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端午食粽忆往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端午食粽忆往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了古时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时热闹场景的民谣。在古代,因“午”与“五”同音,故端午又称“端五”、“重五”。古人有在五月初五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称端午为“沐浴节”:明清时的北京人还称端午为“女儿节”、“五月节”。端午节(五月初五)是整个夏季中唯一一个重要节日,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我国三大民族节日。端午节的习俗,融南北于一体,遍布全国各地。

有关端午节的起源,真可谓“众说纷纭”,但大体可分为五种。其一,就是人所共知的纪念屈原。此说流传久远,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懔《荆楚岁时记》:二说源于夏商周以来的夏至节,可见范晔的《后汉书》;三说是祭“地腊”,道家弟子持此说;四说源于吴越民族图腾崇拜活动。持此说者为闻一多先生;五说源于古代的恶日。除以上各说法,各地民间还有流传,如山西一带说为纪念介子推:吴楚等地说为悼念伍子胥;浙江会稽一带说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等。

端午节吃粽子,流传最广、也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间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江以后,举国哀痛。楚国人每逢端午这一天,都要以竹筒贮米做成筒粽,将其投入江中以祭屈原。传说在东汉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叫欧回的人遇见一自称是三间大夫的人对他说,人们每年祭祀的东西都被蛟龙吃掉了,如果以后还要祭祀,就用五色丝线和楝树叶子将筒粽扎上,因为蛟龙最怕的就是这两样东西。此后,民间有用五色线包扎粽子,用以祭祀屈原。历代文人都有在端午咏颂屈原的诗句。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诗,可称之为代表作或说佳作:“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粽子古称“筒”、“角黍”,西晋阳羡人周处所著《风土记》中所说的“端午进筒,一名角黍。以菰叶裹”,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至于“角黍”后来为啥又叫“粽子”呢?《本草纲目・谷部四》是这么说的:“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日粽。”“粽”字来自“棕榈”,以米易木。

粽子到底源自何时,其说不一。任星在《端午食粽》中说,粽子自周朝就有,其论据是“角黍”乃由黍米制成,而黍自古以来是我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现在人吃的江米粽,是屈原投江以后的制品。而角黍在这以前就已出现在北方。无论根据哪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粽子从公元前278年屈原忌日始就已存在,迄今至少已有二千二百八十多年了。

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五月风俗中说:“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在东晋时,粽子里只有黍米或糯米加枣、栗等物,发展到唐朝,在粽子中加进了各种果仁,首都长安还出现了专门制作、销售粽子的店铺。到了明朝,则开始以豆沙、火腿、枣等为粽子馅。据《风俗通》记载:汉代在端午节前一天包粽子,端午节时吃。当时吃粽子并无特殊的意义,只是当做一种节令食品“民间素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笼,“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的谚语。粽子一出现,就说明时序已转入夏季,人们将要换上夏装。

“竹叶青青白糯香,细姑裹粽过端阳。折成五只尖尖角,添上红心鸡蛋黄。”俗话说,“千里不同俗”,两千年来,粽子在我国大江南北,按当地物产、食俗,形成多种特色。因农作物种植不同,有大黄米的、小黄米的、江米的、黏高粱米的;因口味不同,米中有夹以豇豆、豌豆、红枣、果脯、冬菇、椰蓉,火腿,鸡丝、鸭丁、猪油的等等:至于形状,更是推陈出新、样式各异,有方形、菱形、筒形,多角形、角锥形、秤砣形,枕头形、金字塔形等。粽子的包裹,南方多用菰叶包、荷叶裹,还有用竹叶的,北方多用芦苇叶包裹,煮出的粽子,有缕缕的沁脾清香,这股芳芬和糯米的调和清馨,人们叫它“粽香”。在香味的世界里,这香型为粽子所独具。

粽子发展到今天分类更多,主要是荤馅和素馅两大类:素馅多为果仁、枣、栗、杂粮等,北方人多喜食;荤馅者多为鲜肉、咸肉、火腿、鸡蛋等,南方人喜食。粽子不但在国内深受欢迎,还先后传至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在菲律宾,粽子还成为圣诞节的美点之一。

当然端午节时的主要风俗除了吃粽子,还有龙舟竞渡。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龙舟竞渡活动,以汨罗江畔的最具代表。人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盛装,先点蜡烛到屈子庙朝拜,再抬龙头祭庙。祭祀完毕,开始龙舟比赛。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因民族不同,举行的时间各异。端午节人们除了吃各种精巧别致的粽子以外,还要饮莒蒲酒。五月初五,母亲们要用麻扎成小巧玲珑的小扫帚、小葫芦,用五颜六色的绸布拼缝成小粽子、小娃娃及瓜果、小动物等,然后用五彩丝连在一起,拴在小孩的衣扣上,以扫除瘟疫和杂灾。这叫“长命缕”。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要佩戴香囊,以示对屈原的景仰,香囊象征屈原的高贵品德和情操将馨香四溢,万古流芳。除了纪念屈原,民间还传说香囊可以祛瘟辟邪,强身健体。贴天师符的习俗起于宋代,至明清时更为流行。有的还在五色桃印彩符上画姜太公、财神、聚宝盆、摇钱树等。古时候,端午节有斗百草的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青少年们到郊外去踏青时,要采集各种花草的标本,然后大家进行比赛,以采集的品种多,采集的标本奇者为胜。斗百草之戏实为一项健康而有趣的活动,是青少年认识自然的极好机会。

相关链接

您了解糯米吗?

粽子的“主角”是糯米。一般来讲,北方称江米,而南方叫糯米,是我国主要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食品,深受大家喜爱。糯米是禾本科植物的种仁,质地柔软。按谷壳颜色可分为红、白两种,也有分为有毛和无毛的;按米的颜色可分为红色和白色,还有一种米粒洁白如雪,且粒长10~15毫米。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糖类、钙、磷、铁、B族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但其性黏滞,难于消化,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宜加热后食用。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糯米食品无论甜成,其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都很高,对于糖尿病、体重过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脂血症患者要适可而止。