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研究《内经》中有关足阳明经脉神志疾病关系的论述,分析了足阳明与脏腑的配属关系,及神志与脏腑的相关性,提出抓住五脏整体协调、抓住脾胃与心,调节五脏整体的中心以治疗神志疾病,才是理解足阳明与神志疾病关系的实质与关键。

关键词:内经;神志;足阳明

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812-02

1概念

1.1足阳明经脉足阳明是人体一条重要的经脉,循行于人体面、胸、腹及下肢前侧,网络人体前侧大部。《内经》中有许多关于足阳明的记载,对经脉的循行、功能、主治、病候及脏腑配属等内容做了全面论述,当时的古人对足阳明的认识已十分丰富和具体。

1.2神志 神志疾病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神的含义十分繁杂,《内经》中有一个重要含义,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即神志。关于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内经》有两个重要命题,一个是心主神明,一个是五脏藏神[1]。因此,神志异常的疾病也主要责之于心和五神脏。

《内经》接受了中国哲学对心的认识,并结合中国社会制度传统的君臣制观念,形成了以君臣相傅论脏腑,其中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的思想。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内经》在继承中国哲学对心的认识,倡导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的同时,还提出了五脏藏神的观点,如《素问•宣明五气》、《灵枢•本神》及《灵枢•九针论》等指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从五脏整体角度阐发了脏腑与神志的关系。此五神的产生与调节是以五脏整体协调关系为基础的,所以五脏藏神的含义在于把五脏看成一个整体,把神志活动(主要指认知、思维、意志过程) 看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理解为五脏整体协调配合而完成对人认识过程的主宰作用[1]。

2足阳明经脉病候及主治多涉及神志疾病

在《内经》中,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两者的联系在足阳明经脉的病候及主治中得到了体现。

2.1足阳明经脉病候与神志疾病《内经》对足阳明经脉病候较为集中的论述主要见于《灵枢•经脉》篇关于“是动”、“所生”病的描述,其中“是动”病为:“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是为厥。”此外,足阳明经“是动”病还出现在《内经》的其他两篇文章中。一是《素问•脉解》,该篇为足六经“是动”病的注解,其中包括足阳明经“是动”病;另一篇是《素问•阳明脉解》,该文完全是对足阳明经“是动”病解释。这两篇中记载的足阳明经“是动”病也是以神志病变为主。“是动”病是直接来自腕踝部相应脉口处的脉诊病候,也是对经脉病候最初的记载,能够反映古人对经脉及其病候的早期认识[2]。因此,从《内经》中足阳明经“是动”病的描述可以认为:早期的经络理论中足阳明与神志存在特定的联系。

《内经》的其他篇章中也能见到足阳明经脉病候出现神志病变的描述,如《素问•诊要经终论》曰:“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素问•热论》曰:“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素问•厥论》曰:“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由此可见,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在十二经脉中是比较特殊的。

2.2足阳明经脉主治与神志疾病《内经》还有大量取刺足阳明经脉来治疗神志疾病的记载。例如,《灵枢•癫狂》曰:“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为止”;“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阳、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以取刺足阳明经脉来治疗癫狂疾病出现的一系列神志病症。又如《灵枢•厥病》曰:“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灵枢•刺节真邪》曰:“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刺痫惊脉五,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在治疗厥病烦心、热病发狂、惊痫等病出现神志异常时,也常取刺足阳明经脉。由这些论述可以看到,足阳明经脉的主治也多涉及神志病症。

3机理探讨

如何认识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的关系?其机理何在?以下试从足阳明经脉的脏腑配属关系来进行论述。关于足阳明与脏腑配属关系,《内经》各篇中存在不同的学说:一种学说认为足阳明配属于心,另一种学说认为足阳明配属于胃。

3.1属心说足阳明配属于心的论述见于《素问•脉解》:“阳明络属心”;《素问•经脉别论》:“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心之浮也”;又有《太素•阴阳杂说》:“二阳之病发心痹”(此“二阳”即“阳明”)。黄龙祥[2]利用《周易》对“阳明配属于心”的原因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

而“心主神”是《内经》对于神的重要观点和主导理论,在《内经》成书之前已广泛存在于先秦诸家之论中,并已形成了较统一的认识。《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即言心具有主神明、精神之功,为人体精神心理活动的主要调节者与主宰者。心伤则会导致神志疾病,甚至神去而死亡,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心脉急甚者为瘛,缓甚为狂笑”;《灵枢•邪客》云:“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由此不难看出因足阳明配属于心,且心主神,故足阳明经脉与神志疾病相关,其病候及主治多涉及神志疾病。

3.2属胃说另一种学说认为足阳明配属于胃,如《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灵枢•本输》:“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在神志与脏腑关系方面,如前所述,《内经》除倡导心主神之外,还提出了五脏藏神的观点,且把五脏看成一个整体,把神志活动也看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认为五脏整体协调配合而完成对人认识过程的主宰作用。而五脏之中脾胃居于中焦,为五脏气机的枢纽。首先,就五脏位置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居下,居下者宜升;脾胃位中,通连上下,故为升降之枢纽。五脏的升降无不依中焦脾胃升降气机配合来完成。其次,中焦脾胃属土,不独主于时,脾“以四时长四脏”,人体五脏六腑均有脾土之气。再次,中焦脾胃升降,主持诸脏出入。五脏精气皆靠后天水谷精微滋养、填充,这是五脏的入,由中焦气机升降所主。五脏向全身输布精微和自身排泄浊气靠的是脏腑本身的升降功能,但也离不开中焦脾胃气机为之主持。可见,中焦脾胃为五脏气机运动之中心,是五脏气机联系之枢纽,为调节五脏整体之关键的观点。故脾胃对于全部神志活动的产生与作用的发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3] 。

由以上分析可知:胃居中焦,为五脏气机的枢纽,是调节五脏整体的关键,对于五脏整体协调发挥对神志的主宰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足阳明配属于胃,因此足阳明经脉的病候常可见神志异常的病症,同时也往往可以通过针刺足阳明,调节中焦胃来治疗神志疾病。

4小结

由于认识与分析的角度不同,古人在经脉与脏腑配属、神志与脏腑的相关性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学说。无论是足阳明属心、心主神,还是足阳明属胃、五脏藏神,归根结底,古人始终离不开重“中”的思想。《礼记•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这一方法论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中”乃是宇宙中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脾胃为中央、中焦,从五脏气机之枢轴的角度来看,脾为五脏中心,实际上“五脏藏神”集中到了“脾胃主神”上。而“心主神”实际蕴含了“五脏中心主神”的含义。综上所述,古人十分重视通过调节五脏整体的中心以治疗神志疾患。抓住五脏整体协调、抓住脾胃与心,调节五脏整体的中心以治疗神志疾病,实是理解足阳明与神志疾病关系的实质与关键。

参考文献

[1]翟双庆,孔军辉,王长宇.论心主神与五脏藏神的异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9.

[2]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95-396

[3]翟双庆,王洪论中焦气机与神志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