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理论基础和影响作用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理论基础和影响作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食品安全、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议题。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维度以及影响作用,旨在为后续的学术研究以及企业有效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逻辑;定义及维度;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4902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24年,由学者Sheldon首次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后,企业界也相继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如1948年,惠普公司创始人David Packard提出,企业应该在盈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1953年,学者Bowen发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并在书中给出了商人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揭开了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开端。总结已有文献,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开创时代,提出企业应将社会责任视为社会义务。

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纷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主要代表为学者H.R.Bowen。Bowen(1953)首次明确提出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以规范的方式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人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者采取某些行动时,为了遵循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所需要履行的诸多义务”,此概念对后续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后续学者如Carroll(1979)、Brown和Dacin(1997)、Sen和Bhattacharya(2001)的研究中大力推广。

(2)第二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发展时期,社会责任概念研究深入、多视角。

20世纪60—70年代,大量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探讨,研究向多视角,纵深化发展。Davis(1960,1967)、Frederiek(1960)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定义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其中,以Davis(1973)的研究最有影响,他从支持和反对企业社会责任两个方面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法律要求的、企业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Bowen和Haire(1975)扩展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方法,他们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这一研究进一步补充了已有研究的研究方法的不足,使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更具有科学性。

(3)第三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议题的研究,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研究逐渐减少,对社会责任的相关议题研究增多,主要探讨企业社会响应等领域的研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如实证研究等方法。如Shane and Spicer(1983)对污染报告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Carroll(1980)对家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模型。

(4)第四阶段: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断发生:污染环境、用工上的性别歧视、恶意收购、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等等催生了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大繁荣。该阶段,主要衍生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等重要的研究议题(侯敏丽,2008)。其中,将相关利益者理论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认为,企业应该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任(C1arkson,1995);Donaldson和Preston,1995),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群、客户、政府。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及维度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自Bowen于1953年提出了企业社会的定义以来,后续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和方向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从国外学术界来看,Frederick(1960)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经济组织的运作的检查以便满足公众的期望;经济组织也应该采用这样的一种生产方法,使生产和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福利。Johson(197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能够重视供销商、社区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学者carroll(1979)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方面。Sen和Bhattacharya(2001)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给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股东、社群、员工、消费者、政府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国外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定义。刘长喜(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责任,这种契约责任包括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任。谢佩洪,周祖城(200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需要企业对股东负责,还需要企业对公司员工、消费者乃至自然环境负责。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从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不外乎从经济、法律、道德以及慈善四个方面进行定义,这也和carro1l(1979)的定义不谋而合。朱花(2008)、陈迅(2005)认为,在所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carro1l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被认为最有影响力。因此,本文采用carroll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即: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企业履行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责任的期望。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

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并未统一。Carroll(1979)最早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四层次金字塔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四个维度,主要包括经济责任维度、法律责任维度、伦理责任维度以及自由决定的责任维度。其中,经济责任维度主要指企业有向社会提品和服务的责任,并在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盈利;法律维度的责任主要指企业应该遵守法律,企业所有的行为都应以遵守法律为出发点;伦理责任的维度是指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家法律的要求,企业的各种行为还必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自由决定的责任维度是指企业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捐助等社会责任行为。Sen和Bhattacharya(2001)按照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能力的信任程度将消费者分为两大类——高信任和低信任消费者;并按照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行为支持度,将消费者分为高支持企业社会责任和低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类消费者。Isabelle和David(2002)通过对欧美国家的调查研究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5个维度:社会维度、顾客维度、员工维度、股东维度以及供应商维度。他们通过研究进一步对这五个维度进行细分,提出,社会维度包括文化建设、环境保护、教育支持、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四个方面;顾客维度主要包括为顾客提供安全的产品和安全的服务两个方面,员工维度主要包括企业为员工提供平等的机会,为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考虑两个方面;股东维度包括公司承诺为股东创造利润,积极向股东公开各种信息,并主动开展各种公司治理三个方面;供应商维度包括企业为供应商提供公平的机会一个方面。Pirsch(2007)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制度型计划和促销型计划两个维度。其中,制度型计划是指企业应将社会责任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并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推动各项社会责任活动和认为的履行和实施。制度型计划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考虑到企业的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促销型计划是指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工具,企业可以借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进行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