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宁阳县中小学生伤害状况流行病学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宁阳县中小学生伤害状况流行病学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伤害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自身特点,是伤害的高发人群。为探讨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强度及其特征,为预防青少年伤害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10月笔者对宁阳县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0月在宁阳县中小学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所中小学78个班5 325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 059份,应答率为95.0%。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校医、班主任进行调查。学生填写问卷后,交家长审阅修正,于次日交回。调查内容为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发生的伤害情况,伤害包括交通伤、跌摔伤、扭伤、刀或锐器伤、烧烫伤、溺水、触电、动物咬伤等。

1.3 伤害的定义及判定标准 由于运动、能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称为伤害[2]。凡有以下3种情况之一者确定为伤害:(1)到医院或校医室诊治;(2)由家长或教师或自己做紧急处理;(3)因伤休息0.5 d以上[3]。

2 结果

2.1 伤害发生情况5 059名学生中,1 a内发生1次以上伤害者1 983人,伤害年发生率为39.20%(1 983/5 059),其中男生伤害发生率为49.51% (1 304/2 634),女生伤害发生率为28.00%(679/2 425),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03,P

2.2 伤害发生的类型与人群分布 10种伤害类型中,发生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跌摔伤(16.64%)、扭伤(7.43%)、刀或锐器伤(5.99%)、硬物击伤(5.69%)、交通伤(2.15%)。

跌摔伤 、动物咬伤、溺水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跌摔伤发生率小学生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5,P0.05)。其他各种伤害(刀或锐器伤、交通伤、烧烫伤、动物咬伤、硬物击伤、触电、溺水、其他)发生率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7,20.76,46.73,98.01,25.13,29.52,8.39,5.19,P

2.3 伤害发生的地点与时间 2 204人次伤害中,学校内发生668人次(课间玩耍340人次,上体育课202人次,上下学途中126人次),占30.31%;家中发生1 195人次(玩耍728人次,做家务350人次,其他117人次)占54.22%;其他场所发生341人次(玩耍174人次,骑车61人次,行走56人次,其他50人次)占15.47%。玩耍伤害合计1 242人次,占伤害总数的56.35%。

3 讨论

宁阳县中小学生伤害年发生率为39.20%,伤害者人均发生1. 11次,低于卢关平等[4]在江门市的调查结果(50.55%),高于黄万琪[5]在武汉市的调查结果(29.5%),说明宁阳县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伤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的健康和经济损失,应引起重视,对青少年伤害的预防和干预非常必要。

调查结果显示,伤害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这与男生活泼好动、动作力度过大和爱刺激有关;初中生高于小学生,主要由于高年龄段学生较低年龄段学生活动范围、频率和动作力度大且受家长的关注少有关;家中发生的伤害占54.22%,校内较家中低,这与校内的设施比较单一和安全,学校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活动比较规范有关;56.35%的伤害发生在玩耍时,这与学生玩耍时处于放松状态,容易忽视安全有关。提示对学生进行家中及其他校外活动的安全教育,是降低学生伤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为了预防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必须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应开展经常性的伤害预防知识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健康安全的娱乐活动,劝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使他们从小树立对伤害的预防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各级政府应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学生伤害的各种环境因素,保护中小学生安全。

4 参考文献

[1] 王声.池桂波.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375-377.

[2] 李立明.流行病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7.

[3] 王声.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8(4):299.

[4] 卢关平,周春洪,吴霭玲,等. 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3):170-173.

[5] 黄万琪.青少年学生伤害调查及负担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2,18(6):751-752.

(收稿日期:200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