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显隐结合学习模式下高职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显隐结合学习模式下高职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是学习知识的两种途径,各有优劣。本文通过提出相对理想的显隐结合学习模式,希望能够更大范围的促进高职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最终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外显学习内隐学习显隐结合学习高职生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思想都侧重于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基于此,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各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教育目标,而对于外语教师而言,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不仅是要打好他们的语言基础,更要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外显学习(例如课堂教学)是一种能够意识到正在学什么的学习。学习者运用对语言规则的注意力,对其进行显意识的归纳,再对语言行为进行潜在影响。内隐学习(例如母语的习得)是一种完全无意识努力便能获得复杂的规则知识的学习模式,语言的表现构成了自发语言活动的唯一基础。(Skehan,1998)对于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选择已成为了外语教学的难题之一。

1 外显学习的特征及其局限

(1)有意识性。在外显学习中,学习者关注语码,并刻意去观察,审视语言形式。靠之学会的语言规则有可能无法进入到学习者的语言行为之中,白白浪费学习者的宝贵时间。

(2)脱离语境。在学习者关注语码的同时,语言现象被从语境中脱离出来,形成语言规则并加以分析,训练。但是,语言本就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将语言现象与语境相互剥离,成为单一碎片,势必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与应用。而且,如此一套繁杂的语言规则体系能否被学习者们有效的学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Stern, 1983)

(3)提供练习。在分析了语言规则,形成了规则体系之后,外显学习会对重点的语言项目进行反复的练习。但是众多观察却表明,即便是密集的语言规则练习,也很难迁移到语言运用当中。(Allen,1992)

2 内隐学习的特征及其局限

(1)意义性。在内隐学习中,学习者关注尽可能真实的话题,关注意义的交流,对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且认为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语言错误会自然得到纠正。但是,因为缺乏对语言规则的注意,分析和归纳,学习者对语言行为本身容易产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并且也容易造成石化现象。(Allen,1992)

(2)教师控制。教师在内隐学习课堂上尽可能的使用目的语教学,语言交际活动也多是开放式问题。根据我国实际,真实的语言环境非常缺乏,于是,纯内隐学习很难实现,所以在课堂中的语言形式需要教师的适度控制,这会对师资有一定的要求。且一味强调纯内隐学习也会走入“讲课无用论”的误区。

(3)抗干扰性。经Reber(1993)在内隐学习生物进化论中的研究显示内隐学习不易受机能障碍的影响。于是,不同年龄,不同智力,不同群体之间的内隐学习都不会变化,这也是内隐学习区别于外显学习的最大特征。

3 显隐结合学习模式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都具有其优劣性。其实它们本就是一个连续体。(Ellis,1985)所以,在高职高专的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各自优势,而不应完全存废某一方,最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那么,如果在外显学习中加入例子呈现,在内隐学习中加入一定的注意,学习效果会更佳。Recall Klein(Skehan, 1998) 提出的外语课堂教学三部曲就可以作为显隐结合学习的参考。在显隐结合学习中,首先讲究意义优先,在总体学习重视意义的基础上,再有侧重点的注意某些语言形式,恰到好处的进行分析讲解,最后再补充综合练习,保证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接触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但是大部分高职生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可在最开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同时还可以结合高职高专各专业英语的特点和目标对学习者进行培养。

此外还应注意,针对不同难度的规则,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也会起着不同的作用。(Dekeyser, 2003)复杂度低的知识适合外显学习,反之则适合内隐学习;抽象的知识更适合外显学习而具体知识则适合内隐学习。所以,在显隐结合学习中,也不能一味遵循某一特定模板,而应该根据学习者和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语言项目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考虑,灵活运用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这两种教学方法。

4 结语

本文从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特征及利弊出发,提出了相对理想的显隐结合学习模式,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各自的优势相结合,劣势相补充,才能更大范围内促进学习者们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最终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摘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Allen, Patrick and Birgit Harley, ed.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2.

[3]Dekeyser, R. M.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A]. In C. J. Doughty & M. H. Long. (eds.).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Oxford: Blackwell, 2003.

[4]Reber, A. S.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An Essay on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5]Skehan, Peter.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8.

[6]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