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教改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笔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英语课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并结合自身从事英语教学,创作课件的教学实践,对英语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作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做法。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改创新的结合,是思维能力的训练,但教师使用时也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达到教改目的。
关键词:英语课多媒体教学;教改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94-1
一、多媒体课件准备的原则
1.必须体现教师的“传道”作用,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等,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必须时时灌输素质教育的思想,因此课件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语言必须规范,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2.作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件中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生动的情景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在创设情景和选择媒体时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采用符合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情节和氛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制作课件时表达形式要自然,科学而又有一定的艺术效果。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化解在特定的情景中,显得通俗易懂,扣人心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美术创意、教学经验、教育心理学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并对教学目标胸有成竹。
3.必须体现重点性的原则。
制作课件时要注意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而并非唯一,因此平时上课不需要把所有内容统统放入课件中,一定要体现其辅原则,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明。例如在BookⅡUnit 2中Listen& Speak Task2的教学中,我采用让语音语调较好的学生作演员、师生同作导演的形式,利用摄像机把对话情景录制下来,然后编制成一个个的录像资料,通过计算机制作到我的课件中,形象生动地讲解课文。这不仅让演员同学模仿了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增强了语感美感,在熟悉的对话过程中更好地展现着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让其他学生有了一种想赶上“演员”的意识,因此不知不觉提高了学习的动力,逐渐提高了他们各自的听说水平。
4.充分利用现有电视节目与软件进行教学。
作为教师还可以直接运用现成的一些光盘教材,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学习英语。如我所购买的“Speak English as you wish(随心所欲说英语)”,课堂上可以利用光盘上所显示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非常自由的对话,大大加强了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可以把其中的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例如在讲BOOKⅡ Unit 2 Listen & Speak Task2时,我从软件中截取了一段两个人之间在考试不及格后,在心情比较灰暗时进行的对话,穿插于教学中,生动形象的画面与流利地道的英语口语使学生受益匪浅。
5.让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亲自实践获取资料。
既然创作多媒体课件与进行教改创新均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让学生到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网络上寻找相关学习资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英语理解的表达能力,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主要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利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情况。因此,为使多媒体教学真正达到教改创新目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多媒体与其他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他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他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例如,有关气候、环境、表达感情等对话,使有限的制作能力应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长处,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的多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得较复杂,技术难度越大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的课件。
5.研制多媒体课件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创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理解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征求其他任课教师的意见,努力取得教学中的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和新的理论知识,〖JP3〗积极探索精品创作与教学创新点相对应的良性循环路子。
应该说,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理想的工具,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给出具体的情景,就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集成信息,其传递加速和改善了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产生亲切感,能激发学生想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愿望,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并且可打破沉闷的学生气氛,改变枯燥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产生共鸣,达到教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