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语文教师的执教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语文教师的执教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我连续听了一些语文老师的课。由此生发许多联想,中心是教师执教能力

一、 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近段时期我听了一些老师的竞赛课,课题是《荷塘月色》。感到我们的老师对教材钻研得不够深刻,按照老套路,按部就班进行讲解,没有抓住课文精髓,或者说没有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而是就文字讲文字,给人的感觉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朱自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采用这些修辞?是因为他要表达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作者从几个方面,运用各种方法,突出渲染月色的淡雅、静谧、朦胧和纯净,勾画出光与影在荷塘及其附近织成的奇妙图案,进而使整个荷塘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扑朔迷离、超脱世俗的氛围,这一典型环境和艺术境界,与作者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取得了和谐的统一。老师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写景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特别要指出的是,有几位老师还将朱自清“不宁静”的情感归结为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造成的。沿用了过去的说法,拔高了也架空了课文思想内容。其实朱自清的情感没有这样的大起大落,那就是一段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幻想超脱又无法超脱的情感流露,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有的情感。只有熟悉教材,才能深度解读教材,才能驾驭教材,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教材,而不是将教材割裂或架空,成为文字游戏。文字美或不美,是要看思想内容的表达,好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二、 课堂节奏的掌控能力

有专家说,动静结合是好课,单热热闹闹就没有内涵,这话很有道理。但凡优秀的公开课或者示范课,都在节奏上把握得比较好。有的老师之所以包办代替,一讲到底,还是因为底气不足,担心学生耽误时间。有的老师平均用力,不紧不慢,45分钟结束,课堂教学也结束了。真正好的课堂节奏应该是逐渐推向高潮。错落有致,张弛有度。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取舍,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师指导朗读,采取范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等形式,这是好的,可是时间花得过多,以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把握教学节奏,关键是时间分配。根据内容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要遵循“主多次少”的原则,重点的和难点的内容多花时间,次要的内容少花时间。最好在进课堂前,在头脑中先给自己上上课,划划时间,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应对课堂中的突变。 最理想的节奏应该是渐入佳境,逐渐推向高潮,犹如撞钟,余音徐歇,让人回味。

三、 教学生学的能力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读书的时候,课文中没有“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和梁元帝《采莲赋》表现男欢女爱的一首诗,这是为什么?如果你是教材编者,你将如何处理这段文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深度思考,才能深层次地钻探课文的意蕴。说明这位老师做到了心中有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学得很投入,有几位学生的发言还比较精彩。

能够让学生自行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学生自己习得的东西,比从老师那里接受来的东西要深刻得多。譬如《荷塘月色》第4、5、6节,关于荷花、月光、荷塘四周的描写,应该先由学生讨论解决,而后师生共同归纳。有的老师急于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自己先有了结论,然后再让学生寻找课文中的精美语句,这颠倒了认知的顺序。不是学生运用大脑,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而是被动地接受,是老师“抛”给学生的。这当然仍是机械的、接受式的教学。由接受式教学到发现教学,这是一大进步。在学生有疑难的时候,有疑问的时候,老师适时解惑,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处理教材和掌控课堂节奏以及教会学生学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提高。看来,我们一些参赛的老师还要努力,继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学要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还得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