对出下联。

上联:更鼓易惊游子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咬文嚼字》是国内一本专门给出版物文字“挑刺”、纠正语法错误的刊物,该刊打算用一副对联作为他们杂志的宣传广告,请帮他们对出下联。

上联: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对联拟写题”应试指津》

1.示例:轻舟难载旅人愁。

2.示例: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

妙语采撷

心弦上的另一片风景

湖南 罗小军

【名家佳段】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暗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洒满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节选自鲁彦《听潮》)

就站在海边,向往这铺天接海的云霞吧。大面积的、扇面形的云霞,从白棉花球的堆积,变成了金色的菠萝。然后出现了一抹玫瑰红,一抹暗紫,像是远方的花圃,雪青色,灰黑色,褐色和淡黄色时隐时现,掺和在一起。整个的天空和海洋也随着这云霞的色彩而渐渐暗下来了,陡地一亮,落日终于从云霞的怀抱里落到了海上,好像吐出了一个大鸭蛋黄,由橙黄、橙红,变得鲜红,由大圆变成了扁圆,最后被汹涌的海潮吞没了。

(节选自王蒙《海的梦》)

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朴素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竟大亮,谁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睡熟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

(节选自冯骥才《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借鉴点】

再美的景物,如果缺少了灵动的笔墨,也会黯然失色;相反,若能调动精美的文字,即使寻常的风景,也能光彩照人。尤其是在叙事或抒情之时,若能恰当地加点景物描写,情感会更为充沛动人。三位作家的这些写景片段,至少可以教给我们以下几种技巧:

技巧一:详略有致,景物生辉。描写景物,不在乎长短。详细时,你可以泼墨如云;简洁时,你可以惜墨如金。像鲁彦的《听潮》,通篇是写景,也正是描写细腻,才让潮来潮去的景象宛若眼前。王蒙先生的《海的梦》笔墨细腻,将海边日落之景描绘得极为逼真。冯骥才先生笔下的春景,则是用“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营造出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奇妙效果。文字不多,景物却犹如画龙点睛,令文章光彩夺目。

技巧二:活用修辞,景物出彩。写景的文章,总是离不开精美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景物会形象逼真;用拟人,景物会平添情感;用排比,景物会美如画卷;作比较,景物会特点鲜明。在鲁彦笔下,波浪像在“轻轻吻着岩石”,又“朦胧欲睡似的”,就连远处的灯塔也变成了“一颗红玉”,其温柔、美丽的特点真是活灵活现。如果缺少了这些修辞,景物还会有这种动人的风采吗?

技巧三:寓情于景,景物含情。照片上的景物再美,却总是难以让人动情,这是为什么?因为它们往往只是一种客观的拍摄。要知道,景物如果离开了情感,会大为失色。以上三个片段,均是饱含深情的描写。相比之下,《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表达情感更为直接。文章透过“顶”“沾”“喷”“吵”等一连串动词,以及“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这一抒情语句,将作家对维也纳春天的喜爱之情,状写得淋漓尽致。

【仿写示例】

一阵秋风吹过,山坡红了。那是火红的枫叶,如晚霞似秋云。山开了,无数道丝状的花瓣,打着卷儿,使劲从花蕊中抽出来,恰如一位披着金发的小姑娘。它是那样绚丽,那样娇艳。秋风吹来了,那清澈见底、宛如明镜的湖水在这时也荡出一圈圈涟漪。草滩上的草儿都变黄了,好像给天地铺上了一块块金色的地毯。

(吴芳《秋色》)

冬,持着轻柔的舞姿姗姗而来。萧萧寒风,呼啸于枝头,急驰于旷野。北风卷地,衰草连天,鸿雁早已不见了踪影,寒空中只留一声孤雁长长的哀鸣,雪花不知何时翩翩而起。漫天飞舞的雪花,是隆冬最好的代言。大雪包裹的世界,生命早已入梦。蓝天蒙上了灰色的幕布,那淡淡的浅灰之后,隐藏着的是一片纯洁的湛蓝。轻灵的白鸽也懒于在高空中飞行,没有了白云碧霄的陪衬,它打算放弃长途旅行,静默在高高的屋顶上,注视着这万籁俱寂的世界。

(陈华《生命的四季》)

碎雪团团,随阳光而流转;晶珠粒粒,含霞光而滚动;星光点点,坠寒露而闪烁。百米来长的峭壁上,跃动着数十条瀑布,细如银蛇,长如蛟龙,扭动着,狂舞着,呼啸着,在日光下闪烁出耀眼的银白的光,从苍黑的山石间奔腾而过,仿若无穷白皙润泽的珍珠飞滚落下,熠熠生辉,光彩照人!飞溅的水珠在山石之间轻快、欢乐地跃着,密密地打在水面上,奏着雄壮而又多彩的乐章!这是何等壮观的一片滩流啊!

(林菁菁《流连九寨沟》)

晨曦是那么温顺、柔和,洒在身上,遍体都是爽朗的感觉。一轮朝阳,绽开红彤彤的笑脸,从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冉冉升起,仿佛一位披着红衣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伐,款款登上了海平面。山峦容光焕发,芳草绿树乐得青翠欲滴,无垠的海面笑得波光粼粼。真难想象,远古的后羿竟忍心射杀这红衣姑娘的九位姊妹!还是夸父别具审美观点,为了追上这位红装女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孙炜罡《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