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试身手遇大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试身手遇大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生考验,不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突如其来地从天而降。青年成熟,也许就像夏麦灌浆后的一刹那。

2007年8月初,作为一名大二年级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作为一个初试身手便遇大战的“青头小伙儿”,我意外地被暑期实习所在媒体河南的百万大报《大河报》的总编辑们在凌晨4点多,推向了三门峡陕县支建煤矿淹井事件成功救援69名矿工的重大战役采访现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21个小时“激战”。回顾这个具有强烈人文意义的事件,我对生命、事故、新闻,有了更加深切的体悟。

进场

2007年8月1日早上8点,经过凌晨以来的高速狂奔和山路的泥泞颠簸,我们终于抵达支建煤矿,设法进入层层警戒封锁的内层保护圈。

迎上来的是先期到位,一直驻守在现场的先锋队――潘国平、张鸿飞和甲蕤3位文字和摄影记者老师。

略一观察景况,李卫华老总分配任务。大家都进入位置,呈现战斗状态。我主要是负责看管集体装备辎重,时刻为6位记者老师提供饮水保障。

陆续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河南省领导徐光春、李成玉、史济春和更多矿井救援专家聚拢过来,商讨着升井方案。

10点左右,消息报称,被困矿工预计在12点以前能够升井。李卫华对我说:“杜一格,你出警戒圈,看看有没有可采访内容,注意,要讲究策略!”

我得令冲出肩并肩、臂挽臂的武警公安们组成的“人墙”,在附近泥泞的山路上四处寻觅线索。

在一处高地上,我突然发现一中年妇女领着一小男孩踮着脚尖尽力地向矿井口观望,灰头土脸,五官焦急痛苦地挤在一起。我马上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两名矿工家属。因为害怕家属失去理智扰乱救援进程,所以警戒人员将他们一律控制在保护圈以外,禁言禁行。我慢慢走过去,用河南方言装作不经意地问道:“老乡,咋不往前走啊,在这儿看啥哩?”

“俺男人在里面哩,我等俺男人!”妇女回答道。

“哦,去救人了吧,那可辛苦啊!”我试探着说。

“啥救人啊!俺男人埋进去了,被人救哩!”妇女说着就要掉泪。

我赶紧安慰她说:“没事没事,放心吧姨,书记、省长都来了,里面正加紧救援着呢,你看看那武警、救护车来了多少,肯定没事!”我试探着问妇女:“姨,我能进那警戒圈儿里面,你跟我说说俺叔叫啥,他要是出来了我也能给你报个信!”

妇女一听两眼瞪大连声说:“中中中!”……

就这样,我得到了一位被困矿工家属的确切联系方式并建立了信任感,为以后的追踪报道打下了基础。回到保护圈内,这珍贵的资料使我博得了各位老师的夸奖赞扬。李卫华老总说:“好小子,给你记上一功!”

……

“上来了!上来了!”无数个嗓子在大喊。

上午11时39分,被困井下76小时之久的矿工兰建宁第一个被救援人员抬了出来,他黢黑的身躯上裹着一块旧布,脸上蒙着眼罩,脸上流露出久违的虚弱笑容……领导们拥上去安慰他:“你安全了,放心吧!”

顿时,矿井口前爆发出一阵海啸似的掌声和欢呼声,有人喜极而泣,有人跪在地上……

五个六个,八个十个,从书记省长,到医护记者,以及义煤集团的大批救援队员,几乎所有人都在一个个地查点升井人数。庆生的鞭炮也响起来。

被困矿工源源不断地被抬出送上救护车。我在众多摄影记者、文字记者、护卫武警的前拥后挤下像泥鳅般插空伸进相机抢拍这些珍贵镜头。有时候,新闻,就是从这一秒内抢来的!

激战

76小时焦虑煎熬,76小时满怀期待,76小时通力协作,76小时坚持不懈……

8月1日12时53分,随着最后一名矿工曹百成的安全升井,发生淹井事件的陕县支建煤矿69名矿工全部生还,69人被困井下76小时而最终获救,这在我国煤矿救援史上实属罕见。

为了能尽快将现场信息形成文字、图片传回报社争得时间,我们裹土挟汗,风驰电掣来到三门峡大鹏国际酒店,并在第一时间果断地全权包下酒店唯一的商务中心,赢得了宝贵的信息整合、图片传输、网络连接、多台电脑服务等资源利用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刻起,真正的激战才正式开始。

除商务中心提供的2台电脑外,还有我们自带的3台笔记本同时投入使用。中心内敲击键盘的清脆噼啪声听来令人格外兴奋。此时是下午2点30分。

时间,时间!速度,速度!写稿的紧迫感堪比救援升井时的心悬一线。

摄影记者张鸿飞、洪波两位老师发现用电子邮件传送大量高清照片速度太慢,临时决定马上返回报社,便于图片的传输和甄选。

现场指挥李卫华再次召开战斗小组会议,安排各位文字老师采写方向及指标。头天,潘国平和张鸿飞老师从矿井内部办公室找到了此次事故和救援过程的实时记录,并用相机偷偷翻拍了下来,成为后来报道刊载的最宝贵的“独家秘籍”。

李总此时向我布置了任务:比对相机的翻拍图片,还原全部内容,做到完整无缺。

整整16页密密麻麻的小图片,我逐一在电脑上放大,认明后再输入到另一写字板上。因为是内部资料,记录者在记录过程中使用了众多的专业术语、代表符号及简化字、错别字,我得像做英文完形填空题般前后对应着寻觅语境从而得到准确文字。我笑称这是一项将甲骨文翻译为现代汉语的“考古工作”――因为中间的简单符号和“通假字”实在是太多了。这项任务,我进行了近6个小时,眼睛都快盯出血来了。

除此以外,自恃眼疾手快腿力无限,端茶倒水送稿跑腿打杂我全套承包,并且提供电脑程序的技术支持。老师们都说幸亏带这小家伙来了,可是出大力了!

次日凌晨1时40分,我们终于完成了所有版面要求,报社总部一干人马也为等待我们的稿件而破例推迟了截稿时间,在后方陪伴到凌晨3点多才签版。

第二天一早,我们争先恐后惊叫着抢阅《大河报》,自豪感油然而生!《生还》――封面上是蒙着眼睛却一脸喜悦的矿工大照片,极富视觉冲击力。

“69人生还,创下世界矿难史奇迹!而我们就在现场!这是最好的报庆纪念!”我对老师们说。兴奋过后,我又跟着老师们继续投入长期复杂的后续追踪报道采写工作中……

收获

因为参与这次事件采写,我受到了《大河报》创刊12年来首次对实习生的全社通报表扬。结束实习时,大河报副总编辑王守国受总编辑委托,亲自为我作了实习鉴定:

7、8两月,河南水患矿患,大事连连。面对自然灾害,媒体人自当冲锋陷阵,奋勇当先,既当历史的目击者,又当信息的者,更当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作为实习生的杜一格,亲历了信阳抗洪、陕县淹井事故抢救两大重要战役,既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新闻人,又是采访老师的好帮手,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深得前线采访老师的好评。

在大河报对陕县矿险报道的通报表扬中,杜一格名列其中。这是《大河报》创办12年来,首次如此隆重地表扬一名实习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杜一格为大河报争了光,更为实习生和新闻传播学院争了光。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新闻素养,是一只很有培养前途的“新闻概念股”。

2007年11月,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的38万字长卷《为了六十九个矿工兄弟》一书面世,其中收录了我参与采写的8篇现场稿件。看到自己的劳动能够和老师前辈们一道载入史册,那种成就感无可比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